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析民族舞剧《木兰飘香》

2015-12-04杨继红

戏剧之家 2015年21期
关键词:品析舞剧

杨继红

【摘 要】戏曲舞剧《木兰飘香》倍受观众的喜爱,其编导坚持戏剧性的结构方式,坚持以戏曲舞蹈为其舞蹈语言的发展基础。本文通过对民族舞剧《木兰飘香》的简略品评分析,谈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舞剧;《木兰飘香》;品析

中图分类号:J8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011-02

戏曲舞剧《木兰飘香》,采用传统的戏剧性的结构方式,以戏曲舞蹈为其舞蹈语言的基础,倍受观众的喜爱。《木兰飘香》的编导坚持戏剧性的结构方式,坚持以戏曲舞蹈为其舞蹈语言的发展基础,在舞剧结构上有舞剧化的戏剧性,而不是其他艺术的戏剧性;在舞蹈语言方面使戏曲舞蹈舞剧化,而不是舞剧戏曲舞蹈化。这两个问题对民族舞剧的发展也有较为普遍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民族舞剧《木兰飘香》的简略品评分析,谈些个人看法。

一、舞剧化的戏剧性

舞剧是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表演艺术形式。在舞剧中,舞与剧的关系,不是谁服从谁的主从关系,也不是平分秋色、二者并列的关系,而是类似材料与成品的相辅相成、各司其职的关系。舞剧为了区别于其他戏剧艺术,它的戏剧性必须要在舞与剧的高度融合之中,成为舞剧化的戏剧性。那种舞是舞、剧是剧的分割状态,或是有舞无戏、有戏无舞的情况都是舞剧形式感不强、舞剧化不足的表现。戏剧性舞剧,在具体结构上可能戏舞并重,也可能有或偏重于戏、或偏重于舞的场次与段落之分,但在总体结构上则须戏在舞中、舞在戏里,随时都要有戏、有舞、有情、有人物,有舞剧化的戏剧性。

从舞剧《木兰飘香》的结构来看,三场六场戏和舞并重,四场七场稍偏重于舞,在舞剧化上都有较好的成绩。三场,它之异于其他戏剧艺术的结构方式,是连续地以几组鲜明的舞蹈形象,展现环境的变迁与情节的发展,塑造了人物,交待了事件,揭示了戏剧冲突,抒发了情感。人、情、戏、舞融为一体,显示了舞剧化的戏剧情节结构的方式和舞剧化的戏剧发展的方法所特有的形式魅力,给人以舞剧的美感。六场,它以舞的节奏描绘激烈的战斗,以舞的韵律揭示悲剧的进程,以高难的舞蹈技巧表现木兰悲痛欲绝的感情高潮,以舞蹈组合与造型姿态画龙点睛地结束在戏的高潮之中。这一场有强烈的戏剧性,又始终在战斗的舞蹈中展现人物悲壮的命运和复杂丰满的内心激情,以戏剧的高潮诱导出感情高潮,又以感情的高潮激发起舞蹈的高潮。如果说三场戏剧性的行动较强,那么六场的戏剧性则在于人物内心活动的强烈跌宕。这两场都是戏舞并重而又有所不同,但人物的行动与内心活动都在流畅的舞蹈中表现,在戏剧性的舞剧化上都有比较完整的体现。四场,偏重于舞,没有什么强烈的戏剧性,舞蹈始终沿着一定的戏剧线进行,并推动着剧情的发展。七场,舞蹈的完美性可以加强,但作为结构舞剧化和舞剧化的戏剧性来说还是比较完整的。四、六两场舞蹈比重较大,群舞场面较多,但均与剧情紧密结合,实为舞剧重彩的需要。五场,舞蹈结构意图较为完整。戏剧性强,深情内蕴,多侧面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与情感。

《木兰飘香》剧在这方面做出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不再处于表演舞加哑剧的初级阶段。《木兰飘香》的音乐节奏、旋律和情感内涵的民族风格、舞美设计的简练、写意手法与剧情和舞蹈的关系,基本上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戏曲舞蹈舞剧化

民族舞剧必须以民族化的舞蹈语言为舞剧化的基本要素,许多民族舞剧编导往往择取戏曲舞蹈为它的语汇素材,而戏曲舞蹈也自然地需要经过一番加工改造使其舞剧化,方能在新的艺术形式中获得新的生命。

