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德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2015-12-09吕亮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5期
关键词:德育课堂语言能力教学改革

吕亮平

摘要:本文主要从高校德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和改善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借此对推动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德育课堂;教学改革;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5-0261-02

近几年,不少学校都开设了德语课程,甚至有些中学也开设了德语课程,当然,这里所说的德语课堂教学主要指的是高校。开设德语课程的学校越来越多,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国内不少高校开始尝试对德语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其教学效率对德语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德语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好课堂教学,对提高德语教学质量来说至关重要。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语言技能,还要充分考虑到让学生在掌握德语知识的同时,还能锻炼他们的德语运用能力。在我国,用德语交流的人不多,使得大学生学习德语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帮助大学生掌握德语知识,并提高他们德语的运用能力,是每位德语教师都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本文笔者尝试对当前德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建议。

一、高校德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师生之间缺乏教学互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许多高校相继开始积极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并在一系列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目前仍存在不少学校在德语课堂教学中,将教师作为核心,学生缺乏说话的机会,教师围绕教材进行教授,仍然存在“学习教材”的现象,导致课本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有着权威地位。德语教师通常会用一多半的课堂时间进行德语语法和词汇的讲授,可以说,当前德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主要角色还是教师,这不符合教学规律中“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另外,教学活动本身就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而这种讲授式的德语教学法,忽视了互动的重要性。而且,过于注重德语语言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德语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重视,长期以往,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就无法全面提高,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创新性和自主性的发展。

2.新旧教学法在高校德语教学中的矛盾冲突。最近几年,许多学校都在尝试进行德语的教学改革,国内的高校德语课堂教学正在逐步发生改变。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高校德语教学在教学方式上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然而,在尝试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新的教学方法与德语教学之间存在矛盾。由于新课标中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提倡大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为此,有些德语教师开始推行“任务教学法”、“自主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它要求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这种为了探究要求而要求学生探究的过程,本身就将教学带进了一个误区,对德语教学的提升并没有本质上的帮助。对大一新生来说,在学习德语知识初期,如果教师不能详细地讲解德语的词汇和语法,那势必会影响学生以后学习复杂的语法。可见,在倡导新教学法的同时,也要兼顾传统的教学方式。

3.德语教科书的编写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教材作为开展德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教材内容的编写对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在高校德语教学中,有些学校所使用的德语教材还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编写版本,缺少了对社会的实用性与适用性,这不符合教学形势发展的要求。德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这就要求了德语教材的编写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很多的高校德语教材主要适用于德语通用型人才和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采用旧的教材不利于学生德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且,德语专业的大学生在今后发展中可能从事不同职业,有时候德语教师应该对大学生进行一段时间与职业相关的德语知识培训,但德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有些德语教材中并不具备这些。

二、德语教学问题存在的成因分析

1.从学生方面分析。受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学习德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不少学生在学习德语方面动机不正确,他们选择德语专业的原因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或者意愿,而是受家庭、社会的影响,为了今后找工作方便而选择了德语。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德语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对大学生德语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形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从市场需求方面分析。随着开设德语课程的学校越来越多,德语专业的学生日益增多,市场对德语人才的需求已经供过于求。这对于德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将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这种压力在无形之中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从教师方面分析。有些德语教师没有受过专业的教师培训,尤其是年轻教师,缺乏对语言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力。另外,在不少德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缺乏教学的积极性,除了对德语的理论知识详细了解外,对德语文学、德国传统等相关领域的知识涉及较少。

4.从教材编写方面分析。编写一本新的教材,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需要根据时代的需求定期更新,而德语教材在销售方面并不乐观,缺乏利润导致很多出版社在编写德语教材方面并不积极,导致德语教材的编写与出版跟不上教学形势的发展。

三、改善高校德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建议

1.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同样道理,教师所遇到的学生也存在个体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不同,他们在德语学习方面所表现出的优势也不同。所以,德语教师要详细了解自己的学生,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通过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特有才华,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加学生德语的信心。德语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教学的核心是学生,不论是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还是教学评价,一切的标准都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对德语学习的优等生,教师要在保持他们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深化他们的德语水平。对德语学习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精力,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并培养其自信。以情感去激励学生,增加学生学习德语的动力,以达到提高学生德语能力的目的。endprint

2.明确和落实“教”与“学”的互动关系。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互动过程。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高校德语教学不再以得高分、考级别证作为学习德语的主要目的。很多老师和学生都能意识到,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用到实际中去。因此,在高校德语课堂教学开始初期,教师和学生都要明确认识到教与学的关系和目的,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在德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才会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可以说,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提高学生德语运用能力的必经之路。为此,德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过新旧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为学生设计语言交流的场景,通过情景教学、德语演讲、德语歌曲等途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和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3.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德语的意识。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力。所以,德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设计,以此来吸引学生对德语学习的注意力。在德语基础知识学习阶段,一般的内容都不太难,大多数的学生都可以接受,但是很多时候学生即使看得懂也不代表就能说得好,听说读写不能同时具备。所以,在德语的初学阶段,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游戏类练习法、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法、认知法、翻译法等,利用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方法结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德语的意识。另一方面,德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课堂的教学语言,课堂上的德语环境是学生练习德语的场所,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将课堂用语和交际中使用到的语言相结合,让学生在师生与生生的课堂德语交流中,找到学习德语的自信,对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主动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还有,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将不懂的地方提前标注,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听教师分析,在复习过程中可以检查自己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巩固知识,这种预习和复习的形势,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来完成,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德语意义重大。

4.加强对德语教师的培训,编写校本教材。作为一名德语教师,除了要掌握扎实的德语知识,还要培养自身良好的教学水平。根据中国学生学习语言的特点,设计一套全新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国家相关教育部门或者培训机构,加大对德语教师的培训力度,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德语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还可以加强与德国高校方面的联系,通过出国深造、教学交流、远程学习等方式提高德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另外,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邀请多名德语专业教师或者业界语言学者,共同参与教材编写,这样既可以锻炼德语教师的能力,又能制定出符合本校学生要求的教材,对促进高校德语教学改革和提高德语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课堂是开展德语教学的主要阵地,新时期德语教学的重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目前,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德语教学质量是我们德语教学工作者需引起重视并会持续研究的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陈婷,罗琛.德语课堂有效教学探索[J].新课程(下),2014,(06).

[2]蔡玳燕,德语课堂教学改革的症结与对策[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05).

[3]张晶.浅谈德语课堂教学[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课堂语言能力教学改革
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