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行小诗 让语文课上童心飞扬

2015-12-15黎春兰

关键词:诗教儿童诗语文课堂

黎春兰

【摘要】 儿童诗是符合儿童心理、语言特点的文学作品,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心灵的净化有着不容质疑的影响。将儿童诗引入小学语文课堂,通过诗教与语文的结合,营造一个诗意课堂,以提炼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 儿童诗 语文课堂 诗教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9-059-020

儿童诗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的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吟诵,为他们理解、欣赏和喜爱。不仅如此,儿童诗往往洋溢着盎然的童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更能发展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将童诗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不仅可以使语文课堂变得有趣、生动,充满诗情画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种语言的积累,文化的积淀,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思想情感。

一、研究主要内容及措施:

(一)听童诗的声音——读诗

推荐优秀的儿童诗作品

读诗首先要有优秀的作品。儿歌是儿童诗的“童年”。儿歌在词语运用上讲究顺口自然,注重语音外在表现形式上的音乐感,追求幽默、机警的谐趣,适宜于歌唱游戏,因此,最容易被刚入学的学生接受和喜爱。老师结合课文中的儿歌儿童诗教学,向刚入学的孩子推荐《新编儿歌365首》。它短小,有趣,非常适合一、二年级的孩子阅读、背诵。

(二)练诗的体操——说诗,填诗

设计“课中课”,读诗品诗多积累

如何对学生进行童诗教学呢?是单独拿出整节语文课对他们进行“填鸭式”灌输吗?这样学生会不会厌倦呢?还是将这些童诗作为每天的“甜品”,让他们尝一点就爱上这甜丝丝的味道?再三思量后,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开展“课中课”教学,即在每一次语文课上抽出5分钟的时间开展读诗、品诗活动。让学生感受诗歌、吟诵诗歌、热爱诗歌。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教学安排。

(1)寻因法的训练技巧

兔子→受人欺侮……哭红了眼……

星星→树枝把天空戳了许多窟窿……

石榴→开心笑得露暴牙/笑迎秋姐姐/狂吃东西把肚子撑破了……

太阳→怕和我比早起输得脸红……涂脂抹粉……喝醉了酒……

小雨点→想出来透气……乌云妈妈的孩子……

雪花→小姑娘梳的六个小辫子……

(2)跳跃思维的技巧

小太阳→老母鸡下蛋/咯咯嗒、咯咯嗒/一不小心/鸡蛋被石头磕破了 。

螃蟹→螃蟹/你为什么老是横着走?是不是 ,/还是 。

刷牙的刷刷声→牙刷上有许多小兵 ,排排的走路声 。

(三)尝童诗的味道——写诗

(1)欣赏入手,在欣赏课中感悟积累。

杜甫曾经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有趣优秀的儿童诗作,每天抄一首在黑板边上,让学生能在语文课前读一读,学一学,学生也可以在休息时自由地欣赏,多让孩子们接触、朗读、感悟。。

(2)仿写入门,在练习中逐步提高

对于第一学段的孩子们来讲,仿写无疑是连接读与写最好的纽带,它降低了写诗的坡度,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使孩子们能在轻轻松松中读诗写诗。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我的教学实践,共总结出几种孩子们喜欢的训练形式,与大家共讨:

1.比一比仿写儿童诗

如学了《比尾巴》这首诗后,再引导学生仿写《比脖子》、《比本领》、《比大比小》等诗。在比一比中仿写儿童诗,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诗是比出来的”,也很带劲!以下是从填诗到仿写的设计流程:

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 的尾巴弯。/ 的尾巴扁。/ 的尾巴最好看。

谁的尾巴粗?/谁的尾巴细?/谁的尾巴好像一把剪刀?/的尾巴粗。

的尾巴细。/ 的尾巴好像一把剪刀。

比尾巴多有趣呀!小朋友们,在美丽的动物王国里还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比赛呢,快来当当它们的裁判吧:

《比脖子》长颈鹿、小兔和孔雀来比脖子。 的脖子长。/ 的脖子短。/ 的脖子最好看。/

《比本领》今天天气好,/太阳当空照。/森林里张灯结彩真热闹,/一年一度的比本领大会开始了。/ 树上捉虫忙,/ 枝头把歌唱,/ 林间扛长木,/ 花间采蜜勤。

“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西瓜一颗枣。/一边多,/一边少,/一串葡萄一个桃。/”

我们还经常进行续尾练习。续尾就是把别人写的诗的结尾去掉,自己反复欣赏、分析作品后,再写上结尾,最后可以和原来的诗做比较,体会一下诗人的心情和当时的背景,感受诗的精妙之处。很多诗的最精彩的地方往往是在结尾,因此多做续尾的练习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画一画仿写儿童诗

有些诗可以通过画表现出来。如教了《荷叶圆圆》这篇课文后,将课文内容改写成了一首小诗《荷叶是我的 》: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我躺在上面休息/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我展开翅膀飞翔/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我蹲在上面放声歌唱/

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我躲在伞下自由嬉戏/

在读了这首诗后,我问孩子们:荷叶还是小蜘蛛、小蚂蚁的什么?它们用荷叶来干什么呢?请同学们回家后展开想象的翅膀来画一画,并给每幅画配上诗。

在学习完《春天是怎样来的》后,我带学生到校园里寻找春天。面对着美丽的春天,孩子们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心感受,春天也在不经意间从孩子的笔尖流淌出来了:

春天真美呀!/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了/那是春姑娘的衣裳/柳枝发芽了/那是春姑娘的头发/燕子飞回来了/那是春姑娘的孩子/河水叮叮咚咚地流着/那是春姑娘唱的歌/春天真美呀!

