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联合PCI治疗与直接PCI治疗的疗效比较

2015-11-29江忠放陈恩友

关键词:溶栓心肌梗死静脉

江忠放,陈恩友

(安徽省六安市立医院心血管科,安徽 六安 237000)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联合PCI治疗与直接PCI治疗的疗效比较

江忠放,陈恩友

(安徽省六安市立医院心血管科,安徽 六安 237000)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介入联合治疗和直接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直接介入治疗,研究组给予静脉溶栓后介入治疗,各15例。剖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优劣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胸痛、心电图ST段下移、血管梗死再通率、支架植入成功率、30天内死亡率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00、16.28、40.38、30.13、7.20、6.09;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后介入(PIC)联合治疗疗效优于直接PIC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并发症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比较

急性心肌梗塞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类型,主要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血流中断,形成血块或者是血栓,堵塞血管造成部分心肌因缺血而发生坏死,使心脏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急性心肌梗塞起病急,发病快,死亡率较高;据统计,约有30%~50%的患者死于送医的途中[1]。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早期治疗可有效恢复血管的畅通,恢复心肌供氧,缩减梗死范围,对提高临床预后具有意义重大。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式较多,使用频率最高的为PIC治疗以及静脉溶栓治疗,各具优缺点。本文对静脉溶栓治疗后联合PIC治疗以及直接PIC治疗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直接PIC治疗,研究组给予静脉溶栓后介入治疗,各1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61.3±11.6)岁;其中男9例,女6例;病程1~15年,平均病程(8.3±3.4)年;发病时间3~6 h,平均发病时间(3.2±1.1)h;观察组患者年龄38~81岁,平均年龄(62.5±13.2)岁;其中男8例,女7例;病程3~18年,平均病程(9.8±4.5)年;发病时间3~6 h,平均发病时间(3.3±1.2)h。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病程以及发病时间等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①患者主要表现为突发性持续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心率失常;持续性胸痛时间在20 min以上,含服硝酸甘油后无变化。②心电图检查结果示:新出现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动态改变。③发病时间在12 h以内。④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肌钙蛋白升高。⑤以《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在2001年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指南中溶栓治疗禁忌排除不符合病例[2]。

1.3 治疗方式

研究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后联合PIC治疗,15例患者入院后即给予阿司匹林300 mg,口服;氯吡格雷300 mg,口服。然后行静脉溶栓术治疗,给予尿激酶,150×104U~200×104U静滴;溶栓治疗完成后1.5 h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TIMI血流分级确定梗死情况并进行PIC治疗的补救或是药物治疗后再行PIC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直接PIC治疗,15例患者入院后即给予阿司匹林300 mg,口服;氯吡格雷300 mg,口服。然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TIMI血流分级确定梗死情况,直接采用导管PIC方式行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再通术。

1.4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时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通过相关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3]。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 论

心肌梗死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急性期患者病情极不稳定,死亡率较高,急性期死亡人数占心肌梗死总死亡人数的90%以上[4]。急性心肌梗死是因为冠脉突发性堵塞,阻断血流,心肌因为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严重缺血缺氧造成局部组织坏死现象。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关键为:尽早进行完全的、持续的心肌水平及心外膜下血管的血流再灌注。其预后一直是临床高度关注的问题,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此研究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看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胸痛、心电图ST段下移、血管梗死再通率、支架植入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但30天内死亡率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后联合PIC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冠脉梗死再通率,保证支架植入成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及并发症率。静脉溶栓及PIC治疗是临床常用治疗方式。静脉溶栓治疗是传统治疗方式,可有效溶解冠脉血栓,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症状,并对左心室功能具有改善作用。但其对血管再通率约占30%,对于病情的远期预后无明显疗效[5]。PIC治疗属于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新型治疗方式,具有疗效佳、对机体伤害小、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等优点,逐渐在临床开展使用。PIC治疗可有效明确血管梗死部位,恢复其畅通。但其属于有创治疗,对机体存在损伤,故PIC治疗不可替代静脉溶栓治疗;二者可联合使用,互补不足共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显著疗效[6]。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联合PIC治疗疗效优于直接PIC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血管畅通,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率,是临床首选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1] 王 冰.替罗非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4):272.

[2] 朱张国,刘廷筑,李 羚,等.急性心肌梗死易化PCI与直接PCI治疗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3,18(5):457-462.

[3] 林作天.易化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5(12):3240-3241.

[4] 李彦明,程冠昌,洪 岩,等.溶栓后介入疗法和直接介入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690-4692.

[5] 卫海松,王亮亮,高海旺,等.急诊PCI治疗与急诊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NP及心功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1):1925-1927.

[6] 徐兆龙,王高频,徐 昆,等.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QRS波终末变形与直接PCI疗效关系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67-1270.

R542.2+2

A

ISSN.2095-6681.2015.01.073.02

猜你喜欢

溶栓心肌梗死静脉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