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海:总指挥抗战阅兵合唱的背后

2015-12-07余玮

北京纪事 2015年12期
关键词:军乐团总指挥团长

余玮

2015年9月3日,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前,万众瞩目!

10时整,报时钟声响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开始。70响礼炮响彻云霄,200名国旗护卫队官兵护卫着五星红旗,迈着有力的步伐,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行进至广场北侧国旗杆前。

一个身影双手用力向外一划、一抬、一落,在身前稳稳地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激昂澎湃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云霄。全场齐声高唱,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这个身影,就是由1200人组成的解放军合唱团团长兼总指挥于海。于海曾四次参加国庆大典活动、两次担任联合军乐团总指挥,这次又再度担任解放军合唱团团长兼总指挥,参加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他先后接受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最高领导人的检阅。“受阅一次,光荣一生。每一次指挥,我耳边听到的,我心中涌现的,便仿佛是伟大祖国大踏步前进的响亮乐章!”

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1952年7月10日,军乐团正式成立,全称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军乐团”。1959年,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于海很庆幸自己能进入这个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的皇家乐团”的军乐团,更没有想到能在这个世界最大的军乐团里成为主帅。

1970年5月20日,毛泽东发表《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声明(史称“5·20声明”)。21日上午,毛泽东邀请西哈努克亲王,共同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支持世界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斗争大会。百万人在天安门广场和东西长安街集会,人如潮、旗如海,蔚为壮观。

这年刚到军乐团不久的于海原本有机会“上场壮声势”,并见到心中敬爱的毛主席,然而他最终失去了这次机会。原来,在排练期间,于海背着俗称“大炮”的大号站在后排,由于身体相对单薄,加上长时间的训练,体力不支而两次晕倒,结果被取消了到现场的资格。听到这个决定,他痛苦不堪,还掉了眼泪。后来,听到别人讲述现场“人山人海、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上百万人都在造势为毛主席的庄严声明欢呼”等情景时,于海心里更不是滋味。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就是1970年的国庆节。这一天,于海作为解放军军乐团最年轻的克拉管演奏员之一,在天安门广场接受了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检阅,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毛主席。“那一次没有阅兵式,只有群众游行。我们军乐团700多人全部到金水桥的对面执行演奏任务。当我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看到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主席,激动万分,不禁流下了热泪。”

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这一年,于海以联合军乐团分指挥的身份,接受了邓小平等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检阅。这是继1959年国庆之后,25年来第一次盛大的国庆阅兵,也是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第一次公开展示自己的武装力量。

1999年初,于海被任命为解放军军乐团副团长。5月份,筹建国庆50周年庆祝活动的千人联合军乐团,于海受命担任总指挥。这次大典上要不间断地演奏37首(次)乐曲,因此每个联合军乐团成员都要把这些乐谱牢记在心。“按照阅兵行进的速度,我们乐团的节奏设定在每分钟116拍。用节拍器来卡住每一个队员的速度和节奏,差半拍都不行。我那时每天都对着节拍器和秒表无数遍地练习,还与两位副总指挥和18位分指挥共同探讨研究、加练同步打拍子。大家4个多月的演练始终是在户外,每天数小时的曝晒对身体是极大的考验。”作为总指挥,于海改变了以往一些“苦练死练”的做法,注重人性化的科学训练,在确保训练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训练强度。

2009年初,于海被正式任命为国庆60周年大典千人联合军乐团团长兼总指挥。国庆60周年大典,联合军乐团像以往一样第一个入场、第一个就位。“在我走上指挥台的那一瞬间,我深切地感受到祖国6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近10年来科技的发展及人文理念的进步。庆典活动直到中午12点26分结束,我们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内不间断演奏的45首(次)乐曲,创造了参加人数最多、演奏乐曲量最大、表演形式最复杂、连续演奏时间最长、演奏水平最高的纪录。”

回顾自己的艺术生涯,于海感到很幸运。因为他曾作为解放军军乐团的演奏员和指挥,几乎亲历、见证、参与了共和国40多年来每一次国家重大庆典活动的重要时刻;曾在党的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时,站在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上指挥全体代表高唱国歌;还多次在全国人大、政协大会的开闭幕式上指挥乐队演奏礼仪乐曲,指挥全体代表、委员高唱国歌。

解放军合唱团的首次组建细节

2015年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的这一天,一支由千余名军校学员组成的解放军合唱团首次亮相。这是我国阅兵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世界阅兵史上第一支全部由军校学员组成的合唱队伍。

解放军合唱团由千余名在校就读的军校学员组成,队员平均年龄21岁,有刚入学仅一年的新生,也有在部队任职后重返校园的研究生学员。合唱团全部为男学员。这支队伍的总负责人就是团长兼总指挥于海。合唱团的队员们在阅兵村训练时称于海为“村长”。

