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泾县2次暴雨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2015-11-27徐玲玲周宗圣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7期
关键词:暴雨

徐玲玲++周宗圣

摘要 暴雨是泾县地区主要灾害之一,而6—7月是暴雨的多发季节。暴雨常冲毁水利工程、河脊、道路、农作物,而且极易造成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经济损失十分巨大。通过对环流背景、涡度、散度、水汽通量散度等资料进行简要分析,发现2013年6月30日和2014年7月4—5日泾县2次暴雨发生时虽然有其共同的特点,但仍然有其不同点存在。2013年6月30日暴雨天气是一次范围较窄的的强对流天气,主要是由高空冷平流激发了对流性不稳定能量释放而产生的强降水,2014年7月4—5日梅雨锋锋区附近有较强的暖平流,冷式切变线比较陡直,降水位于低空急流轴左侧,是典型的梅雨形势,因此这次强降水的范围大而广。

关键词 暴雨;环流背景;冷平流;水汽通量散度;过程对比;安徽泾县

中图分类号 P42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258-02

泾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皖南山区,暴雨是泾县地区主要灾害之一,年降雨量1 500 mm左右,汛期降水集中,每年的6—7月是当地暴雨的多发季节;从历史资料看出,近30年来6—7月共发生暴雨的日数为70 d,大暴雨的日数为11 d。灾害性天气的暴雨,常冲毁水利工程、河脊、道路,农田被淹或冲毁农作物,而且极易造成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给泾县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为防范或减少暴雨带来的损失,首先要了解暴雨发生前天气形势的变化,掌握其变化规律,从而在一定的范围减少损失。

1 天气实况

2013年6月30日泾县地区普降大到暴雨,有15个站点为暴雨,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厚岸,为103.4 mm。2014年7月4—5日,全县40个自动雨量站全部达到暴雨标准(图1),13个站点降雨量为50~100 mm,27个站点达到大暴雨过程 ≥100 mm,其中2个站点累计降水量超过200 mm,分别是梅村水库218.7 mm、靠山站215 mm。

这2次暴雨过程特点是自西向东逐渐影响泾县且雨强较大、时间集中,主要强降水时段集中在上午,2013年6月30日降水过程中全县伴有雷暴、大风,10:00—11:00和13:00—14:00,其中厚岸10:10—11:00 50 min降水量达41.7 mm。

2014年7月5日,泾县云岭地区最大1 h降雨量为54.8 mm,发生在云岭靠山村。特别是4日8:00至5日17:00全县大部分地区在该时段累计降水量超过100 mm,其中5个站点累计降水量超过200 mm,靠山站降水量最高达到252.1 mm,为特大暴雨。此次暴雨使得陈村水库坝上水位达112.06 m(限汛水位117.0 m);溪口闸上水位57.30 m,最大下泄流量1 600 m3/s;黄村闸上水位56.1 m,最大下泄流量770 m3/s;青弋江泾县城关水位31.81 m(超设防水位0.81 m)。这种大范围的暴雨的产生,必然有其特定的环流背景及物理条件。为此,通过对环流背景及影响系统的演变、涡度、散度、水汽通量散度等资料的分析,找出暴雨发生时的异同点,为今后暴雨预报提供着眼点。

2 环流形势分析

2.1 2次暴雨过程环流形势的共同点

500 hPa图(图2)上,亚洲中高纬度地区环流形势为两槽一脊型,乌拉尔山附近存在一阻塞高压,低槽分别位于贝加尔湖和巴尔喀什湖附近,巴尔喀什湖低槽底部有大面积正涡度平流和冷平流区,不断有短波槽东移南下,同时伴随副热带高压北抬加强,受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和高原东北部低槽东移携带冷空气共同影响;700 hPa和850 hPa上同样可以看出乌拉尔山高脊稳定,不断引导冷空气南下入侵我国,在安徽省有较强的气旋式切变,气流辐合上升作用强,相对湿度较大[1-2],配合西南气流带来的水汽条件,形成了泾县2次的强降水过程。

