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推进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

2015-12-16张子学舒英杰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农科农业专业

张子学,许 峰,舒英杰,胡 明

(安徽科技学院 农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农业在我国各个历史发展时期均处于重要地位,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1],去年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实现“十一连快”,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局面。同时,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成本与价格“双重挤压”、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三农问题”仍然是我国快速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面临的重要课题[2],也是农科类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建设等面临的巨大挑战。为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校要着力进行两个转变: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替代以规模扩张为基本特征的外延式发展;由以物为本转而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创新发展。同时,创新的源泉源于人才,人才源于教育[3-4]。实施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以适应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5]。

1 新常态下高等教育和现代农业发展对农科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十二五”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如何从人口大国变成人才强国,从经济大国变成经济强国,以适应新常态下国家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新要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高等教育由以规模扩张为基本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2012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作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总体要求。十八大明确把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深化改革、促进公平作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战能力[6-8]。

2007年一号文件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就提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9]。”在新常态下实现上述“装备”、“改造”、“提升”、“推进”、“引领”、“发展”和“三提高”的配套设计和建设,同样对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出了新要求。

2 农业和高等农科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当前,农业面临着农产品价格“天花板”的封顶效应(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开始出现倒挂现象)、农产品成本“地板”的不断提升对农业挤压、农业生产和价格补贴的“黄线”开始逼近。(加入WTO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黄箱补贴”,我国承诺补贴的上限不超过农业产值的8.5%)、资源环境的“红灯”开始闪亮。长期以来,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农业资源存在过度开发利用、生态存在严重透支等问题。同时,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年轻人、中年人越来越多地离开农业和农村,面临农业萎缩、农村衰退甚至荒芜的危险,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最重大问题[2]。

高等农业教育也面临着诸多问题:(1)外在问题:一是国家对高等农业教育缺乏特殊性保护政策,农业的弱势,造成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高等农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服务农业发展的意愿不高,加之传统观念、小农意识影响,造成农业高等教育招生困难,就业层次较低。目前,国家实施了师范生、全科医生等特殊行业人才培养制度改革[10],但对艰苦的农业行业尚未建立相应的特殊保障机制。二是农业行业与高等农业教育缺乏协同促进的政策机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高等农业院校脱离了产业行业主管部门,虽然打破了行业部门办学的格局,但缺乏相应的协调、运行机制,从而削弱了对高等农业教育的指导、支持的力度;高校、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各自为政的机制,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也削弱了农业科技育人、生产服务育人的作用。(2)内在问题:一是高等农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总量不足,2008年高等农业院校占全国高校的比重及涉农专业本科招生数占本科招生数的比重分别为2.92%和1.53%,近年来持续下降[3]。二是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结构与发展方式较为单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更多强调规模的发展,过于注重经济效益,新增设的学科专业多脱离了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学科专业同质化严重,内涵发展不足,没能围绕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准确定位,专业、课程设置趋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高等农科院校的优势和特色逐渐弱化甚至丧失。同时,工业化、城镇化给农业现代化带来快速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迅速向农业渗透,农业的功能和生产经营方式不断拓展,新产业、新学科不断涌现。这就要求高等农业教育要改革与创新,以适应农业科技发展新要求。三是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不尽合理,本科及以下低学历层次较多,高学历层次偏少,农业领域的传统产业人才较多,新兴产业人才偏少等。四是教育教学内容改革跟不上农业科技及产业发展,“十一五”以来,国家、省虽然陆续实施了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卓越计划、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这对工程和医学等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的结合度比较紧密,但对高等农业教育与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结合度相对松弛。五是专业实践教学弱化,学生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目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仍以学校内部为主,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机制不健全,学生参与行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生产的实践实训和创新活动很少,校内外实践基地数量和质量标准与工科相比有很大差距,也制约了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 农科教育内涵式发展探索与创新

3.1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作为地方应用型农业高校为适应地方经济和农业产业的发展要求,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多元化的应用型大众化农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两次大的改革,一次是2010年实施“一改革、两突出、一强化”(改革课程体系、突出个性化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强化专业实践能力训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两个平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三个模块(专业方向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个性化拓展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过3届探索与实践,在2010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2013年实施“两扩充、一贯通”。扩充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基本功更加扎实,增强学科适应和拓展能力;扩充专业主干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贯通方向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培养学生个性化的专业兴趣和区域化的适应能力。同时。根据人才培养改革项目的要求,分别制定了三期隆平种子班和一期皖垦班、农学卓越班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3.2 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根据学科专业特性、课程特点、培养目标要求,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例如,作物栽培、植物保护等课程对当地主要作物栽培或病虫草害防治,采用理实合一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作物遗传育种、植物组织培养等课程的一些章节,常采用探究式、案例式教学模式,生物统计和计算机农业应用等课程则采用网络式教学模式,使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增强了学生自主练习、师生互动的机会。

3.3 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构建了“两个依托,六个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即依托校内实验室和教学实践基地(种植科技园)进行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与训练;结合校外国防教育基地、教学实习基地、教育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科技示范基地和工作见习基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在学科基本素质的基础上构建了“三能合一、十六个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学生暑期技能训练、隆平种子班、皖垦种子班四年不断线专业轮岗实训等,使农科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综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大幅度提高。

4 农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4.1 校企合作“特色班”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构建了“两共同”、“三统一”、“五双一优先”制度

