APP下载

高龄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5-12-20王朝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预防性高龄脑出血

王 盛 周 凡 王朝平

海南琼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琼海 571400

脑出血是脑卒中常见类型,起病急、病情重,且在抢救过程中经常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很容易发生院内感染[1]。高龄老年人群是发生脑出血的高危人群,由于其年龄大、病情重且易反复,住院次数多、时间长,是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目前国内外有大量关于脑出血并发院内感染的研究[2-3],但对高龄老年患者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对我院2010-01—2013-12收治的678例高龄脑出血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指导预防和治疗。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01—2013-12收治的60 岁以上脑出血并发院内感染患者678例,男382例(56.34%),女396例(43.66%),年龄60~86 岁,平均(74.52±8.68)岁。住院时间6~61d,平均(15.35±10.23)d。纳入标准:年龄≥60岁;符合脑出血并发医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合并慢性恶病质或晚期恶性肿瘤者。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4],并均经头颅CT 或MRI确诊及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5]。

1.3 方法 调查有关患者的年龄、性别、脑出血部位、意识障碍程度、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血糖、呼吸系统疾病、血压水平、血胆固醇水平及蛋白水平、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药烟酒史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与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院内感染一般情况 678例脑出血高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179例,感染率为26.40%。其中,男性老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率为26.96%(103/382),女性患者感染率为25.67%(76/2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7,P=0.652);患者发生感染的时间为住院后2~53d,平均(12.53±8.31)d,大部分发生在入院2周内,其中在入院15d内发生感染的几率为84.35%(151/179),入院15~30d 发生感染的几率为10.06%(18/179),住院30d发生感染的几率为5.57%(10/179);并发院内感染的高龄脑出血患者病死率为10.61%(19/179),未发生院内感染的高龄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为3.61%(18/4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7,P=0.031)。

医院感染部位及构成比: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占38.55%(69/179),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占22.35%(40/179),上呼吸道感染 占13.40%(24/179),消 化 道、皮肤黏膜感染各占8.38%(15/179),双重感染占8.94%(16/179)。

2.2 脑出血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高龄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感染率因素为年龄、出血部位、意识障碍程度、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血糖、是否患呼吸系统疾病、高胆固醇血症、低蛋白血症、抗生素的预防性用药、糖皮质激素用药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脑出血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2.3 脑出血院内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在控制患者年龄因素后,从单因素分析中筛选出P<0.05的因素进行脑出血院内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以脑出血高龄患者是否发生院内感染为自变量(是=1,否=0),以出血部位(基底节=1,脑叶=2,小脑=3,脑干=4)、意识障碍程度(昏迷=1,嗜睡或昏迷=2,清醒=3)、住院时间(>30=1,15~30=2,<15=3)、侵入性操作(是=1,否=0)、血糖(高=1,正常=0)、是否患呼吸系统疾病(是=1,否=0)、高胆固醇血症(是=1,否=0)、低蛋白血症(是=1,否=0)、抗生素的预防性用药(是=1,否=0)、糖皮质激素用药(是=1,否=0)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出血部位、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血糖、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脑出血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变应性鼻炎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出血高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6.40%,高于国内外研究的全人群脑出血合并院内感染发生率[6-7]。由于高龄脑出血患者年龄大、病程长、卧床时间长、活动减少、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交叉感染的机会多,且老年患者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肺气肿等慢性疾病导致生理防御功能差。脑出血患者容易并发感染是由于部分患者因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尿潴留、尿失禁等原因需要进行侵入性操作治疗,且在应用脱水药物时高龄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机体电解质紊乱、内环境失衡,长期卧床也容易并发肺部感染[8]。本研究也显示,下呼吸道感染在院内感染中所占的比率最高。多元分析表明出血部位、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血糖、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脑出血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的危险因素。高龄脑出血患者的院内感染除受年龄影响外,与脑出血部位关系密切,基底节部位的出血更容易发生院内感染,这与朱正红等[1]、王健纯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基底节部位出血容易出现意识障碍,并影响下丘脑,引起植物神经紊乱进而导致免疫功能降低有关。脑出血患者经常出现意识障碍,是一种严重的高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能够影响患者的一切生理活动,也导致患者机体各个器官发生功能障碍,成为引起院内感染的直接因素。脑出血患者病情危重,常需要频繁使用各种侵入性检查和检测仪器,成为导致多部位感染的重要因素,常因侵入性操作时外界病原体被带入体内或条件致病菌寄居部位改变而发病[10]。住院时间的长短也影响院内感染的发病,时间越长,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性越大,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加,而且耐药菌株也会增多,因此,对高龄患者应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交叉感染。脑出血患者的血糖水平也影响院内感染发生,当患者机体血糖升高时,体内代谢紊乱,机体的防御功能减弱,患者极易发生感染。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11],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不仅不能降低感染的发生,反而更容易引起菌群失调,使感染机会增加。因此,应尽早留取标本做病原菌检查药敏试验,以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

综上所述,脑出血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而且受脑出血部位、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血糖、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因素的影响,为临床预防脑出血高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供重要依据。但本研究也存在很多不足,影响脑出血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众多,本研究并未包括所有影响因素,因此研究结果存在偏倚;单中心、小样本研究使得结果的推广性受到限制,因此,仍需要加大样本量和进行多临床中心的前瞻性研究证实本研究的结论。

[1]朱正红,黄显军,刘登凤,等.急性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皖南医学院报,2013,32(3):198-200.

[2]Poisson SNJO,Hnston SC,Josephson SA.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Complicating Stroke:Mechanisms,Consequences,and Possible Solutions[J].Stroke,2010,41(4):e180-e184.

[3]高媛,高飒,杨楠,等.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应对措施[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8):1 709-1 710.

[4]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320.

[6]Sykora M,Diedler J,Poli S,et al.Autonomic shift and in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infections after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Stroke,2011,42(5):1 218-1 223.

[7]吕俊斌.脑出血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医药指南,2013,11(13):176-178.

[8]白骕,项荣.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3(31):4 678-4 679.

[9]王健纯,千艳丽,晁苑翔.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 334-1 336.

[10]农媛,肖海,梁妙龄,等.脑卒中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8):768-780.

[11]郭春生,郑华.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杂志,2010,8(6):761-763.

猜你喜欢

预防性高龄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