5月18日,中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领导小组决定,为进一步烘托纪念大会的庄严氛围,由军队组成解放军合唱团,在纪念大会上演唱抗战歌曲。根据解放军合唱团组建方案,经中央军委批准,由于海担任团长兼总指挥。

15岁加入解放军军乐团正式入伍至今,在军队奋斗40多年的于海,早已从普通学员晋升成为享受将军级待遇的大音乐家。尽管此前多次被任命为国庆阅兵联合军乐团的指挥或总指挥,但没有想到60岁还领衔组建参加抗战胜利日首次阅兵的解放军合唱团。

接到任务时,于海正在外地音乐学院讲学,完全没有心理准备。早在2011年7月,他就已经卸下解放军军乐团团长的行政职务,转向音乐教学与学术交流,每天的日程排得满满的。但为了完成好阅兵任务,他立即推掉个人安排。

合唱团团长兼总指挥于海最先感到的是时间十分紧迫,所有参阅部队及有关单位都已于半年前建立并训练,而合唱团组建方案明确时已到了6月9日,离9月3日大阅兵不足3个月的时间。“合唱团队员要求全部从非音乐专业的军队院校学员中选拔,这无疑增加了我们的训练难度。”

时不我待,从6月上旬开始,于海率专家组奔赴总装、海军、空军所属的装甲兵工程学院、海军工程大学、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空军工程大学、空军航空大学、空军预警学院7所院校选拔队员。按照音色、音调、身高、气质等条件要求,先从近两万名学员中初选7100名队员,然后进行复选。复选阶段一对一面试,逐个打分,经过多轮淘汰,最终选拔确定了1200名参训队员。

从“零基础”到有形有势有魂的背后

7月15日,在各地分训一个多月的七大院校合唱团队员集结到北京。入驻集训场地当天,团长们组织了300人的小合唱,让他们高兴的是300人唱齐了。第二天,1200人的首次合唱结果更让他们兴奋,此前没底的他们终于觉得:“这群‘零基础的学员能完成任务!”

解放军合唱团集中进驻,到正式参阅只有50天的时间。在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千余名非音乐专业的军校学员,要完成向具有一流演唱水准的准专业队员的转变。“从不会唱到唱会唱熟,从唱会唱熟到唱准唱美。来自全军的35名专家和教歌员一句一句教、一段一段唱、一首一首练,延长训练时间,加大训练量,经常加班到深夜。”于海说。为了帮助队员训练良好的演唱口型,老师们提出了创新改进的训练方法——咬水果训练法。利用食堂每餐提供的水果,感受嘴巴咬合的肌肉用力方式,并用在良好的演唱中,保持良好的口型。

为了教好这些“零基础”的学员,教歌员们费了很大功夫。白加黑地陪着队员练,队员们唱好了,教歌员嗓子坏了。有教歌员说,教完学员后想扯几句高音,练练嗓子,结果发现“一唱就劈了”。

这次合唱台设计的是30厘米一个台阶,12个台阶递进而上有近4米高。于海说:“三四个小时站立,有一个不舒服一下子就看出来。”因此,七大军事院校在初选合唱团队员时,首先要求的是体能是否过关,报名学员在太阳下能站4个小时,再考核是否具备唱歌优势。据悉,解放军合唱团刚集训的时候,持续站立两三个小时,有十几个人晕倒。不过随着训练,晕倒的人在减少。进入8月份,集中训练半个月后,已经一个晕倒的人都没有了。于海说,队员们的训练让他很感动。“烈日下我们穿着那么厚的礼服,都带着内衬,衣服全部湿透了,大汗淋漓,队员们却一动不动。我们队员极度反应了都要硬咬着,很多人快要呕吐了还强忍着。”

合唱是群体性的表演,讲究千人一个声音、一个调,需要极强的集体意识。于海说,解放军合唱团虽是临时单位,但官兵们把千载难逢的合唱参阅履历当作一生最大的荣誉。不论训练多苦多累,都把集体荣誉看得至高无上,这也是合唱团的最大特色。

201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军歌嘹亮、军姿雄壮,铁骑滚滚、鹰击长空,我们共同分享荣光。阅兵场上,一首首激昂的熟悉的旋律,唤起深沉的历史记忆。观礼台上,有人击打节拍、有人忘情哼唱、有人热泪盈眶。正在指挥解放军合唱团的于海,见证着历史时刻、感受着民族情怀、聆听着新中国奋进的铿锵足音……

(编辑·麻雯)

mawen214@163.com

猜你喜欢

军乐团总指挥团长
“团长”何八斤让乡亲们便利购物
南昌起义的代总指挥是谁?
鼠国要上天之谁是总指挥?
机器人担纲管弦乐团总指挥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 瑞士军乐团联合音乐会
抢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