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艺揽粹

2015-11-19

上海采风月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篆隶宝山上海

文艺揽粹

上海文联艺术家代表团参加韩国釜山艺术节

日前,应韩国釜山艺术团体总联合会的邀请,以上海音乐家协会、上海美术家协会艺术家组成的代表团一行8人,赴韩参加“第53届韩国釜山艺术节”活动,并对釜山进行艺术交流访问。在首日举行的釜山姐妹城市艺术交流研讨会上,上海音协理事、上海歌剧院副院长李瑞祥作了题为“艺术家在舞台上下的双重角度”的交流发言,得到了国外的艺术界同行们的赞同。在艺术节开幕式上,上海音乐学院二胡演奏家汝艺、上海民族乐团竹笛演奏家钱军、上海歌剧院民歌演唱家何晓楠分别演出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的“赛马”“芦花”等节目,他们的音乐技巧演绎得淋漓尽致,令全场观众惊叹不已,将晚会推向高潮于此同时釜山艺术节姐妹城市美术作品展也在釜山市政大厅展馆隆重举行,来自中国、韩国、美国、印度、日本的美术作品进行了交流展示。上海美术家协会的画家也带去了他们精心挑选的版画作品。此次的演出交流活动,增强了中韩两地艺术家的感情,推动了两地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

上海市第五届篆隶书法展开幕

由市文联、市文广局指导,上海书协、刘海粟美术馆主办,上海书协篆隶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上海市第五届篆隶书法展”日前在上海市图书馆隆重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共展出上海书法作者的篆隶书法作品130件,旨在弘扬中国经典书法艺术,展现当今上海篆隶书法创作的整体风貌,并藉此鼓励书法专业人士和爱好者加入篆隶书法的临摹与创作中,提升市民大众对篆隶书法艺术的认知度,使这门古老的书体在新时代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光芒。《上海第五届篆隶书法展作品集》也在开幕式上对外首发。

“宝山大剧荟”首次亮相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

由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宝山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共同创意策划的“宝山大剧荟”日前首次亮相“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宝山大剧荟”寓意“名剧荟萃,名家云集”,以“名团进民间,名家进民众”为理念,是上海剧协服务会员、服务群众的一次新尝试,是宝山让普通百姓共享文化建设成果、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的一个创新平台,是上海文联“百姓赏艺”的一项新载体,更是沪上戏剧家深入民间、走进民众的一次大聚会。首次“宝山大剧荟”,聚焦沪上名团名家名剧,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越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歌舞团,以及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先后于10月19日至11月15期间,在宝山友谊路街道、月浦等社区剧场一一展示。首次推出的“宝山大剧荟”,剧目经典,贯通古今;名家云集,群星璀璨,是一道道高质量、高品味,接地气、受欢迎的戏剧艺术盛宴。同时提供免费观摩票,也尝试推出60元、40元、30元的公益票价,让广大市民走进剧场欣赏精彩的文艺演出,引导培育文化消费观念,圆百姓文化梦。

2015上海民博会圆满落幕

日前,2015上海民博会落下帷幕。本届民博会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云南省委宣传部任指导单位,上海市文明办、市外宣办、市文广局、云南省文产办、上海市文联等单位为组委会成员,上海市文广局、云南省文产办、省文化厅、省旅发委、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上海民协等单位联合举办。今年民博会的主题为“七彩云南、民族大家园、文化大观园”,展会邀请了部分云南、青海、台湾、上海非遗的国家级及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参展,充分体现了“解读民族文化、演艺民俗风情、展示民间艺术”的办展理念,让观众生动体验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丰富内涵。展览分为“七彩云南——民族大家园、文化大观园”“青海省黄南州唐卡大师展”“台湾顶级工艺展”“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都贯穿了民博会独创的工艺创意交流互动演示的展示特点。展览期间还举办了沪滇合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海市宣传部相关领导与云南省、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专家、企业家代表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探讨两地文创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努力,推动滇沪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之路。

