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理念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

2015-11-29段娟武安钢职工总医院内二科河南安阳455004

关键词:循证冠脉综合征

段娟武(安钢职工总医院内二科,河南 安阳 455004)

循证护理理念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

段娟武
(安钢职工总医院内二科,河南 安阳 455004)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理念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42例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循证护理),各121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满意度和术后健康知识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复发知识的认知度,是一项值得广泛应用的护理方法。

循证护理;急性冠脉综合症介入术;疗效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又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又包括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特点为:死亡率高、病情变化快、发病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的研究出具有成功率高、安全、创伤小等优点的技术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即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其促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有效提高了生存率及预后。笔者为了更好的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选取我院心内科患者242例进行研究,为护理学的研究提供有效依据,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2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循证护理)。各121例,其中女108例,男134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56±2.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既往史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饮食、大小便、加压包扎、病情观察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低血压

介入术后发生低血压与出血量及疼痛程度有关系。在手术期间因穿刺技术不够熟练、拔出动脉鞘的方法不正确、局部麻醉效果不好等可以导致肌肉或心脏小血管强烈反射性扩张而导致迷走神经反射性心动过缓,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护理措施:①为保证回心血量和维持血压,拔管同时暂停血管扩张药的使用。②随时备好阿托品、多巴胺等急救药品及器材,在患者出现低血压时及时给药。③拔管时动作轻柔,敏感者可进行局麻。④对患者的生命体征、面色、末梢循环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每15 min测量血压一次,经8次测定稳定后可更改为每小时一次。

1.2.2 心律失常

由于在插管时导管对冠状动脉的反复刺激导致冠状动脉痉挛或造影剂的使用量过大、间隔时间过短在血管内阻滞而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护理措施:①发现恶性心律失常时(如早搏、室颤等)或血压下降到80/50 mmHg以下并出现尿量减少、四肢冰冷等应进行抢救工作。②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术后进CCU时应密切观察其血氧饱和度、心律及血压等。③准备全导心电图观察心绞痛频繁发作的患者。

1.2.3 穿刺点出血及皮下血肿

由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手术时抗凝剂肝素的大量应用导致穿刺点的形成,另外在拔管后护理不规范也会引起术后出血。护理措施:①打喷嚏、咳嗽等需按压穿刺部位避免腹内压力的增加,防止穿刺点出血水肿。②术中要使用规格较小的血管鞘。③术后卧床休息1天,穿刺处要用沙袋压迫,局部可用绷带包扎加压。④介入手术后患者会出现血肿[1],更换敷料时要注意伤口渗血状况,对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要密切关注。

1.3 行介入术标准

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给予直接溶栓,运转介入术。②非ST段抬高型ACS没有高危因素,经过药物治疗后可进行介入术。③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危因素或者Grace评分>140分时需要进行早期的介入干预。④年龄33~80岁。⑤由于心电图、症状改变、心肌血清标志升高而产生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⑥符合前5条标准但家属不接受介入手术的除外。

1.4 评价指标

满意度、术后健康知识达标情况、各种并发症。

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及术后健康知识达标情况比较

对照组满意度为80.99%,实验组95.87%;术后健康知识达标情况为对照组71.07%,实验组为98.3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及术后健康知识达标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在低血压、穿刺点出血及皮下血肿、心律失常、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尿储留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传统护理的弊端逐渐显露,制约了护理学科的发展,因此循证护理被提出[2]。循证护理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护理观念和习惯,促使医护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工作[3]。循证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术后护理的工作中与科研理论成果和临床实际相结合,为护理领域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科学之路,成为现代主要的临床护理趋势。

在本文中,对术后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显示,实验组满意度95.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9%,术后健康知识达标实验组为98.35%高于对照组7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并发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月[4]的结果与本研究相符。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提高术后健康知识,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项值得广泛推广的护理方法。

[1] 杨日耐局,田小园,刘晓波,等.循证护理对经皮冠脉腔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2, 34(1):151-153.

[2] 刘洪珍,梅燕萍,吴 蕾,等.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循证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7):65-66.

[3] 张晓兰,董晓芳.循证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分析[J].护理论著,2012,36(270):287.

[4] 戴 月.循证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9):107-108.

R543

B

ISSN.2095-6681.2015.011.164.02

猜你喜欢

循证冠脉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Chandler综合征1例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考前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