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及途径探微

2015-12-16于新武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8期
关键词:批判思想政治理论课思维

于新 武杰

摘要: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理工科大学生应该必备的能力之一,然而我国高校却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渠道。我们需要不断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通过推改进教学方法,变灌输式为辩论式和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通过开辟第二课堂等形式来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关键词:批判;思维;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041-02

目前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受到了高度重视,美国高校非常重视思考、怀疑和批判的精神的培养,这些被视为一种科学精神,被看作是阅读和思考的基础。这些年虽然我国高校一直倡导素质教育,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其结果造成了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缺失。

一、当前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缺失的表现

批判性思维并不是单纯的批判和否定,而是在对事物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既有否定性批判,也有肯定性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客观事物。而目前大学生在学习中往往缺乏这种思维能力,其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在学习过程中对教科书中的现成结论深信不疑,死抠书本,把书本上的知识当成是不变的科学结论和确定无疑的事实。

第二,对所谓的权威“盲目崇拜”,不敢批判和质疑权威。认为老师就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播者,老师只是按照书本上的知识去教,认为老师是有学问的人,久而久之,老师成了知识的宝库,知识的权威,凡是老师教的东西,书上的东西,似乎都是永远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第三,对时下流行的东西盲目的追随、效仿、跟风。当今社会发展节奏快,社会现象纷繁复杂,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对别人的思想观点不假思索的全盘接受,集中表现为一种盲从心理,人云亦云。重感性思维,缺少理性思维,对现实缺少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更多的是直观的理解和感性的盲从。

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已成为21世纪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发挥其育人功能,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二、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政治理论课培养学生批判精神,有利于他们在信息时代的生存和发展,是提高自身辨别是非能力的需要。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大学生带入到一个纷繁复杂的环境当中,各种信息和知识层次不一,良莠不齐,致使学习者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之中,遭遇信息的包围。而面对信息的狂轰滥炸,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就会被浩如烟海的知识和信息所淹没。西方国家在大学教育中重视批判性思维的教育,正是与信息时代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联系在一起的。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总统小布什和克林顿都支持美国高等教育的总目标要优先促进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基于信息时代网络社会快速发展的结果。通过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来提升他们在信息时代面对知识的大量涌流时,对知识和信息的选择,理解和评价能力;增强他们对来自网络、各种媒体等形形色色的知识的辨别、选择能力,从而抵制各种消极、不良信息的影响。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当今时代,一个国家要保持经济的强劲增长和持续发展主要依赖劳动者的创新能力。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06年初,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国家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要创新就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从普遍认同的定论、真理、不可改变的事实中找出和发现不合理的因素,需要人们善于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遇到的一切事物,具有批判地精神和批判所具备的心理技能。倡导批判性思维教育,对于直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会产生积极的意义。其一,批判性思维本身是以倡导创新精神为内在本质和要求的,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有助于推动全社会对创新精神的尊重,从而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其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整个社会创新能力的基础之一。

3.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激发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升学习政治理论课兴趣的需要。对于课程的兴趣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必要条件。从当前情况来看,尽管高校政治理论课近年来在内容和实践环节等方面已进行了改革,并且更加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是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抱着应付的态度,对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热情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学生对这门课的认识不足而缺乏积极主动地思维;另一方面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懒得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积极的主动的思维。因此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应该改进教学方法,引入批判性思维,解放学生大脑,鼓励学生大胆置疑,这样就会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的知识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做出正确的评价。通过这样的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使他们逐渐感受到这门课程的意义与价值,从而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三、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途径

1.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引入启发式、辩论式教学模式。建立崭新的教学模式是高校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单一型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缺陷的日益凸显,辩论式和启发式教学便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方向。首先,教师授课方式要将启发式教学与学生参与式学习相结合,鼓励学生大胆置疑,大胆假设,寻求合理性,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消除权威意识。其次,建立对话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师生双方基于相互尊重和平等的立场,共同探究问题,充分的对话交流,通过沟通和交流最终达成对知识的批判和创新。再次,变讲授式教学为辩论式教学。“辩论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方法”,“人类许多最有意义和最具批判性的交流是以辩论形式进行的”。思维辩论式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和学生或者学生和学生就某一个问题以正反两种观点的碰撞为纽带而展开分析、讨论、辩驳及总结归纳,从而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辩论式教学必须要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精心选择辩题,辩题既要与课程内容相联系,又要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同时辩论式教学要做好组织工作,课堂辩论既要突出辩手的作用,也要重视其他学生的参与,鼓励每一个同学在自由辩论时作补充发言,这样才能形成辩论的氛围,从而达到“真理越辩越明”的目的,使辩论式教学成为大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

2.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开辟第二课堂来增加实践环节。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理论保持其鲜活的生命力。批判性思维植根于实践之中。理工科大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往往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他们的逻辑思维比较缜密,但是却容易偏重于形式,这样就会产生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的偏向,因此加强实践环节,形成实践能力,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又一个重要途径。过去实践环节一直是政治理论课的短板,基本上是流于形式。实际上高校的四门政治理论课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实践学时,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课程实践的形式来培养大学生批判思维能力。例如可以把实践学时整合,组织大学生到农村或企业去参观和调研,使他们深入基层了解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和企业改革或转制的实际情况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实践活动使他们获得了应用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同时通过直接接触实际使大学生获得了大量丰富的感性认识、感性经验,并且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使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进行直接的创造性实践。通过这样的实践和的认识循环过程,他们能够切身体会到理性思考和怀疑创造的乐趣和魅力,从而增强其批判性思维的自觉性。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利用实践环节让大学生明辨是非。教师可以针对争议问题布置题目,让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去查阅相关资料,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在掌握资料和调查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得出科学的结论,进一步深化对争论问题的认识,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这样既能培养大学生探究问题,实事求是的精神,又能训练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

总之,批判性思维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必备的基本能力,尤其是对理工科大学生来说,批判性思维是培养科学精神,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当不断的加大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力度。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实践环节,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思维,以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04).

[2]倪娜.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初探[J].学理论,2012,(01).

[3]盛新华.辩论与批判性思维[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1,(6).

[4]彭慧蓉.建设反思性批判精神的培养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职责[J].教育探索,2009,(12).

猜你喜欢

批判思想政治理论课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冲破单向度的枷锁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用“批判”的思维解读语篇的光辉
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探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