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润烧伤膏联合利多卡因外用预防输注华蟾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2015-12-18尹秀芬谭李军

护理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华蟾素湿润利多卡因

尹秀芬,李 铂,谭李军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肝胆外科,广西 桂林 541001)

※静疗护理

湿润烧伤膏联合利多卡因外用预防输注华蟾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尹秀芬,李 铂,谭李军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肝胆外科,广西 桂林 541001)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联合利多卡因外用对输注华蟾素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本科室经外周静脉输注华蟾素注射液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精密过滤输液器从外周静脉输注华蟾素稀释液预防静脉炎;湿润烧伤膏联合利多卡因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在静脉穿刺成功后,静脉滴注华蟾素前使用湿润烧伤膏沿静脉走向均匀涂抹于皮肤处,每日2~3次,静脉滴注华蟾素时应用2%利多卡因湿纱布外敷输液静脉近心端约10 cm,直至输注完华蟾素2 h。湿润烧伤膏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在静脉滴注华蟾素开始时只涂湿润烧伤膏。比较3组患者用药7 d时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74%,单独湿润烧伤膏组静脉炎发生率52%,湿润烧伤膏联合利多卡因组静脉炎发生率21%,与对照组及湿润烧伤膏组静脉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利多卡因能有效预防经外周静脉输注华蟾素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华蟾素;静脉用药;静脉炎;湿润烧伤膏;利多卡因

华蟾素注射液是中华蟾皮的提取液,具有解毒、消肿及止痛作用,能抑制肿瘤生长、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1],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中晚期肿瘤的治疗,但静脉输注华蟾素过程中,常因其血管刺激性强,静脉炎的发生率高,给临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增加患者的精神负担和痛苦,使患者不愿接受长期治疗[2-3]。临床上有报道单独使用湿润烧伤膏及联合其他方法预防及治疗各种原因所致静脉炎[4-5],但无湿润烧伤膏联合利多卡因预防华蟾素所致静脉炎的相关报道。我科自2012年来采用湿润烧伤膏联合利多卡因用于预防华蟾素所致静脉炎,经对比观察,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4年1月使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126例,均为原发性肝癌接受手术治疗后再次复发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湿润烧伤膏组及湿润烧伤膏联合利多卡因组,其中对照组42例,男35例,女7例,年龄25~70岁;湿润烧伤膏组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26~68岁;湿润烧伤膏联合利多卡因组42例,男33例,女9例,年龄29~72岁。纳入标准:患者意识清楚,年龄18~80岁,能配合治疗及观察不良反应者,无药物过敏史,用药前无静脉炎的发生,通过外周静脉滴注华蟾素注射液。3组患者在病情、年龄、性别、治疗疗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静脉及药物的准备 3组均采用7号头皮针穿刺,选择粗直而且易固定的外周静脉,避开静脉窦及原有静脉炎的穿刺部位。药液为:5%葡萄糖500 mL+华蟾素注射液50 mL,每日1次,连续用7 d。

1.2.2 预防方法 (1)对照组采用精密过滤输液器从外周静脉输注华蟾素稀释液预防静脉炎。(2)湿润烧伤膏联合利多卡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静脉穿刺成功后,静脉滴注华蟾素前,使用湿润烧伤膏沿静脉走向均匀涂抹于皮肤处,面积略大一些,每日2~3次;静脉滴注华蟾素时用2%利多卡因浸湿纱布外敷输液静脉近心端约10 cm,以不滴液为宜,直至输注完华蟾素后2 h,用食品保鲜膜包裹,以防止水份蒸发,影响治疗效果。(3)湿润烧伤膏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在静脉滴注华蟾素开始时只涂湿润烧伤膏,使用方法同(2)。

