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光之钥
——天津拖拉机厂融创中心

2015-12-18杨佩燊YANGPeishen

世界建筑 2015年6期
关键词:陶土厂区砌块

杨佩燊/YANG Peishen

时光之钥
——天津拖拉机厂融创中心

杨佩燊/YANG Peishen

大多数城市的更新是阉割掉时间维度的,抹去历史以及记忆,现在与过去是没有脐连的,未来也许也会无情地抹掉现在。天津拖拉机厂区区域更新更多的问题不是城市配套硬件性质的升级,而是留住温情的场所记忆,今天成为过去和未来的桥梁。这是该区域第一个更新建筑,其对工业文明温情的一面和时间物化作出了努力和尝试。

城市工业区域更新,场所记忆,干挂陶土砌块,时间维度

项目信息

建设单位:融创中国

主要用途:企业文化展示及接待、办公

建筑师:任治国,杨佩燊,刘振,申洪/上海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天津市南开区红旗南路保泽路路口

建筑面积:3,664m2

设计/建成时间:2013.12/2014.07

建筑层数:2层(局部一层)

结构形式:钢结构

主要用材:干挂陶土砌块,铝板,铝镁锰板,锈蚀钢板,平板玻璃

深圳市地铁14号线是深圳市支撑整个东部发展轴的首个自动化无人驾驶列车线路,该线路采用了FAO系统(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 System),全面实现自动运行。此外,该线路还首次打造了“车辆智慧运维系统”,综合运用先进传感技术、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新型信息化工具和智能化检修设备,将人工智能与传统检修相结合,实现车辆全寿命周期管理,保证车辆安全可靠运营。

摄影:苏圣亮,张英琦

1-市民广场

2-镜面水面

对于过去的东西不可能加以改变了,就因为它是过去的东西,对于现代的东西,我们必须承认其存在并发展它,对于未来呢,未来对于创造性的思想和行动是敞开大门的。

——密斯·凡·德·罗

作为比新中国还年长的大型重工业国企——天津拖拉机厂也同其他国企一样在市场经济冲刷下渐入暮年,并不可避免地被城市更新的浪潮渐渐包围。老厂区慢慢的破败与城市中心慢慢的扩展使两者如同水油,共存而不互融。

余晖过后总是曙光,政府决定东迁天津拖拉机厂区,老厂址作为城市新的发展空间重新置换、更新为多元的复合业态来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契机,然而几十年于斯于此的浸濡,人们的情感未随老厂区涅槃东去,反而惰性地留了下来。如何启动如此巨大的区域更新?这里有津门重工昔日豪气的轰鸣,投在厂房砖墙上的阳光和老杨树合伙玩味出的斑驳,工人们下班铃声作响渐渐汇聚成的单车潮涌……要割弃回忆和历史总是如断脐般的阵痛和空虚。所以,这个区域第一个站起来的房子会是一把时光之钥么,钥匙这头绳牵记忆和牵挂,拿起钥匙打开的是另一扇门——重生之门。也许,这把时光的钥匙就是天津拖拉机厂融创中心,其作为项目的启动展示和市民接待办公的主要场所。

设计始于对老厂区场景的一些经典片段模糊的幻灯般的放映:从破败的外墙由外而内看去,厂房的桁架如哥特教堂飞扶壁般静穆,工业建筑特有的直率粗朴反而让人觉得内心简单安宁,仍留在墙壁上的宣传栏如天拖宣言的铁牛精神般执着宣扬着人们的那种热望,因此种种,这种如图腾样的语境冥冥中造就了这种场所精神的涅槃新生。

基地东临红旗南路,南眺保泽路,处于整个天津拖拉机厂城市功能更新区域的东边,也处于原厂址东门的轴线序列的起始端重要位置。其红线形状为沿东西向保泽路展开的简单矩形,原有的老厂房此时已然倾颓,但工业建筑直接简单的生成逻辑以及榀跨之间的韵律是基地最直接的暗示。基地南端设计也就自然地类似工业建筑的布局形成12榀钢架结构,以生成简单高效的展示以及办公空间。而整个屋架的截面形式也设计成M型,向原来的老厂房标志性桁架符号致敬,建筑整体态势形成一个M型的100m长腔体,犹如时光隧道,并形成该区域奠定基调的一个强有力的起始符。

