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2015-12-10李成连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比较法思维能力历史

李成连

摘要:历史比较法是指对各种历史现象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对照,分析其异同,归纳其成因,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更好地解决课文中的重难点、知识点、古今中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史料等方面的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比较法 学生 历史 思维能力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147

重视能力培养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点,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能力是在接受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应用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并在应用中得到提高与发展的,历史课所要培养的能力,包括记忆、理解、思维、综合、概括等多方面,而运用比较法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历史现象,辨别其异同或高下、表象或本质。历史不可能重演,但很多历史现象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比较教法,是指依据教科书给教师所提供的内容,根据可比原则,对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或概念包括事件、人物、思潮、典章制度等进行比较对照,判明异同,分析缘由,从而把握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历史现象的本质,学生也能比较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历史概念,提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叙述比较法的运用

这种比较教法主要是用叙述的方法表达比较过程和结果,其条件是:比较主题并列的历史概念、现象之间有着内容或结构上的同类关系,需要准确区分、归类、总结其共性或异性特征时采用。如《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异同比较,魏源和洪仁轩思想比较,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比较,德日法西斯二战后对待战争的态度比较,等等。叙述比较教法,基本上可以说是历史科教学最常用的比较教法,运用较为普遍,主要依靠教师讲解,也可以让学生自习或预习后总结。只要概括许多历史资料,把握史实和要害,分析得当,语言表达准确,就会收到较好的论证效果。

二、年代尺和统计图标比较法的运用

年代尺和统计图标的比较法,即是比较教法的方法之一,又是教学中的辅助手段和常用的比较工具,这两种比较教法既有区别也有共性,都是利用数量关系从走向、形态上描述比较,将比较主题和思维过程直观化、具体化,经过分析归纳,用详尽的数据,在横向或纵向上描述为一种基于史实的势态,再用叙述方法表达比较结果。年代尺的运用方法直观且简易,可以将同类文化成果、历史现象和典章制度等,以时间为序,展开国别间、不同历史时期做横向比较,绘制年代尺(也称年代表),直接将比较的主题及要素填注在年代尺上,直观、准确地区分和表达,从中获得先进或落后、早晚与优劣的结论,彰显差异。如古代中外天文历法先进性比较,近代中外主要国家机器生产工业制品的时间比较,近代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时间比较。统计图标的运用,主要方法是用收集的数据来论证历史问题,确定比较主题成分及多少,绘制统计图标,从量的积累和结构势态上准确定性,理性判断和总结归纳,再用叙述方法进行表达,获得比较结果。这种比较方法,对于难以定论、似是而非的历史现象,从逻辑推上论证比较主题,很有说服力。如1923—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主要国家遭受经济损失统计比较,20世纪70年代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统计比较,新中国成立前后十年间工农业生产统计比较等。

三、列举比较法的运用

列举比较适合与总结历史概念、现象、人物、典章制度和思潮之间的较多共性或异性特征的比较,需要对比较主题及内容进行抽象的概括、归纳,条理清楚地表达比较结果,对于内容较多的比较主题,固定比较方向或区域,在纵向或横向,整体或局部进行总结比较,将其中的共性或差异等特征系统地归纳分类,抽象为条理性的内容,用列举方式进行表达。如,近代中国中法和中日甲午战争之比较,比较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异同,苏美争霸时期的军备竞争比较等。列举比较的运用,有设定的前提条件,就是比较主题及内容往往有着互相交叉或渗透的共性,也有明显的异性特征,但容易混淆、张冠李戴的教学内容,才能选择列举比较教法。

四、列表比较教法的运用

列表比较教法最适合于指导单元复习,或阶段性回顾总结时采用。在一个单元或某个阶段之后,往往有许多重要的历史概念可比性主题,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设计,列出相关的比较主题,用设计的表格栏目把相关的、具有共性和异性特征的历史概念,进行串缀,让学生按照设计的教学思路收集相关的知识资料,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将学过的历史知识系统地梳理、分析、对比、分解归纳为具有共性或异性特征的知识条款及子项,在表格中对应填注,很有条理地表达比较结果。如元明清时期我国及学成就三比较表,中国近代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之比较表,近代中国《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之比较表等。这种教法,对学生来说能起到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准确区分历史概念、重温学过的知识等多方面作用大有禆益。

五、结束语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比较法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即通过比较要达到什么目的;必须以教材为依据,选用翔实的史料进行比较;不牵强附会,才能以理服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有准确认识,让学生在学到的知识基础上积累个人的点滴技能,充分感受知识本身的内在价值,从理性上升华为对待历史的态度和个人的实践认识,并能独立运用这些技能和认识去再学习、再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驾驭历史客体的能力。因此,教学方法运用的成败,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素养为目标。离开这些,也就谈不上素质教育,教育功能本身也就停留在“理论、方法”的层面。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比较法思维能力历史
培养思维能力
比较法:立法的视角
培养思维能力
新历史
管窥“浮沉比较法”在脉诊中的应用
比较法在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