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2015-11-29兰兴敏元氏县医院心内科河北石家庄051130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性西医

兰兴敏(元氏县医院心内科,河北 石家庄 051130)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兰兴敏
(元氏县医院心内科,河北 石家庄 05113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42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13例与对照组212例。试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71.2%,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的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SV、EF、CO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纯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复脉汤辨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改善超声心动图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心肌炎;病毒性;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嗜心性病毒感染而引发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1],在心血管内科十分常见。目前临床研究尚未发现有效防治该病的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2]。本次研究采用益气复脉汤与常规西药结合治疗部分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42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根据病毒性心肌炎相关诊断标准确诊。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胸闷不适、心悸、气短、浑身无力等临床症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13例与对照组212例。试验组男113例,女100例;年龄27~56岁,平均年龄(34.1±2.6)岁;病程4~16天,平均病程(7.6±1.1)天。对照组男113例,女99例;年龄27~6岁,平均年龄(34.5±2.7)岁;病程4~16天,平均病程(7.8±1.3)天。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试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

1.2.1 中医疗法

给予患者益气复脉汤治疗,药方组成:丹参15 g、黄芪30 g、太子参25 g、苦参15 g、麦冬15 g、赤芍15 g、炙甘草15 g、川芎15 g、五味子15 g、生地黄15 g、红花15 g;腰膝酸软、头晕者加知母、龟板;五心烦热、失眠者加天冬、玄参、黄连;胸痛严重者加三七、没药、乳香、土鳖虫。

1.2.2 西医疗法

口服维生素E100 mg,3次/d,辅酶Q10 mg,3次/d;能量合剂:维生素C 2.5 g、三磷酸腺苷40 mg、辅酶A100 U+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1次/d;极化液:胰岛素8 U、10%氯化钾10 mL+10%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1次/d。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基本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好转,动态心电图监测期间,心动过速抑制为70%~90%,收缩减少量为60%~80%;无效:治疗后,患者未达到显效、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8.0处理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71.2%,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n(%)]

2.2 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

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的SV、EF、CO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SV、EF、CO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R542.2

B

ISSN.2095-6681.2015.011.059.02

猜你喜欢

心肌炎病毒性西医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56例重症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
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