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赫哲族音乐世家吴氏家族的贡献探究

2015-11-28李艳双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艺术系10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22期
关键词:吴氏赫哲族家族

李艳双 (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艺术系 100000)

赫哲族音乐世家吴氏家族的贡献探究

李艳双 (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艺术系 100000)

本文主要对吴氏家族从事音乐活动的四代音乐人物及其音乐贡献进行梳理。介绍了东北第一大萨满吴国祥、演唱“嫁令阔”的第一高手吴汉章,梳理了对赫哲族音乐做出突出贡献的吴福常及其音乐贡献和成就,此外,还对目前活跃在赫哲族音乐艺术界的尤俊丽、吴玉梅和吴奇进行了介绍。

赫哲族;音乐世家;吴氏家族

赫哲族吴世家族主要生活在黑龙江省依兰县、同江市一带,吴氏家族的吴国祥、吴汉章、吴福常、尤俊丽和吴玉梅等人均为赫哲族音乐乃至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赫哲族吴氏家族音乐人士关系谱如图1所示:

图1 吴氏家族音乐人物关系谱

一、东北第一大萨满吴国祥

吴国祥(1966-),赫哲族民间艺术家。在每年春秋两季的节日里,吴国祥会领跳“萨满舞”和“跳鹿神舞”,参加的村民多在几十至一百多人之间,在当地,吴国祥被称为“东北第一大萨满”。据吴家后人介绍,吴家人和村民们经常跟随吴国祥参加这种活动,他们会模仿吴国祥哼唱传统曲调和跳神的舞蹈动作。遗憾的是,吴国祥的萨满歌舞没有视音频资料保存下来,仅有少量照片资料保存在黑龙江赫哲族博物馆。

二、演唱“嫁令阔”第一高手吴汉章

吴汉章(1936-2002),赫哲族民间艺术家,精通萨满神舞,被称为演唱“嫁令阔”第一高手。吴汉章精通赫哲族传统音乐的老调,也能演唱一些新式民歌,其擅长演唱的曲目包括《我的家乡多么美好》。上世纪60年代,吴汉章作为黑龙江少数民族代表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观光团,其间受到毛泽东主席等人的接见。上世纪90年代初,吴汉章在日本的北海道参加了萨满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三、第三代的音乐活动及创作

1.吴福常

吴福常(1959-1999),赫哲族民间艺术家,吴汉章的长子,曾长期在黑龙江省同江市的一些政府机关部门工作,为赫哲族音乐的保存整理及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受家族文化的影响,吴福常少年时期就开始学习和整理本民族的各种特色文化,并向熟悉赫哲族传统音乐的民间艺人学习传统音乐。上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吴福常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和舞蹈作品。他的典型作品《渔鹰舞》,是他在打渔时,看到鱼鹰在水面上飞翔,产生了灵感,在此后的几个月时间里,他仔细观察鱼鹰在水面如何飞翔、如何啄食水中的鱼儿,终于创作出了经典的《渔鹰舞》,该舞蹈动作强劲有力,旋律起伏跌宕。此外,吴福常改编的民族舞蹈《天鹅舞》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吴福常一生创作和改编歌曲近百首,编导和创作的舞蹈曲目达几十部之多,他编写了约五万字的《赫哲族民间舞蹈简介》,成为研究赫哲族民间舞蹈的重要资料。

2.尤俊丽

尤俊丽(1960-),赫哲族民间艺术家,吴福常之妻,具有表演天赋,长期致力于赫哲族音乐文化的研究与实践。受民族文化氛围影响,尤俊丽自幼对歌舞充满浓厚的兴趣,婚后受丈夫吴福常的影响,深入钻研伊玛堪、嫁令阔等。1999年,丈夫吴福常的病逝给她带来了沉痛的打击,但在阵痛之后,她致力于丈夫未完成的事业,将吴福常的作品,如《天鹅舞》等重新搬上舞台。在政府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于发展的倡导下,2010年,尤俊丽在“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上成功表演了《天鹅舞》。作为家族的女性成员,尤俊丽尤其注重赫哲族音乐的传承工作,培养其子吴奇,将“伊玛堪”、“嫁令阔”小调、《渔鹰舞》和萨满舞等传授给吴奇,此外,她还积极培养其孙子吴琨毅在歌舞方面的兴趣,灌输赫哲族传统音乐文化。为了将赫哲族传统音乐发扬光大,她积极与社会音乐机构和高校合作,促进赫哲族音乐的保存整理和继承发展,是活跃在赫哲族民间和黑龙江省音乐界的老艺术家。

