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高校竞技体育竞赛训练体制的创新研究①

2015-11-29张剑杰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体育竞赛自治区内蒙古

张剑杰(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内蒙古通辽 028000)

内蒙古高校竞技体育竞赛训练体制的创新研究①

张剑杰
(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 要:该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内蒙古高校竞技体育竞赛训练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依据高校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发展的趋势转变内蒙古现有的“直线性”隶属关系的组织管理体制,协调整合资源,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训练培养体系。该研究试图通过对内蒙古高校竞技体育体制的分析与研究,找出内蒙古高校竞技体育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创新模式,拟为内蒙古高校竞技体育健康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内蒙古高校竞技体育竞赛训练创新

①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内蒙古民族大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NTS——MD201211。

竞技体育源于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竞技体育是国家体育运动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国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1]我国的竞技体育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变革,“举国体制”管理体制推动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1987年4月,国家教委首次确立了51所高水平学生运动员招收的试点学,建设高水平运动队是我国学校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是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2]在教体艺[2005]3号文件中,教育部、国家体育移局共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整合全国体育资源,抓好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开启了“体教结合”之路。[3]大学竞技体育经过20年实践与改革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我国竞技体育改革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竞赛体制阻碍了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与现代竞技体育没有完全的并轨。如何构建大学竞技体育竞赛平台,推动大学竞技体育的未来发展急需解决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内蒙古高校竞技体育体制的分析与研究,找出内蒙古高校竞技体育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创新模式,拟为内蒙古高校竞技体育健康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高校竞技体育的角色定位

高校竞技体育开展总体处于课余训练的一种特殊形式,主体属于业余训练范畴。《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业余训练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业余训练工作,改善业余训练条件,坚持走“体教结合”的道路。[4]高等学校是依据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重要组织机构,是国家实现培养人才基本保证。我国高校竞技体育是利用高校的教育功能和资源优势,加强运动员文化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国家培养优秀的高水平运动员。体育作为一种良好的教育形式,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它所具有的文化意识形态和表现意识形态对于人才培养新价值的形成过程起到综合作用与影响,具有一种培育人的特殊含义。

2 内蒙古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发展现状

2.1高校体育管理组织机构形式

内蒙古省高校竞技体育竞赛开展的政府组织机构主要是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体育局、自治区团委。自治区教育厅体卫艺处是高校具体竞赛组织的主体,自治区大学生体育协会及其单项分会隶属于自治区教育厅体卫艺处。从竞赛规模划分自治区大学生运动会是由教育厅主办,年度单项体育竞赛是由自治区教育厅体卫艺处、大体协举办来完成,多数单项分会没有建立和赋予相关职权。

2.2我区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存在问题

2.2.1组织管理整合与布局不足

内蒙古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属于“直线制”的隶属关系组织结构,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体卫艺处—自治区大学生体育协会—会员学校,是初级权力集中式组织结构形式,通过上下级隶属行政手段和信息指令运行高校体育运动竞赛。这种模式具有管理统一性和管理效率性。由于竞技管理模式的权力过于集中,严重阻碍了高校竞赛多元化发展。

2.2.2竞赛层次分类与分项赛事缺乏

在我区除了少数院校和运动员参加全国大学生体育运动会及单项比赛以外,主要是参加自治区大学生运动会、自治区大学生体育协会单项竞赛和各市赛事的三种比较大型的竞技体育竞赛,几乎没有其他类型的比赛。教育系统竞赛与体育系统竞赛、社会系统竞赛之间的体系缺乏形成有效的融合,促使竞技体育竞赛的类型少和竞赛层次的分类缺乏针对竞赛项目内容、参赛人数、水平组别球趋向多元化化的方向发展等,竞赛时间安排与项目缺乏合理性和确定性。高校自身校内竞赛体制的建设不够完整,缺乏校内组织机构和竞赛的体系。

