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壮族传统文化的存续与变迁

2015-12-01蒋平

广西民族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变迁改革开放

【摘要】壮族是中国南方的土著民族,具有独特的形成发展机制,形成了绚丽多姿而又独具魅力的民族传统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壮族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特别是传统文化深层结构中诸方面内容依然在壮族儿女的血脉延续中口耳相传,让人不由自主地蹈袭。另一方面,社会的急剧转型深刻地改变了壮族传统文化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既加速了壮族传统文化的解体与消散,又促进了壮族传统文化的调整与重构。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推动着壮族儿女创新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使其达到新的形态。

【关键词】改革开放;壮族传统文化;存续;变迁

【作者】蒋平,广西百色学院政治与法律系副教授,博士。广西百色,533000

【中图分类号】 C95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5)05-0099-007

THE INHERITANCE AND CHANGE OF THE ZHUANG

TRADITIONAL CULTURE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Jiang Ping

Abstract: As the aboriginal peoples in southern China, Zhuang nationality has its own peculiar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mechanism so as to the formation of glamorous and unique traditional culture.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arts of traditional cultures of the Zhuang, especially the contents of inner structure are inherited unbidden through speaking and listening among its offspr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rapid social transformation has been profoundly changing the economic basis tha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Zhuang depends for existence. Not only it accelerate the breakup and disappear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it also encourage the adjustment and reconfigu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in the age of development promotes continuously the Zhuang's sons and daughters to innovate and develop its own traditional culture, creating new cultural forms and styles as a result

Key Words: reform and opening up; Zhua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change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农业人口占比为82%以上,整体上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家。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们党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前30年的经验与教训,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步入全面工业化的阶段,快速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迈进了新的时代。“在这新的时代,无论是城乡关系,还是工业化、都市化,都有着它们的新的历史特征。……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国家已经经历了相当长的社会变化,我们面对的社会,也不能简单用‘乡土中国来概括了。”[1]279在社会大变革的历史进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利益关系、思想观念及价值体系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与变迁。

壮族是中国南方的土著民族,是中国民族大家庭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壮族人口达1700多万,主要居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还有一部分居住在云南、贵州、湖南及广东省。壮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悠久的岁月长河中,勤劳朴实的壮族儿女创造出绚丽多姿而又独具魅力的民族传统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在波澜壮阔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在浩浩荡荡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大潮裹挟之下,壮族传统文化在延续,在解体,在消散,在调整,也在重构。在这里,笔者立足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的调查,尝试对改革开放以来壮族传统文化的存续与变迁情况进行简要描绘。

一、壮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

我国民族学者在对壮族的形成发展及其族群结构的演变历程进行深入考证之后取得共识:壮族由百越民族集团中的西瓯、骆越发展而来。西瓯、骆越先民在历史变迁中经过迁居、分化、合流,逐渐形成了今日以布壮、布依、布土、布侬、布傣(岱)为自称的壮族主体族群。学者梁敏[2]和黄世杰[3]从壮族的自称入手,揭示了壮族的族群结构及不同壮族族群的生成机制,这里以表格的形式将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

自称主要居住地分布生成机制在壮族总

人口中占比

布壮

主要分布在桂中红水河、龙江流域和桂北融江流域一带,具体包括广西的宜州、南丹、都安、罗城、来宾、忻城、柳城、柳江、鹿寨、象州、武宣、贵港、马山、武鸣、上林、宾阳、横县、融安、永福、阳朔、临桂、平乐、恭城、荔浦、龙胜、三江、融水等市县;广东的连山、怀集县;云南的富宁、马关、广南等县也有零星分布。

