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群体差异及其对策建议

2015-12-05王慕清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安徽大学安徽省毕业生

王慕清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一、高校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概述

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市场调整,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引发了社会极大关注。据意大利学者Nail O’s Higgins研究可知,大多数学者侧重于从需求、供给及供需匹配三个角度考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1]。就中国而言,曾湘泉、赖德胜、蒋世民等认为由于高校毕业生数量剧增,分布不平衡,加之国家就业激励措施的缺乏,求职者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慢,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可避免[2]。与此同时,如张武军等所述,由于创业教育的政策缺失,社会氛围营造不力,中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也较低: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率为1.6%,比2010届(1.5%)高0.1个百分点,比2009届(1.2%)高0.4个百分点。而同年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率(2.2%)远高于本科毕业生(1.0%,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20%左右的平均水平。[3]从2000年以来,由于高校扩招造成毕业生数量剧增,政府、学校在就业服务方面却未充分发挥作用,深入研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及创业状况十分必要。本文以安徽主要高校为调研对象,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群体差异性问题,试图为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就业能力提供参考。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差异性剖析

(一)高校毕业生供求总量分析

调查显示,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0.9%;本科:91.5%,高职高专:90.04%)比2011届(90.2%;本科:90.08%,高职高专:89.6%)略有提升。但是,从2012年10月底至2013年4月初,2013届本、硕及高职高专签约率(分别为35%,26%,32%)低于2012年同期水平12%、11%和13%,可见2013年近700万的毕业生给就业市场带来的压力。

表1 2007—2012全国及安徽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及年增幅[4]

2012年安徽省高校毕业生总量为27.9万人,其中高职高专15.13万人,本科生11.48万人,研究生1.29万人。从表1中可以看出,从2007到2012年,随着高校扩招,安徽省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虽然增幅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但仍还是使就业市场饱受压力。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差异分析

从加快国企改革的1990年代中期至今,由于国企招收人员减少,政府事业单位精简机构,民营企业成为吸纳毕业生的一个重要渠道。从图1中可知近年来国企提供的就业机会逐年递减。然而,由于国企职位稳定,职工社会地位较高,仍是大学生的首选。因此,推动学生就业观念的多元化迫在眉睫。

图1 高校毕业生数量及国企政府提供的就业机会情况

从图2可知,企业和事业单位是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分别占77.11%、17.46%。在机关、部队、自主创业等其他灵活就业中的毕业生比例一共仅占5.43%。从2010年到2012年安徽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分别为0.04%、0.21%、0.36%,总体水平偏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就业市场的局限。

图2 2012年安徽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构成[4]

表2 2004年、2005年安徽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图表

表3 2006届安徽大学毕业生调查问卷结果(节选)

从表2与表3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流向基本情况是:1、国家机关、学校及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倍受毕业生的青睐,但因吸纳能力相对有限,就业人数呈下降趋势,2005年同比2004年减少11.87%;2、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毕业生到各种经济所有制企业就业日趋成为主流,同时也反映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总量在逐年增大,两年合计有3417名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占到毕业生人数的39.39%。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性别差异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上的两性差异明显,尤其体现在收入上。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几乎各行各业女性工资普遍低于男性,制造业中女性占男性工资的63%,差距最大;在两性收入差距最小的专业技术领域,这一比例也仅82%,由此可见我国两性工资差异显著。

另一方面,两性差异在不同学历水平上有所区别。以安徽省2012年调查数据可知,女研究生初次就业率(74.83%)远低于男研究生初次就业率,而本科和高职专科不同性别就业率差别不大(见图3)。因此,应解决就业市场上或明或暗的性别歧视,缓解就业性别差异带来的不公平性。

(四)安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区域差异性

高校毕业生对自身能力缺乏对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出现高估的现象。通常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很高,将待遇优厚、留居大中城市、交通便利等作为选择标准,缺乏对职业和自我的合理认识。而用人单位更看重人才的实际能力及工作精神,以谋求给企业带来利益最大化。由于人才市场供求信息不畅,供需双方观念不同,导致供求双方供需结构不平衡。由于地理位置及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远高于中西部。根据2012年就业蓝皮书,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本科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为67.3%,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为67.1%。两倍于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吸引力指数(本科、高职高专均为32.3%)。

图3 2012年安徽省各学历层次不同性别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比较[4]

表4 2004年、2005年安徽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图表

贵州省 1 0.0 3% 2 0.0 6% 1 1 0 0.0 0%云南省 1 2 0.4 1% 1 8 0.5 0% 6 5 0.0 0%内蒙古自治区 2 0.0 7% -2 -1 0 0.0 0%黑龙江省 3 0.0 8% 3 新西藏自治区 5 0.1 4% 5 新2 9 1 2 1 0 0.0 0%3 2 2 4 8 9.2 1%3 1 2 1 0.7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 0.0 6% 2 新陕西省 1 1 0.3 8% 5 4 5.4 5%出国 2 0 0.6 9% 9 0.2 5% -1 1 -5 5.0 0%安徽省 2 1 6 9 7 4.4 8%2 1 6 8 5 9.9 9% -1 0 -0.4 6%总数

