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5-11-21李海英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7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李海英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

李海英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现状的分析,结合建筑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特点,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原则,明确了监控体系构成要素,并列举了具体的实践措施。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是高职院校发展和竞争的核心任务,而构建一套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符合国家人才培养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就显得很有必要。

1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现状

(1)现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大多系统性不强,各种监控力量没有形成合力,各部门仅各司其职,缺乏全局意识,没有形成学校内部各监控机构以及学校与社会、企业等外部监控组织联合监控的长效机制。

(2)高职院校的监控方式多为静态监控,忽视对教学工作过程的监控,侧重于对工作结果的评价,缺乏过程性考核,信息多停留在本部门层面,发现问题后也没有及时予以反馈和整改,没有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而是等出现不良结果时才查找问题,进行追溯,这使得整改效果大打折扣。

(3)监控主体的局限性、单一性。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督导评价和主管领导评价,以上都是学校内部自我评价,明显缺少校外评价,如用人单位的评价以及行业专家评价等,整个评价过程忽视了社会化评价。

2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原则

(1)系统性原则。高职院校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上,要将集中监控和日常监控相结合,常设机构监控和相关部门监控相结合,定性监控和定量监控相结合,校内监控和校外监控相结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1]。各部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相互配合,共同承担教学质量监控任务。

(2)唯物辩证法原则。质量监控系统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处于不同地位,起着不同作用。因此,各要素在系统中是有主次之分的。我们在质量监控体系运行时要根据教学过程的侧重点来区别对待各要素的具体作用,适当对监控结果进行取舍,从而更好地评价教学质量。

(3)动静结合原则。在坚持教学质量标准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应随着学校、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变化作动态调整。

3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成系统

3.1 组织保障系统

我们要根据高职院校管理部门的职能特点,形成由教学质量监督评价委员会、督导室、教务处、系(部)、学工部、就业部、用人单位等多部门共同作用的监控组织。

3.2 制度保障系统

我们要制定如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检查制度、教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制度以及毕业生信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教学管理文件,以保障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正常运行。

3.3 运行系统(见图1)

图1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

我们将教学活动过程视为一个由一条主要通道和两条主要教学质量信息反馈通道组成的闭合系统。在内环反馈中,在校生学习质量信息被督导委员会反馈至教务处、系(部)以及教研室,通过与预设教学目标作对比,校正后调整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在外环反馈中,招生就业部门将毕业生信息收集、整理后反馈至学院、教务处和系(部),通过与预设教学总目标作对比,校正后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一内一外,形成了循环反复、持续改进、螺旋上升的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

3.4 评价系统

教学质量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综合反映。所以,高职院校要基于教学质量的构成要素制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系统主要包括人才培养工作评价、教学管理评价、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实践教学评价、专业建设评价、课程建设评价、顶岗实习评价、教材质量评价、试卷质量评价、毕业生质量评价等多方面内容。

3.5 反馈调控系统

反馈调控系统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由学校、企业、社会等构成的反馈渠道,由相关部门及时汇总、整理和分析,并以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为依据,通过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对比,针对出现的偏差和问题,形成调控意见,及时向学院相关部门进行汇报,进而实现实时调控。

4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实践

4.1 与用人单位形成长效沟通机制

高职院校应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通过向用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与麦可思公司合作等形式,开展针对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调查。各学校根据合理反馈意见加以整改,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学校各相关部门还可以亲赴企业,了解企业用人需求,跟踪调查毕业生质量,收集意见和建议,也可以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参加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共同把好人才质量关。

4.2 发挥学生质量监控作用

在每个班级配置一名教学信息员,负责收集和反映学生对教师教学、管理以及学校各方面的意见、要求,每周向教务处上交一份教室日志表,说明一周以来任课教师的表现以及学生意见。另外,每学期期末组织学生评教活动,评价各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同时各系(部)通过召开学生评教座谈会对任课教师和教学情况进行评教,系(部)、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即时收集这些信息,根据其内容要求相关人员和部门进行整改。

4.3 积极参加各类教育教学评估

高职院校应完成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以及国家和省级各类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评估,并在认真落实专家组提出的整改建议的基础上,使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4.4 坚持互相听课制度

学校领导、专兼职督导教师要将听课作为常态化工作之一,并将听课结果以《督导月报》的形式进行反映;同时,教师之间也要形成互相听课、互相监督、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在整个学校形成全员监控教育教学质量的局面。

4.5 充分发挥数据采集平台的监控功能

各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数据采集平台建设,并充分、合理利用该平台对学校各项工作作出诊断、评估、分析,进而形成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多个年度分析报告,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提供依据,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监控提供技术支持。

[1]李荣侠.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M].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

G420

A

1671-1246(2015)17-0039-02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