以语言为例。语言和语言现象是人们理解世界的媒介,人们在语言表达和语言交往中参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表达思维、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以及化解矛盾和冲突。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6]525,“是人类生活经验的历史声音”[7]10,贮藏着历史、传统、知识与经验。因而,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它积极参与民族的一切精神活动,能最直接地形成民族强大而持久的内聚力和排他力,构成民族共同体的主要特征。[8]时至今日,在壮族聚居地区,乡镇、乡村生产生活中的语言主要是壮语方言;外来人口较少的县城,人们的日常交往交流基本上使用壮语方言;即便是地级市,在街巷弄堂、菜市酒肆,甚至在单位里,来自同一族群的壮族同胞之间也常操持壮语方言交流。在壮语方言的表达和交往中,贮藏于壮语之中的历史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民族性格、民族习俗、民族价值观等内容走向现实化、具体化,实现了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再以传统节日为例。传统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精粹,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她蕴含了物质、精神、情感、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文化元素,是民族文化认同、情感维系和历史延续的重要纽带。长期以来,壮族不同族群居住区形成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节日,如蛙婆节、陇峒节、三月三歌圩节、牛魂节、莫一大王节、中元节等。同时,在与各民族的交融中,壮族也流行一些各民族共有并加入自身民族元素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节等。壮族通常将过节称为“吃节”[9]68,家家户户在过节期间购买酒肉,杀鸡宰鸭,以糯米、黄豆和猪肉制作各类特色食品,在祭祀天地神灵、社公社母或祖先后欢聚一堂享受劳动的果实和合家团圆的幸福。在欢度节日期间,壮族还经常举行一系列民族娱乐活动,男女老少共同参加,自得其乐。如每年农历三月三歌节期间,壮族男女盛装打扮汇集于歌圩对唱山歌,以歌交友,以歌传情。除唱山歌外,三月三还举行诸如抢花炮、打铜鼓、演壮戏、舞龙舞狮、打扁担、唱采茶等一系列文娱活动。在一年又一年的节日庆祝中,壮族民众沉浸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反复重温、体验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理解、接受传统文化,从而使传统文化得到延续和强化。正是鉴于传统节日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2014年初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政府经过认真研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和提案,决定自2014年始将“三月三”确定为广西民族传统节日并放假两天。这非常有利于继承和弘扬壮族传统文化。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近年来,壮族地区日益重视传统文化遗产的挖掘、收集、整理和保护,在各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取得卓越的成效。如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政府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方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越来越多的壮族传统文化被列入区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已经有“布洛陀”“刘三姐歌谣”“壮剧”“壮族百鸟衣故事”等10多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级党政部门还大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壮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主要依托壮族乡村独特、丰富的民族风情、人文景观、田园风光建立文化产业,打造壮族文化品牌,形成一系列具有浓郁壮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剧场和旅游艺术节。如以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为核心工程的中国·漓江山水剧场、百色市田阳县的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南宁市邕宁区的壮族八音文化艺术节、百色市田林县的中国壮剧文化艺术节、河池各县举办的铜鼓山歌艺术节、来宾市合山市的龙王壮族民俗文化艺术节、崇左市龙州县的天琴文化艺术节等民间文化产业。这些文化产业活动成功展示了壮族传统文化风情,让民族风情、人文景观与自然风情完美地结合起来,令人赏心悦目,既传递和传承了壮族传统文化知识与精神,又能让壮族新生代认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对民族文化产生自豪感,并在族群记忆中辨识、认同自己的民族身份。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和领导下,各高校、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的诸多学者,以及民间的有识之士自觉主动地挖掘、收集、整理、保护和弘扬壮族传统文化。以黄现璠、黄增庆、张声震、农冠品、梁庭望、粟冠昌、潘其旭、岑贤安、覃乃昌、覃彩銮、覃圣敏、黄桂秋、黄润柏等为代表的学者积极开展壮学研究,他们全面考察、探究壮族社会和壮族文化的形成、发展、变迁,研究壮族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和发展规律,探索新时期壮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壮学研究深入开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广西壮学学会的成立,壮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10]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学者们系统收集、整理与壮族传统文化有关的历史、语言、文学、艺术、习俗、信仰、仪式及器物等,调查考证壮族的别称、地名、歌圩、史诗、传说、古歌、经书及葬制等,翻译、整理民族古籍。学者们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著作、举办学术会议、提供政策建议、开办壮学网站等方式传播、弘扬壮族传统文化,有力促进了壮族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壮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

