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靠“新”与“深”胜人一筹
——邵阳日报社记者获奖作品案例分析

2015-12-08文/罗

中国记者 2015年3期
关键词:青石板路邵阳公车

□ 文/罗 础

保持兴趣爱好 及时发现新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新闻产生浓厚兴趣,才能激励记者去发现新闻。摄影记者申兴刚2011年7月进《邵阳日报》,他之所以走上新闻摄影这条道路,完全是凭爱好,因为他大学专业是电子政务。

2012年5月15日,申兴刚接到从邵东县来邵阳市中心医院看病的宁女士打来的热线电话,问为何市区公交站牌找不到中心医院站。于是,他来到离中心医院大门不远的公交站,发现站牌上面写的却是“中西医结合医院”。调查发现,原来是谁出钱谁冠名,位于双拥路的中西结合医院,竟然把牌子挂到位于宝庆中路的中心医院大门附近的公交站。于是以《原来冠名权惹的祸》为题文配图见诸报端,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及时进行了纠正。申兴刚采写这篇获奖作品的启示是:记者接到爆料,就应敏锐地去查证新闻事实,及时赶往现场,主动接触新闻当事人,并将真相公之于众。

熟悉背景材料 善于捕捉新闻

新闻背景的穿插,可在导语或主体部分中叙述或描写必要的背景,通过比较和衬托,使新闻报道更加深入具体。笔者采写《邵阳对公车交通违法实行零减免零容忍》的消息交代了历史背景:邵阳交通秩序混乱,公车是乱源之一。公车闯红灯、超速行驶、酒驾等交通肇事,导致惨案频发,老百姓不满。邵阳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从2012年7月开始城市交通秩序整治,邵阳党政机关、公检法等部门公车交通违法零减免零容忍,此举开全国先河。此文见报后,《人民公安报》《法制日报》《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各大新闻媒体相继报道,全国各地以整治公车交通违法为突破口,扩及治理公车私用、超标购置使用公车等“车轮上的铺张”,遏制公车腐败,助推公车改革。

学会观察分析 不断拓宽新闻来源

2012年度,社会新闻部主任袁光宇有两篇通讯分别获湖南新闻奖地市州报好新闻一等奖。其中一篇是在4月16日《邵阳日报》一版发表的《青石板路幸存记》。当年4月的一天,袁光宇陪朋友回新邵县巨口铺镇皂泥村老家,他发现该村有一个特点,就是满目皆是青石板,很多人家的堡坎、田埂都是青石板砌就。当时他就纳闷,村里快要竣工的环村水泥路,是不是以前也全部是青石板路?果然不出所料,几位村干部正为环村公路合龙的问题争论。争议的核心是,村里剩下的最后一段青石板路,不是后人用青石板砌的,而是浑然天成,天生就是那个平坦而气势磅礴的样子,有群众已意识到不应该毁掉这段难得的青石板路;另一方的观点是,如果不毁掉这段青石板路,公路就要改道,占用良田,就得给被占用田土的人以补偿。

袁光宇对乡亲们说:“皂泥村距邵阳不远,是开发自驾游的好地方……”在袁光宇劝说下,村干部决定将环村公路改道,保留了这段青石板路。于是,他写了《青石板路幸存记》,加了短评。稿件正文430字,用生动的故事记录了中国农民的文化觉醒;短评310字,这篇总共740个字的短文,有故事,有评论。深刻反映了农村目前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文化变化。

留心只言片语 跟踪挖掘新闻

记者宋三刚采写《“学习机”为什么仍能进校园》消息获奖,纯属偶然。2012年10月中旬的一天早晨,他从家里出来,下楼时只见何女士正在气愤地和几位邻居倾诉:“现在的学校真不让人省心,手机都到学校里面推销,这是害人啊!”一句简单的牢骚话引起他的关注。何女士向宋三刚反映,商家进校园推销书籍、食品等已成为一个见怪不怪的社会现象,师生和家长十分反感,但又百般无奈。而“学习机”进校园,已经成为校园推销中的热点。掌握这一新闻线索后,他突破层层阻碍,最终采取录音与签字的方式获取了过硬的证据,了解到事件的来龙去脉,迅速成稿,顶住压力将事件真相暴露在阳光下。此文见报后,引起广泛反响。邵阳市法制办、市教育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立即行动,最终依法查处了违纪单位的违纪行为,家长拍手叫好。

做好规定动作 突出重大新闻

如果记者把指令性采访当作锻炼的极好机会,不是照抄照搬现成材料,而是到现场找当事人采访挖掘新鲜素材,有可能获得预想不到的珍贵材料。

《邵阳日报》编辑部指令性安排记者艾哲采访袁隆平种植超级稻任务,他先后30多次深入到超级稻高产攻关基地采访,无论炎炎烈日还是暴风聚雨,无论施肥灌水还是除虫收割,他与基地科研人员王化永、肖利民等形影不离,前后持续4个月,切身感受到科技工作者攻关的艰辛,在了解掌握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包括情节与细节等大量素材之后,相继采写了一组18篇《超级稻高产跟踪报道》。此系列分别获湖南新闻奖地市州报好新闻一等奖、湖南新闻奖一等奖。

架天线、接地气 寻求独家新闻

记者伍庆松采写的《九龄童把大刀绝活耍到北美》这篇通讯之所以能成为湖南省独家新闻,就是上架“天线”下接“地气”的结晶。

怎样架“天线”?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党的十八大又进行了深入阐释,文化一词成为全国上下最热的词之一,他敏感地意识到有关文化主题是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有意识地注重采写这方面题材的新闻报道。

怎样接“地气”?双清区偕进小学9岁学生孙梓坚天资聪慧,先后学过体操、电子琴、钢琴、葫芦丝、笛子、声乐、武术、街舞、表演等才艺,有近300次舞台表演经历,伍庆松与孙梓坚这样的新闻人物早已熟悉。2012年1月,听闻孙梓坚首次出国演出,便保持通信联系。孙梓坚在北美6大城市进行6场巡演,表演的传统武术大刀及民族器乐节目竹笛震撼北美观众。

这篇通讯报道,描写了孙梓坚出国演出精彩节目令北美观众叫好的生动场面,以一桩桩生动感人的故事将孙梓坚独立生活、感恩孝顺,对外国朋友热情友好、对长辈尊敬的美德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推介了中国打造文化强国、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从少年儿童抓起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在青少年中薪火相传。

猜你喜欢

青石板路邵阳公车
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设计与开发
初见
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作品选登
单圈图的增强型Zagreb指数的下界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中央机关有多少辆公车?
青石板路巷
青石板路巷
青石板路,兜转不复
“公车上书”不是“戊戌变法”开始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