设计从空间到材料整个阶段都在追求场所记忆在新时代的重现。基地南侧进入厂区的原有道路边的3棵树径约700mm的杨树和4棵老槐树都得以保留,那是人们进入厂区之前独享的自然节奏,而老曲余音未尽,设计在南立面再次把这种韵律节奏放大,采用柱墙形式强化这种图腾式的构图关系,并与西面保留的老厂房结构框架(后期会改造成主题商业)形成一种新旧呼应,整个横轴的设计着力出现一种西张东弛的一种状态:西部接近保留区域处于一种平和放松的氛围,东部面向城市道路,自然就出现了一种新的空间期待,用M型屋架和砌块的开合限定形成一个类似吸纳人们进入的时空隧道和城市尺度的灰空间,另外发现这个跨度约36m、高15m的灰空间居然有某种宗教建筑的意味,从这里回眺东边,虚静的水池和水池上的树过滤的和煦的阳光是一种对除旧焕新的暗喻,由此,整个由西向东的表皮展开,呈现一种与自然和时间呼应的维度,这个维度就是对老厂区入口这条线性空间的理解和升华。

3-天拖历史文化广场

4-保留梧桐树

5-天津拖拉机厂原厂门轴线

6 首层平面

6

7 二层平面

8 东立面

9 西立面

3-5 外景

1-庭院

2-门厅

3-管理办公

4-水吧台

5-影音室

6-展厅

7-VIP室

8-会议室

10 南立面

11.12 外景

9-卫生间砌块之间的组合研究了3种方式:错缝搭接,凡是比较大的平面墙部位都采用此种构造方式,陶土砌块上下皮错搭形成的孔洞于外形成像素化的有趣肌理,于内透过孔洞的光线会给空间带来些许灵动;砌块扭转45°上下错搭,建筑的拼花以及柱边转角均采用此种构造方式,如入口处的片墙拼花就用这种方式拼出1956纪元(其在毛泽东主席的关怀下1956年建厂),设计之初类似这种花式平花还有其他一些地方,但因只有4个月的紧张工期,最后都删繁就简了;错缝平砌,主要用于前两种花式挂法的非重点部位的放松交接处。一开始陶土砌块颜色为一种,最后决定用3种同一色系深浅不同的陶土砌块混合使用,模拟原有砖墙斑驳而自然的效果。总之,在细部推敲确定合理的构造逻辑的前提下,陶土砌块丰富的组合语汇延续了老厂房红砖表皮的时间记忆的广度和深度。

景观也致力捕捉这种时间如沙漏般飘下流过痕迹的微妙。主要用材为芝麻白花岗石、白色豆石以及锈蚀钢板和少量的干挂陶土砌块。我们对东面入口处红旗南路和保泽路城市街角原有小广场重新进行了整合设计,镂空钢板雕塑和休憩座椅一体设计,结合建筑东面入口大面积的镜面水池和叠水形成了这个老地点的新所在。晨光中有耋耄漫步,暮色下有稚童嬉戏,也许这就是老厂区留下的散淡而不失丰富的生活片段再现。紧邻小广场西面就是一片黑色花岗石做的镜面水池,临水而驻足,M型的屋架倒影在水面摇曳,仿佛在邀请你进入,移步向西而北转,7块条状透雕着天津拖拉机厂的重要事件节点的锈蚀钢板在地面如琴键般展开,半世纪白驹过隙,世间沧桑在足底滑过,令人嗟叹。场地南侧保留的杨树以及槐树也就静静伫立在那里,环境不着过多笔墨,任花开花落,看云舒云卷。

设计中途出现一个小插曲,业主要求在现有基地南端800m长的原有围墙基址上重新设计出一段墙体,围墙之于整个大环境其实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余留,给人割裂环境、单调枯燥的线性构筑物的印象。设计就刻意弱化这种长而乏味的线性而运用陶土砖的不同参数化组合模糊这种二元性,展现过去墙体所不具有的特征——三维性,使墙体表情化、故事化以及节奏化。最后形成一条800m长的用砌块拼砌的参数化浮雕墙,里面陶土砌块的做法具体有拔砌、45°扭转错砌、组合砌等10余种,最后专门由参数化建模指导施工完成。

这是天津拖拉机厂地块更新的第一个尝试性建筑,它其实是把钥匙,在历史记忆中打造,开启当下,瞩目未来。很喜欢800m墙上镌刻的6个字:昔在,今在,恒在。□

Key of Time: Sunac Center of Tianjin Tractor Factory

Most cities can only afford to implement renewal by ignoring the time dimension, and scraping history and memory. The present is rarely connected to the past, and by the same token the future may erase the present mercilessly. Rather than upgrading urban appearance and infrastructure, this project is more concerned with preserving tender memories of the site, and bridging past and future through the present. It is the first attempt in this area to materialize the tender side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urban industrial zone renewal, site memories, dry-hang clay block, time dimension

上海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副总监,act主创建筑师

2015-04-15

猜你喜欢

陶土厂区砌块
中国古代陶土发音玩具——陶哨创意设计研究
LZ型混合纤维聚苯颗粒再生保温混凝土砌块设计研究*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爱健身的陶土
小型开关设备厂厂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承载厚重记忆的莲花山老厂区
探讨厂区地面大面积填土的加固处理及软黏土的利用
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太阳能养护法
厂区铁路运输优化仿真关键技术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