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应对策略

2015-11-25李志勇九江学院332000

大众文艺 2015年8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就业指导毕业生

李志勇 (九江学院 332000)

新时期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应对策略

李志勇 (九江学院 332000)

随着大众教育的普及,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和就业形势严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并且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基于这一现状,积极探寻大学生就业的有效对策成为了现今高校的工作重点。

大学生;就业;策略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

随着大众教育的普及,高校的招生呈现出高膨胀和高存量的发展现状,并且由于高校普遍存在的教育改革缓慢、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使得大量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市场发展出现结构性的需求矛盾和错位。而在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方面,大学生也普遍存在着与就业单位需要差距较大的问题。

据专业调查1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生的素质中前五个指标分别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其中,排至首位的是专业知识与技艺,说明现今就业单位在应聘大学生时的关注重点是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这对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手段的开展、教师教学水平的要求、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目前被许多就业单位列为应聘的重要参考要素,同时这三项这也是目前被许多就业单位认为是现今大学生最缺乏的就业指标,这也正是现今高校教育中严重缺失的部分,即:对学生缺少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教育。目前,我国高校负责对学生进行就业方面教育指导的大多为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许多人自身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相关的培训,并且,虽然很多高校已经建立了就业方面的信息网络,但是长期停留在简单发布企业信息的阶段。因此,学生找工作的方式主要还是以企业到学校设置招聘会进行人才挑选,以及学生携带个人简历参加各种形式的招聘会为主,这一过程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这也使得许多毕业生在大学最后一年中四处奔走、无心学习,更无心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答辩,在这种身心俱疲奔波和压力下,甚至会导致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应对策略

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高校方面,应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采取一些有效对策,促进其顺利就业。

1.提升就业能力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使毕业的大学生具备的技能和素质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这就要求高校要充分重视市场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转变教育观念,重视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深化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变革考核方式,加大应用型学科的发展力度,以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就业水平。

2.加强就业指导

加强高校的就业指导培训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引导正确择业观念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职业指导机构,培训职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职业指导,以及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既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方面的疏导,开阔思路,调整就业心态,消除焦虑紧张、孤僻自卑、急功近利、盲目趋从、好高骛远等就业障碍,使其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环境,以及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挫折;又向学生系统地讲授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课程,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职业评估,帮助学生梳理正确的就业观念、分析就业形势、宣传就业政策、提供就业信息、把握就业方向,制定有针对性的就业决策,消除就业盲目性,有助于使其有准备地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毕业、面对社会。

3.完善就业信息平台

高校可以与政府和就业单位合作,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使高校与全国各地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联网,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畅通高校和就业单位的沟通渠道,不但使毕业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获取详细就业信息和就业咨询指导,提高就业效率,而且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对称和信息的有效运用,也有助于毕业生能根据这些信息接受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且有效地进行职业决策。

如今,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并且,这种源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不匹配、就业数量和市场需求不匹配严峻的形势还将长期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大学生培养方的高校积极探寻大学生就业的有效对策,也已经成为了现今高校的工作重点。因此,有必要通过改革教学结构、拓展重视市场的需求,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转变教育观念,重视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体系,以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为其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

注释:

1.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

[1]盛湘鄂.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2]吴薇,洪燕.生涯发展观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08(10).

[3]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就业指导毕业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教育部:中职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职业指导教师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浅谈职业指导推动高职动漫专业学生就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