1.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静脉炎的判断标准采用美国静脉输液学会评价指标[6]:Ⅰ级指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指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指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疼痛分级按WHO数字分级法[7]。对护士进行观察标准的统一培训,由接受过培训的护士对结果进行观察及记录。观察每次输注完华蟾素注射液2 h时局部静脉发红、肿胀、疼痛及外渗情况,统计整个治疗疗程中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3组患者均完成了7 d的治疗,3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湿润烧伤膏联合利多卡因组与对照组比较(χ2=8.64,P<0.01);湿润烧伤膏联合利多卡因组与湿润烧伤膏组比较(χ2=23.10,P<0.01);湿润烧伤膏组与对照组比较(χ2=4.1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3组经外周静脉输注华蟾素注射液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3.1 输注华蟾素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分析 华蟾素是蟾皮的水溶制剂,主要成分为吲哚总生物碱,其中含有大量的5—羟色胺,具有强烈的收缩和刺激血管作用,常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炎性浸润甚至纤维组织增生,静脉血管壁发生不同程度硬化甚至完全阻塞[3]。在输注过程中易引起穿刺血管痉挛,滴速减慢,同时还会出现局部血管发红、肿胀、疼痛及外渗等静脉炎表现。表1显示,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74%,明显高于吕艳[8]报道的结果(50%)及郭好水报道的结果(40.3%)[9]。这可能是由于药物浓度的差异及用药时间的长短引起。另据报道,药物浓度相对较高也可以诱发静脉刺激症状[9]。

3.2 湿润烧伤膏联合利多卡因预防华蟾素所致静脉炎的机制 利多卡因是常用的局麻药,穿透性好,性质稳定,无积蓄性,通过阻断注射局部对神经反射的不良刺激,从而阻断血管内膜的神经传导,降低血管脆性,从而减少血管壁的损伤,减轻疼痛。利多卡因局部湿敷还可以扩张外周血管,使血流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10]。湿润烧伤膏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黄芩、黄柏、麻油、维生素、蛋白质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生肌止痛作用。该药膏为油性,能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的代谢,利于创面的修复[5]。在利多卡因扩张外周血管的基础上使用,可以使药物发挥最大效能,明显改善华蟾素强烈的收缩和刺激血管引起的局部疼痛、血流减慢及药物外渗作用,而且对发生的静脉炎具有修复作用[10]。湿润烧伤膏具有麻油的香气,患者易于接受。表1结果显示,湿润烧伤膏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为52%,湿润烧伤膏外涂联合利多卡因湿敷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1%,明显低于对照组74%(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吕耕苏[10]将湿润烧伤膏与利多卡因联合用于防治化疗性静脉炎安全、有效。刘书林等[11]报道在华蟾素注射稀释液中加入2%利多卡因5 mL,可有效减轻输注华蟾素引起的滴速减慢及穿刺部位疼痛。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预防输注华蟾素引起静脉炎上,湿润烧伤膏外涂联合利多卡因湿敷较单独使用湿润烧伤膏外涂效果明显,而且无静脉用利多卡因引起的不良反应。

4 小结

随着华蟾素在临床的推广应用,预防其所发生的静脉炎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探讨及研究的问题,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是预防华蟾素引起静脉炎有效方法,但患者费用很高,而且护理及安全风险增加,临床上很多患者拒绝置管[11]。因此,为预防外周输注华蟾素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除交替合理的选择静脉,采用静脉滴注华蟾素前使用湿润烧伤膏外涂联合利多卡因湿敷能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1]董惠娟,张玲娟,翟笑枫,等.不同护理方法防治华蟾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5):585-587.

[2]辛维凤,段云古,唐育才.华蟾素中加入小剂量酚妥拉明预防静脉损伤的效果及其护理[J].护理研究,2013,27(7):1961-1962.

[3]黄培莲,刘雨丝,龚海英,等.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对华蟾素所致静脉炎的干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8):142-144.

[4]杨雄辉.湿润烧伤膏外涂治疗尼莫地平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1):135-137.

[5]尹秀芬,谭李军.湿润烧伤膏联合微波在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6):67.

[6]黄燕红.温和灸联合温阳膏涂擦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4,21(6):66-67.

[7]龚俊仙,杨选花.冷敷加喜疗妥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6):54-55.

[8]吕 艳.芦荟红花酒精提取液湿敷预防华蟾素引起的静脉炎[J].护理研究,2004,18(9):1555-1556.

[9]郭好水.华蟾素注射液的静脉刺激与防范[J].医药导报,2006,25(3):266.

[10]吕耕苏.湿润烧伤膏联合利多卡因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7):1468-1469.

[11]刘书林,顾小侠,陶玉华.利多卡因减轻华蟾素血管刺激120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728.

R472.9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03.054

2014-10-05

广西卫生厅自筹经费计划课题(Z2013509)

尹秀芬(1976-),女,广西桂林人,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副护士长。

江 霞]

猜你喜欢

华蟾素湿润利多卡因
华蟾素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The Desert Problem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Professor YANG Yu-fei's Experience on the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Strategy for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海边的沙漠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华蟾素在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方面的进展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