3.吴玉梅

吴玉梅(1956-),赫哲族民间舞蹈艺术家,吴国祥之孙女。吴玉梅是黑龙江舞蹈家协会会员和佳木斯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长期致力于挖掘和创新赫哲族传统舞蹈,为赫哲族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吴玉梅曾在街津口赫哲族乡文化站任职,曾担任站长,这位她积极挖掘和发展赫哲族舞蹈艺术提供了契机。上世纪80年代初,,吴玉梅作为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代表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演出,将她组织创作的舞蹈《叉草球》搬上了舞台。1983年,她的舞蹈代表作之一《冬钓》在黑龙江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获得了优秀创作奖,极大地鼓励了她的创作热情。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她编创了舞蹈《开江乐》,该舞蹈在1987年佳木斯首届艺术节上获得了表演奖。此外,她的代表作还有《网滩姑娘》《快乐的渔童》(与吴福常合创)《蒲棒舞》《西特屋克吉哈拉租库》和《巴其兰骨卜舞》等。上世纪90年代,她先后发表论文《漫谈赫哲族民间文学、民间文艺》和《浅谈东北少数民族狩猎舞蹈的风格及特征》,成为研究赫哲族传统舞蹈的重要参考。近年来,吴玉梅尤其关注青少年人才的培养,2009年,她创作的舞蹈《乌可迪神杖》在黑龙江省首届少数民族少儿声乐舞蹈器乐比赛中被评为创作一等奖。

四、赫哲族口弦琴的传承人

吴奇(1988-),吴福常与尤俊丽次子,赫哲族年青艺人,现为黑龙江省同江市民族歌舞团的舞蹈演员,是赫哲族最年轻的口弦琴传承人,2006至2009年,吴奇曾在佳木斯市职业教育学院舞蹈系歌舞班学习舞蹈和声乐。据吴家人介绍,赫哲族吴氏家族的口琴弦有近百年的历史,经代代相传,直至传到吴奇。受家族文化影响,吴奇自幼开始学习包括口弦琴在内的各种赫哲族传统音乐和舞蹈艺术,在母亲尤俊丽的鼓励下,积极钻研“伊玛堪”“嫁令阔”和传统的赫哲族舞蹈。2010年,吴奇曾参加上海世博会演出,赢得广泛赞誉。在声乐方面,吴奇演唱过的作品包括《在路上》和《献给你啊赫哲人的乌日贡》(吴福常创作)等;口弦琴方面,弹奏过《富饶的大河》等;舞蹈方面,参演过《神杖舞》《神鼓舞》《鱼叉舞》等,还参演过父亲吴福常的代表作《渔鹰舞》,还在父亲原创作品的基础上加大了舞蹈的技术难度,加入了新的艺术元素。目前,吴奇已经成为吴氏家族音乐传承的新生代代表人物。

本文主要对吴氏家族中从事音乐活动的四代人进行了介绍和梳理。从吴国祥和吴汉章开始,吴世家族在赫哲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吴玉梅、尤俊丽、吴奇等人发挥其自身作用,在挖掘和传承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同时,积极培养新一代音乐文化传承人,希望将赫哲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1]王锐主编.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民俗与音乐(赫哲族)[M].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8.

[2]张红雁.对黑龙江赫哲族“天鹅舞”的田野采风及思考[J].艺术教育,2007(1).

[3]《赫哲族简史》编写组,《赫哲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赫哲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9.

[4]刘劲松,李丽佳.《赫哲族音乐文化现状及其发展研究》.艺海,2015(1).

李艳双,女,1983年12月生,黑龙江省拜泉县人,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艺术系教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幼儿艺术教育理论。

猜你喜欢

吴氏赫哲族家族
传承赫哲族音乐的几点思考
佳木斯市赫哲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调查探究
轮椅上的好医生,发明“吴氏膏药”
《小偷家族》
王安石用善良赢得真爱
皿字家族
北宋宰相王安石:用善良赢得真爱
赫哲族舞蹈的研究综述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赫哲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