即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培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实施”;冠名班的管理试行“双向选择”,“双班主任”制,“双导师”制,“双考核”制、“双奖”制,毕业生由冠名企业优先录用。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与机制。自2007年开始,我校与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办学,企业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立冠名班,目前已开设三期“隆平种子班”。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13年企业冠名班已拓展到农学院所有专业,2014年校企合作办学经验在全省示范应用型高校联盟大会上交流。通过校企合作极大地丰富了办学的软硬件资源、提高了农科人才知识素质能力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已经毕业的校企合作“特色班”一次性就业均达到98%以上。学院连续8年被评为就业先进单位。学校被评为全国就业50强。

4.2 建立了学科专业、教学科研协调发展新机制

一是以课内教学环节为基础,构建了“三个环节、三项课题、三大训练、多种大赛的专业实践创新机制”。即学科带动-项目驱动-教师指导三个环节;大学生创新课题、企业创新课题、科技创新兴趣课题三项课题;暑期专业技能训练、学生综合训练田、企业专业实训三大训练;种子检验技能大赛、生物标本制作大赛、农科学子风采展、农科专业技能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等。二是形成了学生创新创业“三进二促一创”(即“应用性研究进课堂、进教材和毕业论文;科研促进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科研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新途径,营造了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创业的氛围。学生的科技创新和毕业论文90%以上源于教师的科研课题或生产一线。近3年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已获批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

4.3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构建了“三统一、三结合、一落实”的合作机制。即地方政府牵线,学校对产业协会或合作社提出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方统一立项研究;项目教师团队-基层农技部门-协会或合作社三方签订协议或合同,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抓好落实。解决了一些农业产业中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关键技术难题。最典型就是对口帮扶的临泉县,通过挂职干部牵线,实施粮食高产创建项目,通过密切合作、调查研究、精心设计、认真实施和示范推广,使临泉县一跃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国粮食高产示范县。同时,积极参与安徽省玉米振兴计划和粮食丰产工程,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地方政府和农技部门始终保持紧密联系,每年培训农技人员达2000多人次。为安徽农业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4.4 构建了“一主导、三协同”资源共享的新机制

在政府的主导下,行业、企业、学校协同共建科技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工程研究院、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重点学科和创新实验区等平台建设,加强了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与高校和企业的联系、提高了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对高校的指导和支持,实现了协作共赢、资源共享,增强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促进了高校的内涵式发展。

4.5 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及其运行管理制度

实现三大“转变”,即:就业工作由“阶段性”向“全程化”转变;“单一部门”向“全员化”转变;由“管理意识”向“服务意识”转变。建立“一优三强”创业教育模式:优化指导服务、强化阵地建设、强化交流平台、强化实践锻炼。采取五项举措,打造毕业生核心竞争力:(1办好企业班,推进“3+1”模式改革;(2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3凝练农学精神,铸就农学品牌;(4加强团队建设,打造专家化师资队伍;(5畅通帮扶管道,构建“脱困”体系。其经验在《安徽青年报》、《安徽工人日报》报道,《农学类创新创业体系构建与实践》2012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4.6 “综合监控法”教学质量监控体制机制改革

各农科专业建立了专业和课程质量标准,以及“双证书”毕业生质量标准,实施“期初、期中、期末三段式教学检查”、“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员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双轨制交叉考勤法”、“校企合作办学双班主任管理制度”、“学期学生、同行、学院和教学管理部门三级评教制度”、“毕业生评课制度”和“毕业生、用人单位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等,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综合监控法”教学质量监控体制机制。近年来调研结果表明,农科毕业生对教育教学满意度达到96%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综合满意度达到98%以上,用人单位普遍评价农科毕业生“务实、敬业、能干、创新”。每年招聘农科毕业生的省内外用人单位达到20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数与毕业生数比例达5∶1以上,农科毕业生连续多年供不应求。

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考研率不断提升。2010年-2015年农学院学生考研率占毕业生人数的比例依次为 11.2%、16.1%、22.6%、23.2%、29.1%、31.2%。最高班级达 51.6%。

就业竞争力提升,如2011届一期隆平种子班30人,其中7人考取研究生、1人考取公务员、8人被安徽隆平和湖南隆平聘用,其余14人均被国内大中型种子企业或农业企业争先聘用。近年来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5%以上,连年荣获学校就业先进集体,多次荣获校就业标兵单位。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强,成绩突出。马万芬、张庆分别在2011、2012年一、二届安徽青年创业大赛荣获“创业先锋奖”、安徽省“十佳大学生”提名奖。齐雄等同学获2013全国青年创意创业计划大赛金奖。潘显兵、周健分别荣获2013和2014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潘显兵获2014年全国大学生创意创业大赛金奖,2014年9月种子专业7人次获安徽省颁发的农作物种子检验员资格证书。也涌现出汪升高、朱立国、江峰、陈朝夫等一大批毕业生创业典型。

[1]丁喆.林业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林学专业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4(4):18-22,61.

[2]韩俊.中国农业的双重挤压和双重约束[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871 dbadf0102 vo4s.html,2015 -01 -15.

[3]韩效辉.谈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5):476-480.

[4]唐渊.浅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4(24):35-36.

[5]陆国栋.构建“六个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4(18):52.

[6]吴爱华,刘晓宇.深入推进理工科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6,17.

[7]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2(11):4-9.

[8]瞿振元.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2(11):12-13,21.

[9]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EB/OL].Http://www.agri.gov.cn/V20/GW/zcfg/nybgz/201110/t20111018_2364086.htm,2011 -10 -17.

[10]韩新才,户业丽,王存文,等.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10):39-43.

猜你喜欢

农科农业专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