2.2.3系统协作交流缺乏

系统之间的协作交流能够拓展组员的利用和扩大竞技的竞赛市场。内蒙古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进程中,教育与体育系统之间的协作、教育与团委系统之间的协作、竞赛与社会系统之间协作关系的建立存在严重的不足。训练培养体系中,学校与专业体育之间、学校与专业院校之间的协作交流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影响的高校竞技体育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和竞技水平的提升以及竞赛品牌战略的发展。

3 内蒙古高校竞技体育竞赛管理体系

市场化发展的环境下,高校竞技体育发展也随步向着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大的方向发展。现行高校组织管理模式,纵向管理过于单一和权力集中,横向发展缺乏,影响了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规模和分布的空间。完善内蒙古高校竞技体育管理结构,确立各组织层面的角色定位,依据各管理层面的划分,形成职权的划分和自主决策权。

3.1政府职能的宏观调控与横向协作

政府职能部门从主体的垂直式行政管理转变为宏观上进行监督和协调管理主体。政府职能部门从行政指令的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中退出,宏观调控和明确管理组织和成员的权力和职责,依托垂直式行政管理宏观调控,推行向扁平式管理的方向发展,围绕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提高整体控制管理和发展的绩效水平。

3.2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形式的中观管理职能

行政方法管理是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强调计划统一性的一个显著特点,过于集中限制了高校竞技体育开展赛事的灵活性和应变

性。大学生体育协会作为服务于大学生竞赛活动开展的非营利性体育社团组织,大学生体育行业管理权交给大学生体育协会,使之成为内蒙古高校竞技体育活动的管理主体。

4 内蒙古高校竞技体育训练模式的构建

随着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的不断发展,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战略模式的不断转变,“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逐步走向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成为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式。学校竞技体育成为“体教结合”发展模式的主体。构建科学的训练体系对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和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4.1学训一体化模式

学训矛盾是体教结合竞技体育人才模式下,教育制度与训练制度之间分化所产生。高校传统的体育管理体制缺乏对运动队教育与训练工作的全面管理,难以完成优秀体育人才培养的全面工作。高校竞技体育训练体系缺乏科学管理,科学训练也无法有效地实施。

4.2校专一体化训练模式

专业性体育训练体系具有丰富的经训练验,场地设施的完备性,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较高。学校开展竞技体育训练存在着训练场地设施落后,教练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经验;训练经费不足;运动员之间竞技水平发展不均衡,整体还处在较低的水平线上。借助专业体育训练平台,形成与体育竞技学校、体工队和专业俱乐部合作关系,建立竞技体育人才训练培训基地,建立专业训练的培养和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交流,拓展了运动训练体系的发展和对竞技体育训练的认知。

5 结语

角色定位可以推动对高校竞技体育的认知和观念的革新,是高校竞技体育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是高校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指引器。多层次、多元化高校竞赛训练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国家、社会、学校的资源利用,以适应高校竞赛市场的需求和利于服务高校竞技体育高水平训练的需求。统筹安排,整合竞赛是市场,完善训练体系,转变高校体育竞赛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权利集中式的组织管理模式,形成教育主管部门主导,大学生体育协会、单项分会以及会员学校多方参与,多元化市场化运作的组织管理体制,建立和完事训练体制的管理、交流、协作的平台。

参考文献

[1]侯艳伍.竞技体育的文化价值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2(5):83-86.

[2]刘庆伟,唐建倦.大学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1(4):107-109.

[3] 许玲,于兆杰.高校竞技体育竞赛的研究[J].体育世界,2007(11):8 - 9.

[4]刘海元.构建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目标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95-98.

[5]杨献南,朱永国“.奥运时期”我国体育体制改革动力系统及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4):16-18.

作者简介:张剑杰(1972,3—),男,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球类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a)-0007-02

猜你喜欢

体育竞赛自治区内蒙古
自治区方志办、自治区档案馆工作座谈会召开
内蒙古钢琴教育的“忧”和“思”(上)
走进神奇的汉特-曼西自治区
内蒙古:笼罩在年味中的村庄记忆
闫锡聪
荷花情
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管理现状研究
北京市高校校内体育竞赛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体育竞赛规则的本质主义症候
“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天津市高校校内体育竞赛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