在民族舞剧的发展阶段中,戏曲舞蹈曾被视为正宗,这对民族舞剧的多样化发展有利。事实上,在戏曲舞蹈舞剧化方面仍只是有了一个开端,它是大有发展前途的。《木兰飘香》的编导坚持以戏曲舞蹈为其舞蹈语言发展的基础,在创作实践中摸到了一些戏曲舞蹈舞剧的规律,值得研究探讨。

《木兰飘香》中三场成绩显著。手执马鞭、马夫翻筋斗是典型的戏曲舞蹈程式。但木兰与马夫的一段趟马舞却很有戏曲舞蹈舞剧化的规律的典范性。它之舞剧化甚强主要在于三点:一是舞步的节奏化。它将戏曲趟马自由的圆场场步,改为有节奏的跑马垫步、并步、交错小十字步等舞蹈步法,使戏曲舞蹈自由随意的节奏,有了舞蹈的规范性的节奏感。二是具有连续运动中构图、造型、动作的流畅感。木兰与马夫的舞蹈构图调度,时而分开,时而交错,时而前后,时而并行,连续不断地运动变化,改变了戏曲趟马走走、翻翻、停停造型的程式,而具有舞蹈的连续运动中的动态造型性和构图动作的流畅感。三是富有舞蹈的立体交响感。它以群舞扮树移动,变幻着行程路景,伴以山形的渐退后隐,造成了环境的动态,有力地烘托了木兰飞马渡关山的情势,使舞台和舞蹈都加强了立体交响感。这段趟马舞虽没有表现得尽善尽美,舞蹈过于简单,但已取得了较大的戏曲舞蹈舞剧化的成绩。

六场坚持了流畅的运动中造型表现的舞剧手法,而又特别运用了“扑虎”蹿上山峰高台接“后桥”、顺势滑下山坡的高难度技巧组合,表现木兰见盛华牺牲后的悲痛欲绝的心情,这些技巧在戏曲中均有所见,但剧中结合戏剧情感与音乐节韵而舞剧化了。另外在结尾处木兰打翻敌酋,双足踏于仰跪的敌酋身上的动作组合造型,表现了木兰胜利的激情交织着内心的隐恨,从人物内心情感出发,巧借壁画形象对戏曲舞蹈给予了舞剧化的发展和补充。

民族舞剧《木兰飘香》在戏曲舞蹈舞剧化方面的经验,对民族舞剧的发展有普遍的意义,是可以借鉴的。还需再努力做到:

首先,需要认真探索研究其基本规律。

戏曲舞蹈舞剧化的方法将是多样的。常见的有各种“杂交法”。有的用民族民间舞,有的用芭蕾、现代舞,或以其他各种舞蹈与戏曲舞蹈杂交。有些杂交的动作融合较好,对舞蹈语汇的丰富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可也有些只是以简单的相加代替创造性的结合,不但没有起到优生作用,反而失之于杂。杂交是方法的一种,但并不是解决戏曲舞蹈舞剧化的根本方法。从舞剧艺术的规律来看,戏曲舞蹈舞剧化也应从舞剧的戏剧、音乐、舞台美术、舞蹈“四合一”的基本规律来从整体进行统一考虑。也就是戏曲舞蹈的剧化、乐化、舞美化、舞化合成一个舞剧化。

各国各时期的舞剧艺术家们都在不断探索着舞剧的艺术规律。最初的舞剧只是简单的舞“动化”,后来舞“剧化”了。又从舞“剧化”趋向舞“乐化"。它强调表现音乐,与其说是舞剧不如称为“舞乐”更为贴切,当然它仍是舞剧的一种样式。这种舞乐性质的舞剧在否定舞剧的戏剧性的同时,却为舞剧艺术更加舞剧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方法,有其科学性和深远意义,它借用音乐作曲法,如主题、变奏、对位、和声、复调等方法组合舞蹈语言,并以交响乐的手法发展舞蹈的形式,对戏曲舞蹈舞剧化不是也很有借鉴的价值吗?戏曲舞蹈舞剧化一定要与舞剧的音乐密切结合。戏曲舞蹈舞剧化、乐化、舞美化是必须的,但最根本的还是舞化。以舞蹈艺术的规律与发展逻辑,改变戏曲舞蹈原有的形式感与程式性,除了规范化的节奏性和连续的动态造型表现等方法,还要有一整套基于戏曲舞蹈而发展创造出的舞蹈的程式与形式。它可以运用变形、变态;改变组合顺序,改变其节奏;在动作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延伸与压缩,使其具有舞蹈的韵律感;运用多种形式规律,如重复、复合、均衡、对比等等,组合创造出由戏曲舞蹈发展形成的舞蹈语汇系统。还应以戏曲舞蹈动作为素材,借鉴戏曲舞蹈组合的规律与方法,创造发展舞剧的独舞、双人舞、多人舞、群舞等舞蹈形式。

