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及农村文明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2015-12-16孙俪原

山东社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北京市城镇化农民

孙俪原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1)

一、北京市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及农村文明研究

(一)北京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北京作为都城,已经有850多年的历史,辖14区2县,总面积16410平方千米。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城镇化的速度和水平提高迅速,具有超前发展的特点。然而,北京市城镇化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不协调。与工业化率相比,北京郊区的城镇化率明显偏低。第二,城镇化面临资源不足和环境压力日渐增大的局面。由于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资源和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成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一大障碍。第三,城镇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城镇化资金不足。许多城镇缺乏特色产业,同时融资手段单一,过分依赖于房地产开发。第四,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福利水平、生活水平以及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二)北京市城镇化过程中对农村文明的保护情况

多年来,北京市各级政府根据中央的指导方针制定了大量相关政策,总结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加快”。市政府要求各级部门抓紧研究制定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各项规划政策,抓紧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抓紧落实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各项工程。二是“加大”。不断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统筹产业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注重空间、土地、产业、生态、人口五方面的统一协调,实现产业发展、投资安排、土地使用、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三是“抓重点”。包括城乡结合部建设、重点新城建设、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切实发挥重点工程建设对提升郊区城镇化水平的带动作用。四是要注意保障农民权益。推动集约用地、规范用地等措施的实施,使农民通过自主建设,发展适合的产业,靠自身努力实现富裕。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五是逐步改革或消除制约城镇化的政策体制障碍。对于不利于城镇化的体制和措施进行逐步松绑、适度改进,对于阻碍城镇化的政策措施进行废除,从政策体制方面为城镇化的高速推进保驾护航。

二、对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及农村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行农业规模化生产,改造农业组织形式

农业现代化、规模化是农业产业发展的目标。应该注意收集市场信息,再结合自身的土地和自然条件等等因素,由政府引导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使家庭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变。集合规划应由地方政府牵头,整合土地资源,充分的尊重农民对于土地和其他集体生产资料享有的权利,杜绝权利寻租行为。有选择的引进外部投资,帮助农业产业进行现代化改造,建立成熟和系统化的生产模式。技术越高的农业产业越需要技术人员的协助与外部投资的支持。所以,在发展规模化农业的同时,应该注意外部人才和资本的引进。

延长农业产业链,可以依托本地某一产品的优势来发展复合型的农业加工链条。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当地的良好环境,而农村由于农业和自然环境的天然优势能够很好地满足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所以,在政策的制定上应该为有条件发展第三产业的地区给予更高的优惠,相应的,这些地区也能够为整体带来更好的发展机会。

农业规模化生产示意图

(二)引进生产技术和自主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增强作物抗病、抗恶劣天气的能力,减少在单位产出中的劳动量,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福利和收入。要解决我国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推动产业、科研、教学之间的良好结合,使科研成果过多地投入生产,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从政策上既要加大对农业技术创新的鼓励政策,又要促进技术创新与市场的对接,使农业科技进入田间地头、养殖企业。对有价值的科技创新成果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并加大宣传,帮助其投放生产。

(三)投资农民教育,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业生产者的各方面技能不能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在发展农业设施化、现代化的农业产业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选择农民感兴趣的、收入高的二三产业进行技能培训。

进行义务教育普及和法律知识培训。从长期来看,应该大力提升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从基础教育做起,提高农民的义务教育质量和农民的认识水平。加大对于教育人才的引入和待遇投入。需特别提出的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法律意识的欠缺和知识的不足将成为他们融入城市的重要障碍。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农民增强法律意识,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新市民。

(四)加强农村文明建设,重新思考城镇化

在进行新农村文明建设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本地情况,将有价值的民俗文化提炼出来,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城镇化的过程当中,地方政府应当注意对于有文化价值的建筑进行保护。相较于大拆大建,实行旧城改造或许需要更高的成本投入。

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我国目前的空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而造成扬尘和植被破坏等不良后果的重要产业就是房地产业,房地产建设将原有的土地移走而灌注水泥,对于空气的污染较大。在进行规划的同时,可以对于本地的农村文化进行发扬。而且可以在整治环境污染的同时,对原有村落进行改造,建设文化公园等,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继承、宣传和发扬本地的文化遗产。

比较于依赖侵占耕地发展的所谓“土地财政”,将原本处于地理位置适宜农民耕种生产的旧村落改造为现代化的农村聚居区,不但可以提高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还可以为今后的发展附加值高的第三产业提供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1]厉以宁.中国道路与新城镇化[J].唯实,2013.1.

[2]厉以宁.关于中国城镇化的一些问题[J].当代财经,2011.1.

[3]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3.

[4]温铁军.中国的城镇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教训[J].中国软科学,2007.7.

猜你喜欢

北京市城镇化农民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家乡的城镇化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