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5-11-29李雪涛南阳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河南南阳473000

关键词:孔型房间隔体外循环

李雪涛(南阳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河南 南阳 473000)

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疗效及安全性

李雪涛
(南阳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手术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方面的疗效,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进行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根据房间隔缺损情况进行修补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疗效及手术安全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本组患者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和下腔型房间隔缺损3例,均改为停搏下完成手术。非体外循环组较体外循环不停跳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时间等方面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停跳体外循环下修补房缺是安全可行的,但不停跳组的结果与非体外循环组手术一般情况比较,并无明显优势。

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安全性评价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所有先心病患者总数的12.5%[1]。可引起患者发育迟缓,体力活动受限,对儿童危害较大,但更大的危害多出现在成年以后,如房性心律紊乱、紫绀等。临床治疗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根据缺损情况不同,较小缺损直接缝合,较大缺损进行修补术[2]。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手术是一种心脏不停搏下心内直视手术,对手术患者危险性相对较低。选取我院收治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3~17岁,平均年龄7.3岁。体外循环下,取正中切口27例,右腋下小切口21例。所有患者术前心电图检查显示电轴右偏、右束枝传导阻滞或右室肥厚,患者心前区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诊断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平均缺损25.25 mm。

1.2 方法

采用胸正中切口患者,在气管插管下,建立体外循环,静脉复合麻醉。开胸,阻断上、下腔静脉,心脏空跳下手术。患者取头低位,切开右心房,吸引器头放在右心房,避免伸入左心房。根据房间隔缺损大小、形状以及缺损边缘的组织情况,采用直接缝合18例,自体心包补片修补9例。房间隔缺损修补缝合完毕最后一针打结时嘱麻醉师鼓肺,充分左心房排气,缝合右心房切口并开放上、下腔静脉作右心房排气。

右腋下小切口患者,全麻下患者取左侧卧位。切口选择右侧腋中线3~7肋间切口,长约7 cm,经第4肋间进胸,其余操作同上,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结果

手术证实上腔型14例,中央型27例,下腔型3例,混合型4例;合并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5例,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本组患者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和下腔型房间隔缺损3例,均改为停搏下完成手术。术后患者均治愈出院,心脏杂音消失。

2.2 手术情况

与我院同期非体外循环彩超引导下封堵手术患者31例手术指标对比。见表1。

表1 手术一般情况对比

2.3 满意度比较

结果显示,术后患者满意度为89.6%。见表2。

表2 48例患者对手术满意度情况比较

3 讨 论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房缺,有左向右分流非生理分流途径,早期患儿可无明显症状,但随着患者年龄增长,患者右心及肺循环容量负荷逐渐加重,进而引起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右心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使患者丧失劳动力甚至死亡[3-4]。传统的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手术,患者需要输血,且输血量较大,有人认为该术式手术切口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为探究其具体疗效及其安全性,我院进行了相关研究[5]。

本组48例患者采用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手术,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术中患者由于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和下腔型房间隔缺损3例,均改为停搏下完成手术。手术一般指标显示,与非体外循环组比较,采用体外循环不停跳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时间等方面并无明显优势,患者输血量较大,手术时间明显较长,与非体外循环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房间隔缺损治疗,过去采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虽疗效较好、安全性可行,但其恢复过程缓慢,患者痛苦较重[6]。本组有21例右腋下小切口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疗效相对较优。但随着医疗微创技术的发展,非体外循环彩超引导下封堵手术操作更简单,患者不需输血、不需使用呼吸机,且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较轻,优势明显[7-8]。

综上所述,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手术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方面,疗效、安全性均较好,值得肯定;但是术中、术后指标较差,与微创下非体外循环彩超引导下封堵手术相比,总体优势不明显,建议临床上斟酌选择术式。

[1] 唱 宽,谷天祥,李 峰.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三种术式比较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4,36(4):323-324.

[2] 陈伟民,黄达德.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下行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修补53例[M].中国综合临床,2005,21(7):615-617.

[3] 宋 毅.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3):1082-1083.

[4] 鲍灵发,徐 晓.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12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8):2513-2514.

[5] 李 磊,范祥明,吴永涛,等.右侧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6):554-556.

[6] 何发明,王平凡,梁志强,等.右腋下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3012 例的临床应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0,17(3):247-249.

[7] Shelbourne K D, Brueckmann RR. Rush-pin fiXation of supracondylar and inter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femur.J Bone Joint Surg Am,2010,64(2):161-169.

[8] 何振波,张福维,李东涛,等.右腋下侧切口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 29(3):458-459.

R541

B

ISSN.2095-6681.2015.011.084.02

猜你喜欢

孔型房间隔体外循环
Φ18mm热轧带肋钢筋三切分孔型优化及装备改进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超声心动图在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中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标准》
——体外循环质量控制的基石
孔型对弹簧圆钢成型后表面裂纹的影响分析
心血管外科的发展需要更安全的体外循环
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左心耳封堵术治疗心房颤动合并房间隔局部增厚1例
热轧棒材孔型设计探究
建立我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规范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