这种仿写形式让孩子们觉得原来写诗可以和画画结合在一起,“诗是画出来的”,也非常有趣!

3.玩一玩仿写儿童诗

就是先带孩子们玩各种有趣的游戏,玩后再出示范例,让孩子们仿写儿童诗。如,玩了吹泡泡的游戏后,我出示:吹呀,吹呀,/吹泡泡。/吹出气球娃娃,/排着队伍上学校/……“小朋友们,你们还吹出了什么?在干什么?”让孩子们去回忆想象,叶含笑是这样写的:吹呀,吹呀,/吹泡泡。/吹出小豆娃娃,/高高兴兴去旅游;/吹出白云妹妹,/手拉手儿回家门。/……

玩一玩仿写儿童诗让孩子们在感受欢乐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诗是玩出来的”,一听就很开心。

4.找一找仿写儿童诗

就是学了某一首诗后,让孩子们到生活中或大自然中寻找相似的情境来练仿写。如学了第二册《谁和谁好》后,让孩子们再到生活中或大自然中去找一找,还有谁和谁好?有个小朋友写出了这样的诗:

“谁和谁好?脸盆和毛巾好。/它们在一起,小脸洗干净。/谁和谁好?黑板和粉笔好。/黑板亮又亮,粉笔来画画。/谁和谁好?车和车库好。/汽车回到家,车库笑哈哈……”

看到孩子们写得那么好,那么有童趣,老师趁机可以鼓励孩子们:

“泡泡是鱼儿的眼睛,/轮胎是自行车的眼睛,/ 是大树的眼睛。/ 是夜空的眼睛,/ 是城市的眼睛。/那可爱的小兔呀,/是兔妈妈的眼睛。/”

多么有趣的诗呀!鼓励孩子们也到生活中去找一找“眼睛”,再来写一写你的发现吧!找一找仿写儿童诗让孩子们觉得诗就藏在我们的身边,需要眼睛去发现,“诗是找来的”,多么简单而有趣呀!

5.猜一猜仿写儿童诗

就是针对事物的特点来假想原因,这种创作方法常以疑问的形式如“为什么……、是不是……、是……还是……”等来表达。

比如学了一首诗后,如《太阳的故事》:

有一天傍晚,/太阳爸爸喝醉了酒,/忘记了回家的路,/骨碌碌滚进了西山沟。/急得月亮妈妈,/带着小星星们,/到处寻找失踪的爸爸。/

让孩子们猜一猜,还有什么原因使傍晚的太阳那么红呢?请看小朋友新版的《太阳的故事》:

“太阳弟弟,/你为什么脸儿通红?/是昨天晚上尿了床,觉得不好意思?/是上学迟到了,挨了老师的批评?/还是因为感冒发高烧了?/

这些诗都是用寻因法创作的,都是给事物和现象寻找了一个原因,由于我们儿童的思维幼稚天真,而使得理由并不符合常理,但这样的创作往往富有童趣,深受少年儿童的喜欢。最主要的是“诗还可以是猜出来的”,这个感觉孩子们可喜欢了。

二、初见成效

诗歌表现了学生深厚隽永的睿思,学生的想象力不断丰富,

几只美丽的蝴蝶/是花儿的春天。/一个尖尖的笋芽儿/是竹园的春天。/一朵朵顽皮的浪花/是大海的春天。/望着天上的风筝,/我高兴地说:“那是我们的春天。”/

这是一年级孩子写的《春天》。那个“尖尖的笋芽”让我瞬间体会到了“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盎然春意,这不就是诗歌的最高境界——意境吗?

有这样一个孩子写了这样一首儿歌《长和短》

星期一很长,/星期天很短;/上语文课很长,/看动画片很短;/家里吃饭很长,/吃肯德基很短;/我过生日那天最短。/奇怪,为什么我的心情也有长有短?/

多么有意思的语言呀!他用视角感受“长”和“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这与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的佳句:“微风过处,送过缕缕清香,仿佛是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几行小诗便把他们对生活简单的思索,用有意思的语言快乐地表达出来,朴素明朗、不乏童趣和诗意。这样“有意思的话”还有许多,如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偷偷告诉我,明天是她的生日,她快兴奋得睡不着了,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诗:

翻过来,

唉——

睡不着,

妈妈会不会

送我香甜的大蛋糕呢?

翻过去,

唉——

睡不着,

爸爸会不会

带我去游乐场坐飞机呢?

那份急切与快乐、期盼与压抑不住的兴奋,在几行小诗中如此真切地流露出来,怎能不惊叹孩子的智慧,怎能不惊叹小诗的魅力呢?

确实,有了儿童诗的氛围,清新、亮丽、别致的诗句不住地从学生口中蹦出来。孩子们人人读诗,个个写诗。优秀诗作大声讲读,贴上墙报,推荐到少儿报刊。这种成功的体验,极大地鼓舞了孩子创作的志向,提高了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 参 考 文 献 ]

[1]高万祥著.语文的诗意[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2]盛新凤著.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M].文汇出版社,2004年.

[3]洪志明著.用新观念学童诗》[M].广东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诗教儿童诗语文课堂
我与诗教
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成立仪式暨“中华诗教深圳示范区”建设项目启动会
教案《创作儿童诗》
创作儿童诗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杨叔子当代诗教理论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唤起“诗心”,更要唤起“诗教”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