三、壮族传统文化的变迁:解体与消散、调整与重构

在农业社会时代,壮族就不断与别的民族进行物质交往与文化交流,文化的形态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壮族与汉族的交往和交流中,汉文化逐步对壮族社会实现了结构性的楔入和浸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壮族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网络和文化环境被深刻地改变了。在此背景下,壮族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与传统稻作生产紧密联系的文化内容渐行渐远。譬如,市场经济既作为一种经济力量改变了壮族地区的经济面貌和社会结构,又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改变了壮族传统文化结构,它弱化了传统的农本观念,减弱了传统文化的代际传递能力,加速了传统文化的流失;同时又为壮族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持、发展和创新。[11]而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大量壮族青壮年农民流向城镇谋生,要么成功转变为城镇居民,要么候鸟式迁徙务工,这使得壮族乡村人口逐年下降,传统稻作农业趋向空心化。大量青壮年农民的外出使壮族乡村文化传统受到了冲击:老人地位下降,女性地位上升;乡村生活群体弱势化,互助范围缩小,传统养老模式面临挑战;乡村群体文化活动减少,传统文化面临传承危机。[12]频繁的流动使外出务工的壮族农民失去了传统文化活动的环境条件,加深了壮族农民摆脱传统文化的心理倾向;同时,现代城镇文化整合了进城农民,并逐渐向壮族乡村传播,在压缩壮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的同时,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新。[13]总之,社会的急剧转型既加速了壮族传统文化的解体与消散,又促进了壮族传统文化的调整与重构。

在新时期,壮族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与交流全面深化和拓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圈子越来越大,面临的文化环境日益复杂。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制度、新风尚对壮族传统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深刻地改变了壮族传统文化的内容结构与形式,其表层结构的物质文化和过渡层结构的精神文化中的许多内容,甚至深层结构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被遗忘和废弃,走向解体、消散。如传统的织染、冶炼和铸造技术和方法基本上被废弃;衣饰习俗上,除了少部分偏远地方,已基本与汉族无异;传统大家庭向小型家庭方向发展,原有的宗族组织影响力隐退,家庭伦理观念发生改变,等等。与此同时,另一些壮族传统文化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元素,不断丰富和更新。如传统稻作、畜牧、养殖、林业园艺受到现代科学的改造,不断引进新技术,实现了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和生产程序的更新,并创造、引进了新的品种;山歌在新时期引入了党的方针、政策、法规等新内容,在表现形式上结合了多媒体技术、舞台艺术;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现代商品观念、交换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效益观念等成为壮族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他诸如语言、社会组织和制度、伦理道德、节日习俗等都有了新的发展形态和特征。

同样以语言为例。正如此前指出,只有在壮族聚居区,人们仍然能在日常壮语方言的表达和交往中体验贮藏于其中的传统文化。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一些壮族民众逐渐远离或失去了壮语方言的文化环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种是远离壮族聚居区从事候鸟式迁徙务工的农民,这些农民在陌生之地谋生期间,如果周围没有讲壮语方言的乡亲,就只能在与乡亲通电话之时,在自言自语之际,或在睡梦中感受到乡音。只有返回到家乡,他们才能重温乡情,惬意地听闻乡音、口吐乡音;一种是远离壮族聚居区的第一代城镇壮族居民,这些居民离开了原来的语言文化环境,尽管仍然听得懂、说得出壮语方言,但已慢慢将其文化背景淡忘。当然,如果夫妻都是壮族,其家庭生活中使用壮语的频次仍会比较高,这种淡忘就会在其下一代实现;还有一种则是远离壮族聚居区的壮族新生代,这些新生代已经脱离壮族传统文化环境,除了家庭生活中还偶尔能感受到壮语方言,他们在社会交往、学校生活中已经失去了壮语方言的文化环境,也即失去了体验和经历壮族传统文化生活的环境。

