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糖异常与早期预后的关系

2015-11-29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

关键词:高血糖冠脉心肌梗死

李 艳(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糖异常与早期预后的关系

李 艳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糖异常与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且血糖正常患者105例及同期急性冠脉综合征伴高血糖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的早期预后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为:心源性死亡3例,心律失常6例,心力衰竭5例,MACE发生率为13.3%;观察组MACE发生情况为:心源性死亡5例,心律失常15例,心力衰竭16例,MACE发生率为34.3%,观察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33.3%;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41.9%;观察组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伴血糖异常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增加,在治疗中应注意控制其血糖水平。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糖;早期预后;心血管事件

近年来,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研究表明,高血糖是影响住院患者愈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可见,探讨血糖异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愈后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选取了急性冠脉综合征且血糖正常患者105例及同期急性冠脉综合征伴高血糖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的早期预后情况。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且血糖正常患者105例作为对照组,同期急性冠脉综合征伴高血糖患者10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59例,女46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0.4±6.9)岁。观察组男64例,女41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1.1±7.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的纳入标准为:STEMI:有胸痛症状,心电图≥2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 0.1 mV,肌钙蛋白T(TnT)升高。NSTEMI:持续胸痛>20 min,心电图≥2个相邻导联,ST段压低≥0.1 mV和(或)cTnT>0.1ng/mL或心肌酶谱异常。UA:典型的UA症状,心电图≥2个相邻导联,ST段压低≥0.05 mV,心肌坏死标志物连续2次阴性。

1.2 方法

住院期间,对两组患者血糖进行定期测定并记录。对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并每日查心电图,记录患者主要MACE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情况。

1.3 高血糖判定标准

高血糖判定标准为:隔夜空腹8 h以上,于晨起8:00测静脉血浆,血糖水平≥6.1 mmol/L。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早期预后30天内的心源性死亡、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MACE发生情况为:心源性死亡3例,心律失常6例,心力衰竭5例,MACE发生率为13.3%;观察组MACE发生情况为:心源性死亡5例,心律失常15例,心力衰竭16例,MACE发生率为34.3%。观察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30天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35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33.3%;观察组30天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44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41.9%;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多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出血,从而导致严重的心肌缺血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糖可以促进血小板聚集,引起氧化应激反应,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心脏血流供应;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加重缺血性心肌细胞水肿,使缺血性心肌耗氧量不断增加;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引起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肾对钠的吸收,使得心脏负荷加重导致心力衰竭[2]。此外,糖代谢异常还可导致脂质、蛋白质等代谢异常,引起脂蛋白脂酶活性下降,减弱胰岛素对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抑制作用,使得大量的血浆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脏,促使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合成和释放增加。糖代谢异常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还可与多种危险因素相互叠加,而加重病变。

研究表明,高血糖是影响多种疾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具有巨大影响[3]。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时,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对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促进患者的愈后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国外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高血糖患者常采用胰岛素降糖治疗,胰岛素能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减少血小板聚集,同时还能抗氧化、抗感染,改善患者的预后;若胰岛素使用不当,患者则容易出现低血糖,对其预后极为不利[4-5]。在我国,目前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高血糖患者采用的降糖原则为:降糖应该循序渐进,控制血糖水平接近6.1 mmol/L,对不同患者采取个性化降糖治疗,并注意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时调节胰岛素用量[6]。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血糖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早期预后不利,会导致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升高,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对改善其早期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1] 危凤藕,刘 俊,霍新爱.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4):79-83.

[2] 周 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高血糖的研究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4):313-315.

[3] 胡学俊,柯永胜.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进展[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0,31(1):37-41.

[4] 黄 毅,米树华.血糖波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血糖代谢异常患者的影响[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1,30(2):177-180.

[5] 姜海兵,李 岚,李秀芬.等.瑞舒伐他汀和氟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7):50.

[6] 叶益聪,张抒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性期的血糖管理[J].中华内科杂志,2009,48(10):875-878.

R541.4

B

ISSN.2095-6681.2015.011.111.02

猜你喜欢

高血糖冠脉心肌梗死
应激性高血糖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应激性高血糖及急慢性血糖比值对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质量的影响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