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群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2015-12-15闵芳陈腊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52期
关键词:课程群精品课程人才培养

闵芳 陈腊梅

摘要:通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群教学资源建设,探索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群教学资源建设系统化、教学内容实用化、教学手段数字化、实验模式创新化的建设模式。

关键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精品课程;课程群;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本文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2-0179-02

一、课程群介绍

1.课程群的定义。课程群是按照实施对象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培养规律科学、合理地将统一学科或不同学科的相关而又互补性的课程,按照一定课程框架进行整合,形成富有专业特色的新课程系统的一门课程[1]。

2.面向对象程序课程群的界定。从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角度以课程群建设的方法规划相关课程建设。将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划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群。

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实践与探索

1.突出实践教学。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教学为例,本课程群总学时为14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64学时,占总学时的47.3%;实践学时为78学时,占总学时的52.7%。理论与实践的并重,在实际教学中确保了学生真正理论联系实践。理论知识“适度、够用”,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和项目,使学生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在本课程群中所开设的课程中,基础实践平台主要针对本科低年级学生,旨在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涵盖C++、Java等课程实验方面的实践教学内容,即认知型实验和验证型实验,用以配合课程教学,达到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学中做”。综合实践平台,主要针对2~3年级的学生,旨在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综合专业知识的基本能力,主要侧重在综合的应用,通过一系列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通过结合学科竞赛进行实验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乃至其他专业或学科的工程能力,使学生“做中学”。研究与创新实践平台。主要针对在本科3~4年间,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大学生创新基地和创新实验室的建设,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参与教师的横向科研课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思中做”。

总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出发,提出了“一转变、二突出、三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思维,即由一般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设计性转变;突出实验的开放性和学生的自主性;必做实验与选做实验、课程设计与系统设计、课内基础技能培养与课外自主开发课题的三个有机结合,对实验和实践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深入地改革,把实验和实践教学分成必做与选做实验、课程设计与系统设计、参与教师科研与自主开发课题六大类别,有步骤地培养学生三个不同层次的能力,即基础技能、系统设计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2.强调课程之间的衔接与延伸。C++和JAVA都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它们都能够通过面向对象的思想(面向对象思想最基本的概念是类、对象、封装、继承、多态)实现编程。两门语言的语法非常相似,但是它们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java语言去除了一些C++中比较复杂和难以掌握的部分(例如:多重继承知识点),以及C/C++中那些允许访问系统底层数据的能力(指针),等等。

通过多年教学发现很多学生容易将两门课程的语法混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进行对比教学。C++是先修课程,以学习面向对象思想的基础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基础语法、基本概念的教学;java语言是后修课程,首先在面向对象基本概念的学习中主要是进行两门课的比较教学,其次要在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又有一定的扩充,例如:自动内存管理、多线程、内部安全措施—异常处理、图形界面等,这些都是java特有的机制。在两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以同一个项目实例为例展开学习,更好的让学生理解两门语言的语法区别。

3.资源共享。课程群的教学资源建设是长期的实践工程,以“规范化、体系化、数字化”的质量要求,明确课程群资源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在教学资源方面,形成丰富、多样的配套教学资源,包括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子教材、视音频教学资料、习题库以及动画实验等内容[2]。

在实验教学方面,首先是各门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定的验证性实验;在课程设计或者实训阶段,请合作企业提供相关课程实验内容的高级应用部分。多方位、多层次的实验内容,目的就是切实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3]。

4.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通过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学生可以为今后设计和开发管理系统打好基础。我们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学科竞赛,例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国软件杯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以及江苏省大学生创新项目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将平常教学所学的知识与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相融合,达到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

5.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全方位开展教学。课程群除了保留传统的网路资源——设计与建设精品课程网站之外,利用其他的先进网络技术将教学内容以不同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如课程微信公众平台能够将课程的相关知识按照授课进度,以一定的频率以多种表现形式推送至学生的移动终端,学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6.合理编写教材。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突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理念,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材编写过程中,突出实践教学,书中增加大量实例代码,从而力争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名教师、名课程、名教材”的优质资源。

7.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1)专业教学委员会聘请资深企业专家。聘请本专业资深企业专家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审核校企合作实施方案,确保本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和先进性。(2)校企联合建立人才培养实习基地。精心遴选国内外著名IT企业联合建立专项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联合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例如:在2014年,本课程群选拔了3位教师到南京网博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完成访问工程师,同时选派了一位学生免费参加了高级程序设计暑期培训班。对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以及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3)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或开设前沿技术课程、专业认知讲座、创业讲座、职业规划讲座;或担任本科生联合导师,承担指导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任务。(4)学生校外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进行毕业设计,采用双导师制度(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联合培养,确保学生的培养质量。(5)兴趣和特长培养。由教务处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信息工程系协办以及南京网博科技有限公司赞助的“网博杯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由团委主办,信息工程系协办以及南京吾曰思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赞助的“思程杯大学生网络技能大赛”,以及在2015年由“达内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赞助的,信息工程系主办的“多媒体技术技能大赛”,都为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提供了很好的舞台。指导教师通过院级竞赛,发现并重点培养具有创新、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并与企业共同努力,为学生搭建更高的平台,帮助他们更好、更快、更高的发展。

三、结语

通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课程群教学资源建设,设计理念与实践相结合,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后期的建设和完善中,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加大教学改革,教学团队建设,提高创新,提高课程群的建设质量,为提高教学质量不懈努力[4]。

参考文献:

[1]刘华.课程群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4).

[2]郭文普.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经验漫谈[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4).

[3]董刚.大学物理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一体化[C].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4]曾孟雄,欧阳文.已精品课程为核心的机械控制类课程群研究与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21-122.

猜你喜欢

课程群精品课程人才培养
“卓越医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分析及医学方法学课程群构建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国家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