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

2015-11-29谢丽敏磁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河北邯郸056500

关键词:肿瘤科西医肺癌

谢丽敏(磁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河北 邯郸 0565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

谢丽敏
(磁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河北 邯郸 056500)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12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肺癌患者21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07例和对照组106例,对照组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临床症候,给予西医治疗,试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64%,高于对照组的5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毒性反应发生率9.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有减毒增效的作用,可作为治疗肺癌较为理想的途径。

肺癌;中西医结合

肺癌[1]全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瘤细胞源于腺体或粘膜。临床较为多见,且死亡率及发病率逐年增高,近些年调查显示肺癌已成为全世界癌症死亡的重要原因,且男性多于女性。病情发展迅速,转移早、病程短,对于放、化疗较为敏感,常伴有播散性[2]病变出现,单纯西医疗效不明显。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肺癌患者,对其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12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肺癌患者21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肺癌诊断与分期标准;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咯血、咳嗽、乏力、胸痛、消瘦等;其中男200例,女13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5.6±1.9)岁;病程22~182天,平均病程(78.9±1.6)天;其中大细胞癌41例,腺癌89例,鳞癌83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07例和对照组10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理分型、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临床症候,给予化疗及氨基酸、维生素、胸腺肽α1等西医治疗。试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具体如下:气滞血瘀型,组方:郁金、薤白各9 g,杏仁、降香、枳壳各10 g,瓜蒌仁、鳖甲各14 g,鱼腥草15 g,当归16 g,赤芍19 g,海藻29 g,生薏苡仁30 g;痰湿壅肺型,组方:杏仁9 g,制南星、川贝各14 g,姜半夏、百合、白术各16 g,党参20 g,茯苓23 g,白花蛇草、生薏苡仁、牡蛎、海藻、龙葵各24 g;阴虚毒热型,组方:贝母、半枝莲各9 g,黄芩10 g,炙鳖甲14 g,蒲公英、玄参各19 g,沙参、生蛤壳各20 g,百合21 g,生薏苡仁、白花蛇草、石斛、生地、鱼腥草各29 g,麦冬30 g;气阴两虚型,组方:五味子、白术、陈皮各14 g,大枣15 g,栝楼、甘草各16 g,当归、熟地黄、黄芪、白芍各19 g,茯苓、人参各21 g。水煎服,1剂/d,分2次服用,连续服用14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病灶全部消失并在4周以上未出现;部分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改善,无新病灶出现;疾病稳定: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新病灶在4周内又出现;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新的病灶又出现,病情极度恶化。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76.64%,高于对照组的5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n(%)]

2.2 毒副反应

试验组轻度恶心、呕吐2例,发热2例,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各3例,毒性反应发生率为9.28%;对照组轻度恶心、呕吐3例,发热4例,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各5例,毒性反应发生率为16.04%。试验组毒性反应发生率为9.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目前环境的日益恶化,肺癌的发病率[3]逐年上升,发现时多处于中晚期,临床多采用放疗、化疗等西医治疗,但疗效较差。肺为开放性器官,外界致癌物质侵入直接对肺造成影响,且目前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影响肺癌预后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精神状态、肿瘤生长部位有很大关系。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手段,本研究表明,中西医可取长补短[4],充分发挥各种治疗方法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作用。中医认为肺癌初期患者症状多表现为痰湿毒蕴[5]、气滞血瘀,中晚期症状多表现为阴虚热结、气阴两虚,因此给予患者中医辩证治疗疗效较好。气滞血瘀型以行气化滞、活血祛瘀为主,痰湿壅肺型以健脾燥湿、行气祛痰为主,阴虚毒热型以解毒消散、养阴清热为主,气阴两虚型以清养肺胃、益气养阴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有减毒增效的作用,可作为治疗肺癌较为理想的途径。

[1] 马敬文,梁立国,杨建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滨州第一人民医院出版社,2014, 29(30):99-101.

[2] 元紫灰,杨宇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探讨[J].湖南临床中医院,2013,39(20):111-112.

[3] 李俊霞,牛莉娟.中西医结合在肿瘤外科的疗效分析[J].北京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59(34):555-556.

[4] 姜文哲,吴紫函,马谢君,等.肺癌患者的化疗毒性分析与研究[J].湖南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59(34):222-223.

[5] 默陆丰,王海涛,李红梅,等.肺癌的中西医结合的探讨价值研究[J].现代临床中西医结合杂志社,2013,38(10): 652-653.

R734.2

B

ISSN.2095-6681.2015.10.006.02

猜你喜欢

肿瘤科西医肺癌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目标教学法在肿瘤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某三甲综合医院肿瘤科持续提高放疗病人双向转诊率的临床经验
肿瘤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