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探讨与解决方法简析

2015-12-16谭亚菲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8期
关键词:解决方法独立学院

谭亚菲

摘要:独立学院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教育机构,在生源方面和普通的高校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很多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在学校内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学生在心理上会存在哪些问题,深入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具体对策,提出心理学教育的方法。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健康、健全的人格,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探讨;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265-02

独立学院是本科以上的普通高校与一些社会组织和个人企业合作,利用非社会经费而举办的本科院校,是民办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將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独立院校在办校机制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其生源和管理体制的特殊性,所以很多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问题。作为学院管理者,要准确认识到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探讨出一套具有有效性的心理教育方式。

一、独立学院学生特征分析

由于独立学院是联合办校,教育投资金额较大,所以学费比较高,招生范围广,独立学院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于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或者独生子女家庭。就此来看,他们存在着自身的优越感和满足感,往往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同时,这些学生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与社会接触面积比较大,为人处世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比较强,能够主动接受新事物。在大学中会有各种社团活动和外联活动,需要接受许多新事物,多与外界进行沟通,在各项活动中可以展示出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1]。

二、独立学院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1.独立学院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心理障碍。大学的学习模式相对比较放松,自主性学习占主导地位,导致很多学生放松情绪,不能自主的抵制外界各种不良的诱惑。同时,刚进入大学就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学生会的活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很多同学就将学习抛之脑后,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成绩下降,让大学彻底变为一个社交场合,失去其教育意义的本质。

2.独立学院学生在情绪方面出现的心理障碍。独立学院的学费比较高,这对一些家庭条件不好学生来说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再加上与其他同学在生活方面进行比较之后,心理落差会很大,容易使其产生自卑心理,进而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2]。同时,独立学院属于三本院校,学院的师资力量、教学软硬件设备、思想定位和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都不如一本、二班院校,在社会上容易受到歧视。而且很多独立院校的学位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这样一来,很容易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3.独立学院学生在感情方面出现的心理障碍。一般学生进入大学就已经属于成人了,有恋爱自由的权利,但很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可能会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追寻自己的爱情,或者在感情方面受伤之后就一蹶不振,产生报复心理,进行自残或者伤害别人,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也容易造成自身情绪的崩溃,进而引发精神疾病。

4.独立学院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的心理障碍。独立学院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会接触到各种不同性质的人群,这些人的目的也都各不相同。学生刚进入大学这个小社会中,对人的识别能力还不够,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同时,作为刚入学的学生,由于刚刚经历过青春期,没有经过社会的磨合,性格会比较冲动,在与人交往时容易产生碰撞和摩擦,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霸道的心理,反之,就会产生胆怯心理,害怕与人交往,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在很多独立学院,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有的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独立学院建立起来的是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这一责任一般是辅导员担当的最多,但是他们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不能对学生进行深度的交流和开导[3]。

2.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数独立院校都以专业课知识为重,可能只有选修课会开设心理学教程,但是教师和学生对选修课都不够重视,使该课程达不到其设置的目的。

四、独立学院学生心理教育对策分析

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一部分是来源于学生自身,另一部分则来源于外界。作为学生自身,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与以前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学生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自我管理意识薄弱,产生自卑、自负、焦虑等心理,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更甚者影响他人的健康。对于外界来说,高昂的学费、经济消费、毕业之后的低就业率、激烈的社会竞争等都对独立院校的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容易使学生产生内疚、焦虑、羞愧等心理问题。

独立学院面对学生心理状况出现的问题,需要全面深入的分析原因,制定科学有效的心理学教育管理措施,从学生自身入手,引导他们走出心理障碍,在校园中健康成长。

1.学校应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心理学教育开展的重要性,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为社会培养四有新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要规范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且保证该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化。早在2001年时,国家教育部就签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并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为建设渠道,要积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如有些学校专门组建一个心理健康协会,以社团活动的形式在学校宣传心理学知识,但这个协会要有比较专业或者权威性的心理学家,定时开设心理学讲座,宣传心理学知识,或者在固定时间内进行心理咨询,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疑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尽早走出困境,健康生活。

学校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需要专门设置心理咨询室,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坐镇,确保学生遇到一些心理问题可以自行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但要注意的是,咨询室要有一定的保密性,做好学生资料的保密工作。同时,心理咨询师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对学生心理有充分的了解,对学生所描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同时对学生的情况和资料进行保密管理。

2.开设相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在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入学的不同阶段开展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针对大一新生,需要引导学生的自我意识,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对新的环境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而不是去逃避现实,一味的自卑和焦虑;大二学生心理教育的重点为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用科学可行的方法确定双方的恋爱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生命,同时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大三学生的心理教育以职业生涯的设计为主,帮助学生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就业目标;大四学生的心理教育的侧重点是就业和人生规划。

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自我管理、人际交往、择业就业、爱情观、认识价值观等。明确每一个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从而有目标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独立学院要建立起从下到上的心理干预体系,首先每个班的班干部、班委、党员形成初级的干预体系,及时了解和收集学生的基本心理问题和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由辅导员或者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班干部进行心理知识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分析和解決心理问题的能力;其次各系的班委之间形成中级的干预体系,这些学生干部需要提高自己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充分了解学校的全面干预体系;最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学生工作人员之间形成高级的干预体系。

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要建立起大学生心理危机早期的预警机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进行普遍的检查,建立起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预警机制,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应及时对其进行干预政策,积极引导,恢复其正常的心理机制。

4.学校和学生家长应该建立起互通的联系制度。家长对孩子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需要及时了解掌握,从而与学校建立起家长与学校的联系机制,一旦发现学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沟通无效时,要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联合家庭成员来引导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五、结语

总而言之,独立院校的学生具有特殊性,所以在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也要注意结合本院学生的认知特点,分析学院学生心理的基本特征,注意调查和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问题,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秦艳姣.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13).

[2]江雁,王志强,陶鑫.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6).

[3]陈满,梁夕雯.独立学院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电子制作,2015,(11).

猜你喜欢

解决方法独立学院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