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颈部淋巴结分布及超声声像图特征

2015-12-04韦亚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桥本弥漫性甲状腺炎

李 潜,韦亚楠,王 雁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科 郑州450008

△男,1981年1月生,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超声诊断,E-mail:liqianwyy@163.com

颈部Ⅳ区、Ⅵ区淋巴结肿大多见于与恶性肿瘤转移相关的报道[1]。作者对227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颈部淋巴结分布及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桥本甲状腺炎组:2007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227例,男29例,女198例,年龄14~74(44.9±12.5)岁。入组条件:实验室检查TPoAb 和TGAb 升高或任意一项升高,或经病理证实为桥本甲状腺炎;超声声像图表现呈弥漫性病变,伴或不伴甲状腺结节存在;甲状腺癌患者除外。对照组:同期就诊的非桥本甲状腺炎患者150例,其中男31例,女119例,年龄22~61(49.6 ±13.0)岁。入组条件:超声声像图表现呈弥漫性病变,伴或不伴甲状腺结节;实验室检查TPoAb 和TGAb 正常;临床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24例)或亚急性甲状腺炎(26例)。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飞利浦IU-22、GE Logiq 7 或Logiq E9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宽频线阵探头,探头频率5~12 Hz。患者取仰卧位,头后仰以充分暴露颈部。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甲状腺及双侧颈部淋巴结,记录颈部淋巴结的分布区域和大小、形态、回声、淋巴门结构及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特征等。淋巴结标本病理切片采用HE 染色。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 处理数据。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不同部位颈部淋巴结检出率,检验水准α=0.05。

1.4 结果

1.4.1 2组患者不同部位颈部淋巴结检出率比较见表1。由表1 可知,桥本甲状腺炎组颈部Ⅳ区、Ⅵ区淋巴结检出率高于对照组。

表1 2组患者不同部位颈部淋巴结检出率比较例(%)

1.4.2 桥本甲状腺炎组Ⅳ区、Ⅵ区淋巴结的超声表现和HE 染色结果 典型图片见图1、2。桥本甲状腺炎组患者颈部Ⅳ区、Ⅵ区淋巴结超声声像图特征:纵横比值减小,形态饱满,实质回声减低,髓质及淋巴门回声消失。93%的患者Ⅳ区和Ⅵ区双侧淋巴结呈对称分布。见表2。

图1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Ⅵ区淋巴结超声声像图

图2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Ⅵ区淋巴结HE 染色结果(×10)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髓索、髓窦结构消失。

表2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颈部Ⅳ区、Ⅵ区淋巴结超声声像图表现

2 讨论

桥本甲状腺炎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以自身甲状腺组织为抗原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炎症。典型的桥本甲状腺炎超声表现为弥漫性对称性增大,部分峡部增厚,腺体内呈现散在、大小不一、不规整低回声或网状回声[2],但当腺体内出现单发或多发结节性病变时,声像图特征则多变且不典型,如注意力集中于共存结节,则容易误诊。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常伴有颈部Ⅳ区、Ⅵ区淋巴结增大、回声异常改变。该研究旨在探讨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颈部淋巴结分布及超声声像图特征。

甲状腺的淋巴结引流大体分为3 条途径[3-4]:甲状腺上部的淋巴注入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甲状腺中、上部淋巴可以注入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喉前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甲状腺下部的淋巴回流直接注入颈内静脉下组淋巴结或气管旁淋巴结,或直接汇入胸导管。按照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会制定的颈部淋巴结分区方法[5-6],甲状腺的淋巴回流至颈部Ⅱ区、Ⅲ区、Ⅳ区、Ⅵ区淋巴结,主要是Ⅳ区和Ⅵ区淋巴结。在该研究中,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颈部Ⅳ区、Ⅵ区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47.6%和71.4%,高于对照组;而2组患者颈部Ⅱ、Ⅲ区淋巴结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说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颈部淋巴结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且桥本甲状腺炎组处于Ⅳ区、Ⅵ区的淋巴结明显增多。

颈部正常淋巴结的超声表现为椭圆形,皮质呈稍低均匀回声,髓质位于中央与淋巴门相延续,回声高于皮质,二者回声分界清晰。该研究中,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颈部Ⅳ区、Ⅵ区淋巴结超声表现为纵横比值减小、形态饱满、实质回声减低,多数髓质-淋巴门回声消失。这是由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内淋巴细胞浸润、血中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存在刺激了甲状腺周围的淋巴系统,使得甲状腺引流淋巴结过度增生[7]。病理结果显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颈部Ⅳ区、Ⅵ区淋巴结镜下表现为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皮质层淋巴小结增多,见生发中心,髓索内淋巴细胞增多,与超声声像图上呈现髓质-淋巴门回声消失、均一低回声改变一致。

综上所述,对于甲状腺实质呈弥漫性回声改变者,颈部Ⅳ、Ⅵ区淋巴结的分布及其声像图表现有助于诊断是否为桥本甲状腺炎。

[1]郑炳行.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的转移方式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5):585

[2]潘高云,夏建克,李选峰,等.超声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78例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21(4):274

[3]屠规益,唐平章,徐震纲.颈淋巴结转移癌临床:经典与现代理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4]詹维伟.内分泌疾病超声诊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5]Robbins KT,Medina JE,Wolfe GT,et al.Standardizing neck dissection terminology.Official report of the Academy's Committee for Head and Neck Surgery and Oncology[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1,117(6):601

[6]Robbins KT,Clayman G,Levine PA,et al.Neck dissection classification update:revisions proposed by the American Head and Neck Society and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2,128(7):751

[7]徐康荣.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诊断[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1):1046

猜你喜欢

桥本弥漫性甲状腺炎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维生素D受体基因Bg1I、Cdx-2位点多态性与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相关性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六个问答助你了解桥本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弥漫性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与分析
B型超声对中老年脂肪肝诊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