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腰麻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

2015-12-14胡景维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腰麻硬膜外下肢

胡景维

连续腰麻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

胡景维

目的 探讨连续腰麻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和连续腰麻组,每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后30 min时SBP及DBP较麻醉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连续硬膜外组患者SBP与DBP较连续腰麻组比较,降低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腰麻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的循环功能均可产生一定影响,但前者影响较小,麻醉过程较为稳定。

老年人;下肢骨折;硬膜外麻醉;腰麻;循环功能

下肢骨折手术作为老年骨科患者的常见手术类型,以椎管内麻醉为主,其中以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连续腰麻最为常用。由于老年患者年纪较大,各项生理功能减退,且多伴有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的并发症。因此,这就要求麻醉医生应选择对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干扰较少、安全性较高的麻醉药物。笔者将连续硬膜外麻醉和连续腰麻分别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评价其对循环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和连续腰麻组,每组各3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组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63~81岁,平均(70.3±2.1)岁。连续腰麻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6~77岁,平均(66.7±2.1)岁。两组患者性别与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均取上侧卧位,连续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包行连续硬膜外穿刺,先给予3 ml 2%的利多卡因,后给予3 ml 75%的罗哌卡因。连续腰麻组患者给予连续硬膜外穿刺,先给予1 ml 2%的利多卡因,后给予1 ml 0.5%的布比卡因。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前SBP、DBP及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0min时两组患者的HR较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30 min时的SBP及DBP较麻醉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连续硬膜外组患者的 SBP与DBP较连续腰麻组比较,降低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循环功能指标变化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循环功能指标变化情况(±s)

注:1 mm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SBP (mmHg) DBP (mmHg) HR (次/min)连续腰麻组麻醉前麻醉后30 min 30 116±6 79±7 75±3 99±5 70±6 74±3连续硬膜外组 30 117±5 80±5 76±3麻醉前麻醉后30 min 88±4 68±3 74±3

3 讨论

下肢骨折老年患者的并发症较多,其中以循环系统病变最为严重,这就要求麻醉医师及时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以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一方面要求使用的麻醉方法能够尽量满足患者需求,另一方面则要求此种方法对患者的生理功能产生的伤害较少[1]。目前,临床上将椎管麻醉作为主要方法,其不仅具有经济、操作方便的特点,同时能够维持患者术中意识清醒,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在本研究中,笔者将连续硬膜外麻醉和连续腰麻分别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 SBP及DBP与麻醉前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产生此种结果的机制为椎管内麻醉阻滞了交感节前纤维,使血管扩张,造成血容量较少,回心血量减少,从而使SBP及DBP有了明显的降低[3]。但连续硬膜外麻醉组患者血压降低的幅度大于连续腰麻组,产生此种结果的原因可能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患者所应用的麻醉药物剂量较大有关,从而对患者的心肌等系统组织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导致SBP及DBP明显降低[4]。另外,由于老年患者的年纪较大,HR代偿调节能力较差,因此,在本研究结果中,两组患者麻醉后30 min时HR并未出现明显变化。

综上所述,连续腰麻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的循环功能均可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前者影响较小,麻醉过程较为稳定,更加适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

[1]李向荣.连续脊麻针具的制作与使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5,12(22)∶3515-3516.

[2]王春艳,唐显玲.围手术期血栓性事件的流行病学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11(20)∶697-698.

[3]贺民,郭曲练.0.5%重比重不卡因溶液用于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不同给药方式麻醉效果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8(23)∶704-705.

[4]白念岳,郭曲练,刘瑶,等.Spinocath 导管连续蛛网膜下隙阻滞的临床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1(18)∶414-415.

Continuous Spinal Anesthesia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Effects of Circulation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Fracture of Lower Limb Oper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Hu Jingwei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lderly lower limb fracture oper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ntinuous spinal anesthesia and continuous epidural anesthesia effect on thecirculatory function.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2 May to 2014 May were treated 6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 operation,the clinical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into epidural anesthesia group and continuous spinal anesthesia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anesthesia,and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and heart rate(HR)changes.Results The two groupsafter anesthesia,30min SBP and DBP are obviously lower than before anesthesia,continuous epidural group SBP and DBP than continuous spinal anesthesia group,decreased obviously,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Continuousspinal anesthesia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on the circulatory function can be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operation produce certain effect,but the effect is smaller,more stable during anesthesia.

The elderly;Lower limb fracture;Epidural anesthesia;Spinal anesthesia;Circulation function

R683.42

A

1673-5846(2015)01-0132-02

辽宁省营口开发区中心医院麻醉科,辽宁营口 115007

猜你喜欢

腰麻硬膜外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作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