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会党支部组织参观“抗战与文艺”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

2015-11-25刘延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5年10期
关键词:抗战时期木刻延安

刘延

协会党支部组织参观“抗战与文艺”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

刘延

9月15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及职工参观了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抗战与文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本次系列展由“文艺与抗战展”、“延安电影团史料展”、“抗战摄影展”、“抗战木刻展”、“梁又铭抗战美术作品展”五个部分组成。

201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此次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系列展览,展出了近千件馆藏历史文物、绘画作品和历史照片,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与艺术作品,不仅是对战争历史的记录,也是对战争时期中国艺术发展轨迹的呈现。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广大文艺工作者结成抗日统一战线,担负起唤起民众、实现民族救亡的文艺抗战使命。他们走出书房、画室,投身到火热的民族救亡运动中。他们热情讴歌全民抗战运动,鞭挞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形成了轰轰烈烈的以救亡图存为主题的抗战文艺,为振奋民族精神,鼓舞民众坚持抗战,坚定人民抗战必胜的斗志和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个展览中的“文艺与抗战展”主要展出抗战时期有关文献、题词、绘画、歌曲与戏剧、漫画、连环画、窗花、邮票、证章、传单、墙报、锦旗、文艺图书报刊等,展品近475件(套),形象地反映了抗战文艺的各个方面。

其中,刊载于《文艺突击》1939年第1卷第1期的1938年8月毛泽东为延安“战地文化资料展览会”的题词“发展抗战文艺,振奋军民,争取最后胜利”;1940年9月29日周恩来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王席君的题词“笔战是枪战的前驱,也是枪战的后盾”;1941年于右任、梁寒操、冯玉祥、李济深、黄炎培、郭沫若、茅盾为沈钧儒题词的《与石居》手卷;1940年冯玉祥手书中堂;1937年印制的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国难地图”传单;1941年晋察冀军区授予狼牙山五壮士宋学义的“坚决顽强”奖章;1945年邓颖超代表周恩来赠送柳亚子的延安木刻窗花;1945年中华民国邮政总局发行的“平等新约”和“台湾光复”邮票;中共七大期间朱德为悼念抗战烈士书写的“浩气长存”锦旗等,尤为珍贵。

“延安电影团史料展”主要展出延安电影团拍摄的珍贵历史照片138张,相关文物17件,系统地反映了延安电影团的历史发展。延安电影团全名“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1938年9月初成立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电影机构。此次展出的主要有延安电影团所拍摄的珍贵历史照片,拍摄器材,以及吴印咸拍摄的《纪念白求恩》纪录片。其中反映贺龙、周士第、关向应、甘泗淇等领导人的“前线视察”,吴印咸为毛泽东的留影,中共七大全体代表的合影,彭德怀、习仲勋在军事地图前研究保卫延安等珍贵的历史照片,均为首次展出。

“抗战木刻展”展出了抗战时期以延安“鲁艺木刻工作团”为主的木刻作品及有关文献文物146件(套)。抗战时期的边区木刻 ,延续了鲁迅所提倡的新兴木刻运动,同时承担起文艺抗战的历史使命,木刻创作活动演变成为抗战木刻运动。这些包含民族正义与爱国热情的艺术作品,起到了团结军民、教育群众、打击与瓦解敌人的巨大作用。

“抗战摄影展”从馆藏数万张抗战时期的原版照片中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方大曾、沙飞、石少华等著名摄影家抗战时期摄影作品,共233张,另有8件相关文物。这之中不仅有八路军长城抗战、百团大战、白洋淀水上游击队——雁翎队、冀中地道战、晋察冀反扫荡战斗等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战,还有反映绥远抗战的作品。战地摄影界有句名言:“什么地方燃烧,就去什么地方拍摄。”抗战摄影的先辈以他们的生命与鲜血诠释了这一精神。从长城内外到天涯海角,从东海之滨到西南丛林,到处都留下过他们的足迹。在长达14年的铁血岁月里,这些摄影师用照相机忠实地记录下四万万同胞的英勇不屈,而他们自身也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许多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梁又铭抗战美术作品展”展出了抗战时期国民党军旅画家梁又铭创作的反映抗战题材的水墨画41件、水彩画14件,以及梁又铭先生收藏的37件历史资料。梁又铭先生的画作饱含了对日本侵略者的切齿痛恨和坚信中国抗战必胜的家国情怀,形象地反映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其中既有描绘了国民党军队积极备战以及战斗的场景;又有表现1939年5月重庆遭日军轰炸后的惨状;还有描绘南京沦陷后中山陵的《陵园秋色》;更有采用以古喻今的手法激励全民族抗日的《木兰辞》。

通过此次活动,使观展人员全方位、多侧面、系统化地了解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浴血奋战,英勇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缅怀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观展,震撼与感动并存,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要珍爱和平、放眼未来,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在抗战中表现出的伟大民族精神,并将其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奋发图强,完成好本职工作。

D

1671-3362(2015)10-0030-02

猜你喜欢

抗战时期木刻延安
中流砥柱(黑白木刻)
《魂之跃》减版油套木刻
木刻年画
抗战时期的“跑警报”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抗战时期间谍剧综论
走进延安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
论抗战时期中美空军联合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