舞剧的发展与舞台美术、舞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密不可分。舞台的景、光、色是舞剧和舞剧中的舞蹈结构上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为舞剧创造了诗意与画境。戏曲舞蹈有它的优点,服饰道具皆可入舞,在动作中舞出景境,但在舞剧中如不注意与舞台美术的结合,将会格格不入。因此,需要根据舞剧的舞台美术与技术进行适当的改变,使其与舞台美术设计的景、光、色等密切结合,并充分利用先进的舞台技术发展舞蹈,使美术与技术,艺术与科学紧密结合。如《木兰飘香》六场战斗中用了频闪灯的技术,就大大加强了舞蹈的战斗气氛。这也是戏曲舞蹈舞美化的一个实例。“四化合一”是它的基本要求和规律。

其次,戏曲舞蹈舞剧化迫切需要解决双人舞、独舞的形式问题。

戏曲舞蹈与舞剧中的舞蹈有一个基本区别:戏曲舞蹈多保有生活的痕迹,它是在生活基础上的夸张,是生活的舞蹈化;而舞剧中的舞蹈虽也源于生活,但因它纯以动作表达情意,不似戏曲舞蹈有曲有词、戏文相辅相成,它经过高度提炼加工,动作程式已距生活较远,因此,戏曲舞蹈进入舞剧,必须适应舞剧中舞蹈的大幅度与连续性以至抽象化的要求。《木兰飘香》第五场的双人舞,在戏曲舞蹈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但尚未看出较为明确的舞剧双人舞的发展观念,双人舞的形式感还不够鲜明。第二场木兰剑的独舞有一定的形式感,但还不够新颖,没有大的突破性的发展。三场趟马的双人舞形式感颇为鲜明,有较大的突破,较为难得,不过这只是双人舞的一种,而很重要的抒发人物内心情感的抒情性双人舞和揭示戏剧冲突的戏剧性双人舞的完整形式的创作,尚需多加实践大力研究解决。从戏曲舞蹈的内涵中发现和发展舞剧双人舞与独舞的规律与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双人舞、独舞的形式问题是戏曲舞蹈舞剧化以及民族舞剧发展绕不过的必由之途,必须加以尽快解决。

再次,还需认真解决武打的舞剧化问题。

武打是戏曲舞蹈的精华部分,舞剧中也往往离不开武打。许多戏曲武打来源于武术。武术进入了电影,被电影化并形成拥有大量观众的武打片种。戏曲的打把子、武术的对打、电影的武打都以其惊险、紧凑、壮观、炽烈、美妙、幽默及高度技巧性,强烈地吸引着观众,又各有其本门专业的特色。舞剧和舞蹈中有不少战斗场面处理得有其独特精彩之处,但不少对打段落往往逊色于戏曲和武术。究其原因,一是向戏曲、武术学习不够,再就是创造性不足,还没有比较鲜明的舞剧的舞打形式。舞剧《木兰飘香》共七场,其中五场有各种性质的武打场面,编导在武打的舞剧化上有一些想法,如加强武打的舞蹈节奏性和音乐感,运用现代舞台技术造成激战场面的幻觉等等,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鲜明的舞剧式武打形式的创造,还需再下一番功夫。

最后,需深入学习戏曲舞蹈,认真研究它的本质规律。

戏曲舞蹈源流丰富,应该成为相当多的民族舞剧主要的舞蹈发展基础,有相当的编导演员和理论工作者以比较多的精力,从事这方面的实践与本质规律的研究。

舞剧《木兰飘香》的编导有较为深厚的戏曲舞蹈基础,演员对戏曲舞蹈的风格韵味有较好的掌握,这是《木兰飘香》成功的原因之一。希望广大舞蹈爱好者能继续在民族舞剧的舞剧化方面精心研究提高,使《木兰飘香》真正成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中国民族舞剧的保留剧目,并再次在国内国际舞台上呈现。

猜你喜欢

品析舞剧
浅谈舞剧编导创作中的新颖与独特
百科全书舞剧
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意品析能力
舞剧《瑞鹤图》剧照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
浅谈散文意境的品析
运用“读、品、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品析人物语言,感受美好情感——《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舞剧《红高梁》——一种对于生命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