从表4可以看出,安徽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本省,分别占2004年的74.48%和2005年的59.99%,但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省外就业人数所占比例较小,分别只占毕业总人数的25.52%和40.01%,但呈较快增长趋势,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就业人数相对很少。其中,毕业生出省就业以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发达地区为主,且增长速度较快,其中到江苏省就业人数增加116人,增长百分比达85.29%,沿海等发达地区仍是吸纳毕业生的主要地区,平均增长百分比为48.38%;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就业人数有所增长,平均增长百分比为27.22%。

表5 安徽大学2006届毕业生择业地区意向情况调查问卷结果(节选)

从表5中可以看出,沿海开放城市对毕业生吸引力最大,内地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次之,只有11.6%的毕业生选择到中小城市、边远地区、西部及基层地区就业。沿海等发达地区为大多数毕业生就业首选地,人数增长与就业心理趋向基本符合,但这些地区的岗位竞争也最为激烈;内地省会城市是吸纳毕业生的主要地区,也较受毕业生欢迎,其中合肥市2004、2005两年共接收毕业生3286名,合肥市是安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集中区域,就业市场容量很大;到西部等边远地区就业人数虽然也在增长,但主动选择的人数很少。因此,亟须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开发新的就业市场。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群体差异性分析

随着近三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面临消费主导、城市化发展、城乡一体化、低碳经济等的多重转型与变革。这也意味着高校毕业生在时代转型背景下会遇到更多新的就业问题。

(一)就业市场供求结构不平衡

由于近十年的高校扩招,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如图4所示,从1999到2010年,高校招生人数在12年间增长了六倍。与此同时,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而大学教育却相对滞后,无法培养出适应经济、市场步伐的人才。

图4 1990—2010年高校招生人数

(二)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就业弹性是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由表6可知,2001年到2009年,我国的就业弹性不断下降。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萎缩,而能够吸纳就业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与投资所带动的第二产业相比,消费带动的第三产业(金融、教育、信息服务等)能更多吸纳高学历的毕业生。中国过度投资的后果之一,就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大量高校毕业生无法就业。

(三)我国就业市场服务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才起步,目前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在英国,大多数大学均设立了专职的职业服务部门,帮助学生开发职业管理技巧,并为之提供就业建议,甚至在学生毕业两年之后还为他们提供这些服务。美国为了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或从事特定的职业,通过免除学生的直接贷款等做法激励大学生就业,符合一定的要求和条件,大学生最高可以免除100% 的贷款[1]。

表6 2001—2009年中国就业弹性变化趋势

(四)户籍制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户籍制度作为稳定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制度,起到了社会管理的作用,但严重阻碍了人力资源的流动,限制了高校毕业生异地就业。大学生毕业后要从高校所在地回到户籍所在地,使得不同地区来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被区别对待,并由此形成了排斥外地人的地域歧视。在发达国家,户籍制度仅作为一种人口统计工具,而在我国城乡户籍制度之间是存在着身份和待遇的差别。由于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就业机会多,信息发达,开放程度高,成为吸引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目标,但对于一线城市中工作的安徽省毕业生,因不具当地户口,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困难。

四、对促进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一)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安徽省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个体行业的发展,推动就业渠道多元化。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制造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将受到限制,因而应当把经济发展重点转到以金融和信息服务等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上来。政府应当扩大投资,并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和基础设施,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市场,提高就业弹性,增加就业机会,使高校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二)立足创业拓宽学校的培养方向

安徽省应加大学科调整的力度,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同时开发一些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得益的实习项目,密切高校与用人单位的横向联系。再次,应加大就业指导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并建立更为科学的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引导高校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方向发展。安徽省高校的培养方针,应当将学术科研和社会需求两方面结合起来,一方面鼓励高校做大做强,提升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型人才,着重解决学生的就业和发展问题。

(三)完善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制度设计

自2000年安徽省允许毕业生到省外就业以来,安徽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逐步由省内向省外延伸,举例来说,安徽大学2005年40%的毕业生在省外就业,这说明省外的就业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高校在加强与省内各用人单位合作,不断巩固省内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同时,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大力开拓省外市场,与一些地方的人才部门和知名企业建立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此外,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也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和农村工作。比如,对于愿意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工作的大学生,可适当减免他们的入学贷款,对他们离开原单位不作特殊的限制等,尽量给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和西部工作提供优惠条件。同时,高校应当加强就业指导,转变择业观念,以促进从盲目追求东部沿海、大城市、铁饭碗,向中西部、中小城市(镇)、广大农村、非国有企业的转变。最后,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安徽省各级部门应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金融融资公司等)出台金融产品支持大学生创业,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企业信用体系,还可以鼓励高校和企业结成联盟,加强产学研结合,给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风险不确定性,可推广大学生创业保险,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体系建设。

(四)健全相关法制法规

户籍制度给学生就业选择带来了一定的限制。我国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校学生户口管理模式,使大学生有更多的就业空间和选择。安徽省政府应出台相应对策,淡化户籍制度的限制,支持毕业生去向理想的地区。此外,我国在《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上明文规定了女性在就业等许多方面与男性享有平等权,因此,对违章行为的处罚必须落实到位,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最后,还要逐步消除社会关系的不良影响,消除“内部人”及“内部人”子女的就业优先权,杜绝以权谋私行为,使劳动力公平、公正地流动。

[1]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

[2]蒋世民.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4).

[3]张武军.德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特点及启示[D].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4]安徽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12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年度报告[R].2013.

猜你喜欢

安徽大学安徽省毕业生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读《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札记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秦晓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