再以节日文化为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一些壮族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不能适应时代变迁,逐渐在传承过程中被淘汰;还有一些传统节日不断加入现代生活元素,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调整。基于传统文化的自然新陈代谢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壮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消失加快,许多具有重要传统文化价值的节日范围缩小而只存在于偏僻的乡村,或只存在于老一辈的记忆里,或留存于文献资料中。[9]70许多原来每月一过的传统节日已经不过,即使是三月三歌圩节、中元节等大节日的规模也在变小。许多在外地谋生、工作的年轻一代基于经济的考虑与时间的限制,不能返家参与节日活动。如举办三月三歌圩节的区域在20世纪60年代前有数百处之多,遍布壮族地区,到了90年代不足100处;蛙婆节20世纪50年代曾广泛流行于红水河流域的东兰、天峨、凤山、南丹、巴马等地,到了7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蛙婆节呈萎缩趋势,举办节日活动的范围和地点急剧减少。[9]70那些仍然流传的节日,如中国·漓江山水剧场《印象·刘三姐》、百色市田阳县的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南宁市邕宁区的壮族八音文化艺术节、百色市田林县的中国壮剧文化艺术节则吸收了大量新的音乐元素和商业文化气息,使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舞台和音乐艺术以及旅游文化完美结合起来,显得活泼、生动、现代化。

四、一直在路上:在变与不变的协奏曲中建构壮族新文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运动与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的存在方式;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人们通过物质相对静止来确定其形态和性质,从而认识、区别和利用不同质的事物。对壮族文化而言,变(运动)是永恒,不变(静止)是暂时的稳定状态。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近现代社会,壮族的社会形态和文化结构一直在演进。同时,在每个特定的社会形态中,壮族文化又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如前所述,产生、形成于旧时期的壮族传统文化既有大量优点,又有许多局限性。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必然要求壮族传统文化随之变革、调整、重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各方面的事业取得巨大成就,这为建构壮族新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壮族地区的党政部门、文化事业机构、社会团体及有识之士应该抓住良机,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和资源,进一补加强壮族传统文化遗产的挖掘、收集、整理、保护和开发,推动壮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壮族地区要在建构壮族新文化的过程中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这里简要列举三个建议:第一,要积极审视传统文化,反思文化变革进程,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处理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处理好文化引进与文化输出的关系。第二,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要一致努力,不断增强壮族的文化自觉意识,提升壮族的文化创新能力。党政部门要健全和完善政策法规,鼓励吸引市场、社会力量参与壮族传统文化遗产的整理、保护和开发,实现保护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双赢,激发传统文化保护的热情,提升文化创新的动力,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第三,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舞台和音乐艺术在壮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利用现代影音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电子数据存储技术去记录、保存、出版、传播壮族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存续能力。同时,将现代影音技术、舞台和音乐艺术与壮族传统文化元素结合,创新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提升壮族新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5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1

[2]梁敏论西瓯骆越的地理位置及壮族的形成[J]民族研究,1996(3)

[3]黄世杰壮族族群结构若干问题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4]梁庭望壮族文化概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5]廖明君壮族自然崇拜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6][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7]李泽厚历史本体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8]刘宝俊语言与民族情感[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9]覃彩銮壮族节日文化的重构与创新[J]广西民族研究,2012(4)

[10]覃乃昌20世纪的壮学研究(上、下)[J]广西民族研究,2001(4)、2002(1)

[11]吴国阳,吴德群市场经济对壮族民间文化变迁的影响[J]广西民族研究,2013(3)

[12]黄润柏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壮族乡村文化的影响——以广西板隆村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8(4)

[13]吴德群城市化对壮族民间文化变迁的影响[J]广西民族研究,2014(1)

﹝责任编辑:黄润柏﹞

猜你喜欢

变迁改革开放
数字解读 DIY世界的精彩变迁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大事记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将改革进行到底
变迁
Destination Chinat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