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肠梗阻1例分析

2015-12-09戚春辉,丁奇龙,孔犁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酮体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肠梗阻1例分析

戚春辉丁奇龙孔犁雅上海市青浦区中医院内科201799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肠梗阻分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内科急症之一,但是同时合并肠梗阻者在临床却较为罕见,容易漏诊,延误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我院内科近期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1岁。于2014年6月8日拟“中上腹痛1d伴恶心、呕吐”入院。患者有糖尿病史10余年,使用诺和锐30控制血糖,诉平时血糖未监测。本次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中上腹痛伴恶心、呕吐,近1d来未解便,否认有不洁食物摄入史,否认有手术史。来我院就诊查血糖19.5mmol/L,血酮体5.2mmol/L,尿糖(+),尿酮体(++),动脉血气分析pH 7.28、PO2120mmHg(1mmHg=0.133kPa)、PCO224mmHg,血电解质、血淀粉酶正常。腹部B超:胆囊术后,考虑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胃炎收治入院,入院患者诉口渴、恶心,中上腹痛稍有缓解。体检:神清,精神较萎,皮肤较干燥弹性差,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HR 110次/min,律齐,腹软,中上腹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及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约2~3次/min,BP 110/70mmHg,给予制酸护胃、控制血糖及补液支持治疗,患者仍有中上腹痛伴恶心、呕吐,查尿常规提示尿酮体(+),血酮体正常,复查血电解质、血淀粉酶正常,动脉血气分析pH 7.36、PO298mmHg、PCO236mmHg,腹部平片提示有阶梯性液平,请外科会诊后考虑合并肠梗阻,给予留置胃管等处理,后患者血糖、尿糖、血尿酮体均正常,腹痛及恶心、呕吐等症状随之缓解,胃肠减压后2d肛门排气,复查腹部平片及上腹部CT未见异常,拔出胃管后能常规进食,住院10d后出院。

2讨论

该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10余年,本次出现中上腹痛伴恶心、呕吐,查血糖、血酮体升高,尿酮体(++)、动脉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故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成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患者恶心、呕吐很常见,有时腹痛症状也很突出[1],临床上根据患者的血糖、血尿酮体及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常较容易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经常会忽略患者的腹部症状及体征,从而造成漏诊其同时合并有肠梗阻。国内高云等[2]对住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肠梗阻7例进行回顾分析认为,临床上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有急腹痛时诊断除了考虑单纯DKA时,还应考虑本病与外科急腹症并存的可能性,张建忠等[3]对此也有相关报道。另据统计,国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腹痛为胃肠道症状首发症状的约为22%,国内约为5.3%,而合并急性肠梗阻则鲜有报道,故容易误诊及延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肠梗阻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糖尿病病史较长,可引起肠道植物神经病变,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酮症时因恶心、呕吐、胃肠麻痹而加重胃肠道功能的紊乱,故可诱发肠梗阻。(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恶心、呕吐时可出现有效循环容量不足,胃肠道缺血缺氧,腹腔脏器微循环障碍,造成其功能失调而导致功能性幽门梗阻及肠壁水肿。(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常可引起电解质紊乱,由于细胞内缺钾、缺镁易出现急性胃扩张及麻痹性肠梗阻。同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肠梗阻时亦可因为应激及继发感染等因素而加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情,若不及时明确诊断并给予有效处理甚至可危及生命,故临床上在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合并有胃肠道症状时应拓宽思路,密切注意腹部体征,尤其是经过积极治疗后患者的腹部症状、体征未见缓解时应考虑是否合并外科急腹症,及时进行腹部透视、CT等进一步检查以求早期明确诊断,避免延误诊治时机。

参考文献

[1]陈灏珠,主编.内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35.

[2]高云,吕小红,张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肠梗阻的临床分析〔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2,10(4):30.

[3]张建忠,杨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为急性肠梗阻1例〔J〕.中国疗养医学,2001,10(5):77.

收稿日期2014-07-23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1-0169-01

猜你喜欢

酮体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26例抢救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尿酮体“±”或“+”代表啥
糖友腹痛不止?警惕酮症酸中毒
心肌酶谱与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妊娠合并酮体代谢异常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FDA警告:降糖药SGLT-2抑制剂可能引起酮症酸中毒
奶牛酮病治疗及酮体与抗氧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