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分析

2015-11-29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上海200025

关键词:降压药心血管病心血管

李 静(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上海 200025)

心血管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分析

李 静
(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上海 200025)

目的 分析心血管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月某医院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使用心血管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心血管药物不良反应的主发人群是60岁以上的患者,占总人数的65.2%。使用降压药而出现不良反应的占39.0%,使用血管扩张药而出现不良反应的占22.0%。结论 老年患者心血管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主要是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较高,所以要重点监测老年患者。而心血管药物不良反应种类构成比最高的药物为降压药。所以在临床心血管防治方面,要加强对心血管药物的合理使用,同时还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多方面、多角度预防心血管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心血管药物;不良反应;防治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对于服用药物后可能带来的毒性和不良反应越来越重视,医学界同样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因为在影响患者安全方面,药物不良反应已经成为重要因素之一[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患者占总住院人数的5%~10%,美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导致病情恶化的患者达到200万,其中死亡的人数有10.6万,在英格兰0.15%的患者因为药物不良反应死亡。近些年来药物不良反应对我国患者的影响也越来越大[2]。针对上述情况,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心血管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效果,选取某医院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4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2~83岁,平均年龄(65.33±6.9)岁。

1.2 评价指标

根据《新编药物学》、《心血管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献,归类分析不合理使用心血管系统药物的处方,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生不良反应药品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为统计分析的重点。

2 结 果

2.1 心血管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的关系

统计结果为,心血管药物不良反应的主发人群是60岁以上的患者,占总人数的65.0%,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增高。见表1。

表1 100例患者心血管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变化(n,%)

2.2 心血管药物不良反应的常见药物

使用降压药而出现不良反应39例(39.0%);使用血管扩张药而出现不良反应22例(22.0%),另外还有强心药、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降脂药等西药导致的不良反应。

3 讨 论

3.1 心血管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性别的关系

实验结果显示,心血管药物不良反应的主发人群是60岁以上的患者,占总人数的65.0%,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心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所以老年患者使用心血管药物的频率要比年轻患者多,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也较大。另外,人类步入老年期,身体各项机能都会随之下降,不管是药物代谢能力的衰减,还是排泄功能的减退,都使得老年患者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根据相关文献记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是成年人的2.5倍[3]。而且老年人往往会患有多种疾病,不同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也会产生不良反应。

3.2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的种类

研究显示,心血管药物不良反应种类构成比最高的药物是降压药,这与降压药被广泛使用有关。在以降压药为代表的心血管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主要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等,可能会引发干咳、神经性水肿和皮疹;其次是钙离子拮抗,如硝苯地平等,心血管药物不良反应表现为下肢水肿、头晕、心悸等[4]。

3.3 应对措施

3.3.1 停药要及时

治疗药源性疾病的最根本措施就是及时、正确停药,祛除病因,因为预后与用药时间、发病时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要及时停服致病药物,降低药物的成瘾性,防止药物的毒性蓄积过深,大部分患病较轻的患者都可能自愈。但如果停药不及时、不正确,可能会导致病情继续恶化,甚至会造成死亡。

3.3.2 加强药物毒性的排泄

在治疗一些与剂量相关的药源性疾病时,可以采用加速药物排泄,延缓和减少吸收的方法,具体措施有静脉输液、利尿、导泻、洗胃、催吐、毒物吸附以及血液透析。

3.3.3 使用拮抗药

利用药物的拮抗作用来降低药理活性,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4 结 论

综上所述,心血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患者的年龄相关,年龄越大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比较高,因此要重点监测老年患者。另外在防治方面,加强对临床心血管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对产生不良反应的心血管药物要及时停用,加强药物毒性的排泄,同时可以配合使用一些拮抗药,还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多方面、多角度预防心血管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1] 杨文锋.心血管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07:16-18.

[2] 李少波.心血管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J].海南医学, 2011,03:14-19.

[3] 冯变玲.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心脑血管用药ADR关联模型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2.

[4] 刘华珍,罗 群,姚小军.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的临床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06:172-173.

R97

B

ISSN.2095-6681.2015.011.081.02

猜你喜欢

降压药心血管病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降压药漏服了,怎么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降压药您吃对了吗
茶可用来开发降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