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美术家作品展开幕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办公室、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戏剧学院主办的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美术家作品展在东外滩艺术空间开幕。2014年12月,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评选揭晓,43位各个艺术门类具有出色才能和潜力的青年艺术家入围“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水墨画家毛冬华、庞飞,油画家张晨初、杜海军,版画家廖扬作为美术界青年文艺家获选。5位艺术家虽风格取向不同,但都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着这个伟大的时代和上海独特的城市魅力。展览开幕式后的艺术论坛在上戏佛西楼举办,论坛的主题是“上海青年美术的过去、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探讨上海青年美术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三毛从军记》数字修复暨《电影导演艺术》专题论坛举行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张乐平笔下的三毛诞生80周年。根据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同名漫画改编、199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三毛从军记》今年完成了胶片数字修复工作。日前,海上电影论坛第四讲“不拘一格操练电影——《三毛从军记》数字修复暨《电影导演艺术》专题论坛”在上海戏剧学院端钧剧场举行。该活动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办,上戏电影电视学院、教务处承办,米亚中心、詹新录音工作室协办。论坛由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影协主席、著名导演张建亚主讲,上戏电影电视学院书记、著名录音师詹新为对话嘉宾,与会艺术家有导演鲍芝芳、武珍年、徐东丁,演员徐才根、孙清等。大家首先观看了数字修复版的《三毛从军记》。观影后的论坛对话中,张建亚回忆了当年《三毛从军记》的拍摄过程和当时遇到的问题。在与电影电视学院学生现场互动环节中,他们结合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一一作答,深入浅出、抽丝剥茧地为广大师生从多维角度诠释了电影的创作过程,并对电影导演艺术及行业伦理做精辟阐述。

海上艺家亲——上海演艺工作者汇演举行

2015年是上海演艺工作者联合会(“艺联”)成立的第十年。近日,“海上艺家亲——上海演艺工作者汇演”举行。艺联的会员们相聚艺海剧院,说说他们和艺联的故事,抒发他们和艺联的情谊。演出中不少是通过艺联引进人才“绿色通道”落户上海的优秀演员。演出洋溢着一片暖意融融。艺联作为一个具有团结、组织、服务、维权等功能的社会团体,成立于2005年8月11日。艺联的建立,填补了演艺行业社会组织的缺失,特别是对体制外演艺工作者群体的服务,受到各方关注。十年来,艺联根据党政有关部门的指导,依靠社会各界的支持,创新办会理念、创造工作方式,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会员期待的社会化服务新机制、新方法,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文艺群团联络、协调和服务的功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成了全国文艺群团“先行先试”的典型,受到各地的学习和仿效。

“中国青年批评家高峰论坛”举行

近日,来自全国的文学评论家聚会上海,在上海作协举行“中国青年批评家高峰论坛”。此论坛是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和《上海文化》杂志社共同举办的。中心议题是“90年代:从公众参与到私人生活”。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陆建德,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助理、研究部主任李洱以及来自各高校的文学史知名教授30余位,来自各地的17位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出席。无论是老师辈的文学评论家还是活跃在当下评论界一线的青年评论家围绕着“80年代的遗产”“写作的坚持、转化与消失”“怀旧、年鉴和微观历史”“媒介即现实,图像的到来”“信息爆炸与私人社会”“公开的还是隐秘的”等议题展开热烈的争辩。

首届“城市文学与文化论坛”召开

日前,上海社科院文学所举办的首届“城市文学与文化论坛”在上海社科国际创新基地召开,论坛主题为“感知上海:想象、记忆与城市文明”。此论坛分为两场,第一场主题是文化新空间,城市新文明,第二场主题是想象、记忆与城市书写。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个案就城市文化空间的建构、保护和拓展,上海文学的发展,城市文学与时代文化的关系等话题进行了讨论。本论坛的各项研讨活动立足于我们时代亟需关注的前沿问题,聚焦中国城市文学、文化发展中的多元实践形态,发现和阐释其间所蕴含的各种可能性,努力探索能体现文明进步和人文价值追求的城市文化发展路径,以期在历史资源和思想理论等方面助力于当代城市与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

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在日本秋田举办2015中日(日中)水墨画艺术国际大展

由上海市文联主管社团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与日本秋田水墨画协会联合主办的2015中日(日中)水墨画艺术国际大展在日本秋田千秋美术馆拉开帷幕。日本秋田市市长穗积志,日本全国水墨画美术协会会长丰岛宗夫及日本艺术与评论界代表、日本秋田水墨画协会代表、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会长曹公度及艺术家代表等280余人出席了本次盛会。本次展览,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精心组织了陈佩秋、高式熊、胡振郎、韩伍、郭正英、乐震文、邵琦、曹公度等数十位艺术家不同风貌的艺术佳作。据悉,展览在日本秋田结束后将移师上海展览。

上海影协为70、80、90周岁会员集体祝寿

上海电影家协会一年一度的传统项目,坚持了19年之久的活动——为2015年逢70、80、90周岁的会员集体祝寿活动在上海文联新改建的文艺大厅举行,近60位“寿星”参加了活动,牛犇作为寿星代表在会上发言。上海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宋妍、上海影协常务副主席许朋乐来到活动现场,共享“长寿面”,向老同志们送上温馨的祝福。

猜你喜欢

篆隶宝山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黑太阳
程宝山书法作品选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概念展示馆
从黄庭坚书法看宋代篆隶地位之转变
傅山《杂记》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时代·新风采上海市第七届篆隶书法展”举行
清·傅山论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