2.2 2次暴雨过程环流形势的不同点

2013年6月30日低空急流为强降水输送了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但是槽前西南风风速较小,且只在本地附近有一小范围的风速复合,这也是此次天气过程强度较强,而范围较小的原因。2014年7月4日,850 hPa梅雨锋锋区附近有较强的暖平流。而暖式切变线附近降水位于700 hPa低空急流前沿;冷式切变线比较陡直,降水位于850、700 hPa低空急流轴左侧,是典型的梅雨形势,因此这次强降水的范围大而广[3-5]。从2014年7月4日18:00(世界时)图中可以看出,在850 hPa低空存在从广西中部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支低空急流,最大风速可达16.9 m/s,整层可降水量最大值可以超过70 kg/m3,在长江中下游区域存在水汽强辐合区,水汽通量散度可达-8.13×10-8 g/(cm2·hPa·s)。

3 物理量诊断分析

水汽条件是影响降水强度的关键,暴雨发生既要有充沛的水汽,还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并在降水区附近辐合。从2次暴雨过程的8:00 850 hPa水汽通量散度图(图3)可以看出,泾县850 hPa上水汽通量散度均为负值,所不同的是6月30日从云贵到江西北部存在一个大的水汽通量矢量输送带,而7月4日北方有一深的低压在东移加强,水汽通量散度平均达到-12×10-6 g/(cm2·hPa·s)左右。从8:00 500 hPa的涡度场可以看出,虽然泾县均位于正涡度区,但是7月5日正好处在正涡度区的中心上,低层涡度强度非常大,为水汽源源不断向上层输送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8:00 850 hPa散度场对比可以看出,泾县区域低层散度辐合作用明显,高空辐散作用明显,低层上升运动强,高空下沉气流占主导,因此很适合降水的形成;低层的水汽在上升气流的控制下完成了水汽的垂直运输,低层暖湿空气在高空与干冷空气汇合,在泾县上空形成降水,从而形成了暴雨。从资料中可以看出,6月30日水汽通量散度、涡度、散度等物理量因子在暴雨开始前反映不太明显,容易造成漏报。endprint

4 其他因素

4.1 本站气象要素

2013年6月30日泾县本站的气象要素只在降水产生前后起变化,特别是温度明显下降;2014年7月4日的强降水过程,气压在2日夜间就开始下降,最低降至9 949 hPa。

4.2 多普勒雷达分析

2013年6月30日从雷达回波上可以看出,泾县站点12:00之前,有零散的对流云发展,西南向有水汽输送;12:00后回波中出现了大于50 dBZ的对流云回波并自西向东逐渐向全县覆盖,到13:20左右,45~55 dBZ的云层几乎覆盖全县,综合分析回波强度、回波顶高和垂直液态含水量发现,雷达回波顶高随着回波强度增加而升高,并随着回波减弱而降低,说明云顶处于不稳定状态,即本次强降水多为对流云产生。从2014年7月4日的雷达回波上可以看出,从8:00起泾县全部被厚的云层覆盖,且在西南方向有大片50~60 dBZ的云层不断移入,说明大量的水汽不间断地输送。

5 结语

对泾县2013年6月30日和2014年7月4—5日发生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对比,从而了解暴雨的产生机制和发展过程,全面掌握不同暴雨过程发生时的一些微小差别,以尽量做到不漏报。暴雨的产生是在一定的天气尺度环流背景下,多种尺度相互作用的结果,特别要考虑西风短波槽在东移过程中与槽前的西南急流配合及槽前西南风的大小等。暴雨发生前水汽需要一个输送过程,通过分析涡度、散度、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场,可以发现动力、热力、水汽条件共同配合。降水发生前都有一个积累过程,从本站要素和不稳定能量的细小变化发现区域性暴雨的存在。

6 参考文献

[1] 朱乾根,寿绍文,唐东昇,等.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4版.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2] 赵慧霞,唐健,杨超.2014年7—8月主要天气过程[J].天气预报,2014(5):1-5.

[3] 徐玲玲.2013年泾县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回顾[J].现代农业科技,2013(23):252.

[4] 卢瑞荆,樊兰峰.1961—2008年贵州暴雨时空分布特征[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0(3):17-21.

[5] 薛晓颖,王鹏,赵晓川,等.近30年营口地区暴雨分布特征及类型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4):226-230.endprint

猜你喜欢

暴雨
暴雨中的凡人英雄
我在今日等待暴雨到来
“暴雨家族”有哪些个性
被风干的
暴雨突袭
暴雨袭击
暴雨过后房屋渗漏,接水“神器”们责无旁贷
暴雨将至(节选)
猛兽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