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心灵》的救赎与升华——评于立极少年心理咨询小说《美丽心灵》

2015-11-18秦岭

海燕 2015年1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灵美丽

□秦岭

于立极以前发表的少年心理咨询系列小说《自杀电话》《生命之痛》《死结》等都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因为他不同于其他儿童文学的或是热闹或是玄幻的创作,而是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直接渗入到生活的内部和少年的心理层面。小说主人公面对的世界除了阳光、健康和快乐,还有更多的艰难、痛苦和忧伤,豆蔻年华的“他们”除了解决一切成长中的烦恼,还要排除一切心理障碍,从而完成更高层次的“自我救赎”。立极小说的主人公从15岁成长到了18岁,作者对这些青春洋溢的少年满怀热爱和赞美,甚至感同身受,他独辟蹊径,为他们设立了心理咨询热线——欣兰热线。现在看到的长篇小说《美丽心灵》是在原有短篇的基础上,人物更多元,情节更跌宕,故事更丰满,心理咨询的意义和价值也得到更好的彰显和应用。对比当下的儿童文学创作,我认为《美丽心灵》蕴含着有穿透力的文化思考和有厚度的文化内容,小说所呈现的文化意义弥足珍贵:少年自我救赎的哲学思考、欣兰热线的心理抚慰、作为观照少年人生的“读书疗法”使用。我甚至觉得,这部小说可以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人生指南。

哲学意义指南:自我救赎

一般来说,救赎是所有宗教以及部分哲学都要面对的问题和挑战,指的是个人或社会从痛苦和己所不欲的状况下解脱。在众多宗教中,犹太教和基督教盼望来自神的救赎,佛教和印度教则认为要借着自己才能得到救赎。在《美丽心灵》中,主人公欣兰及她的朋友们正是通过自我修炼过程,坚信自己而不是任何神明的力量,完成个体生命意志与整体生命意志的自然整合与回归,通过带着血和泪的人生历练达到精神上的坚定和圆满。

花季少女欣兰是美丽的小天鹅,她不幸遭遇车祸,身心被绝望占据,在爸爸心理诊所想要吃安眠药自杀的时候接听了两个心理咨询电话:一个是讨论完美的,另一个就是自杀者的求救。对于完美的讨论,欣兰是有发言权的。欣兰在遭遇车祸前几乎就是完美的。她漂亮,拥有珠圆玉润播音员般的嗓音,修长的双腿有着天鹅般的优雅气质。在她面对有关完美的咨询时,因为不幸遭遇而促成的成熟令她认识到,世界不存在完美,只有人对完美不懈的追求。这个问题使我们的主人公心灵瞬间升华。而那个美丽心灵,几乎可以理解为是欣兰打给自己的,是一次自我挑战。残疾的双腿对少女来说就意味着破碎的人生。过于残酷的人生对美丽的少女来说就是噩梦。世界不应该是这样子,对现实世界感到绝望,这是少年对突发事件的应激反应,“自杀”像幽灵一样紧紧地扼住主人公。这一次的对话作者把主人公逼到没有退路,内心的柔弱可能性完全被挤掉,生与死,不二的选择。在这个内心蜕变、痛苦难当的过程中欣兰战胜了自我,表现出一种面对成长之痛而走向坚强的人格自觉。随之而来的是心理疾患得以解除的宣泄:“欣兰的眼泪便不争气地纷纷涌出眼眶。她随即伏在桌上,先是轻轻啜泣,继而痛哭失声,最后竟是惊天动地号啕大哭起来。”人类的坚强是由苦难打造的,人有多坚强,内心就有多脆弱,而内心的柔弱却具有无比的张力。

加缪在《西西弗斯神话》一开首就说:真正严峻的问题只有一个,这就是可否自杀。《美丽心灵》无疑在讨论一个几乎要人人面对的问题。断定了人是否值得活下去,等于回答了哲学的根本问题。一般人的自杀是向暧昧的世界无意义性边界发起的最后冲击。既然生没有意义,主动选择死是有意义的,其意义在于毕竟维护了某种生存信念的价值。但是,对少年来说,放弃生命、中断人生、撒手人寰毕竟太残酷。外界的关心、疏导和同情,远远解决不了少年内心的绝望。《美丽心灵》正是以十分精致的结构从内部解决矛盾,以少年人容易接受的方式伸出援手。欣兰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坚定地站了起来,我想少年读者尤其是有类似遭遇的孩子会情不自禁地为她鼓掌欢呼。

从此,欣兰作为一个特别的心理咨询师开设了欣兰热线,为有心理问题的同龄人或身边人解疑答惑,提供给“来访者”一次机会,使之能够探究、发现和寻求一些令他们活得更满足、更聪明的方法。欣兰的来访者不但有她的同学好友,“四小天鹅”、团支书杨毅,“虞姬”柳志颖,还有董老师、欣兰爸爸和肇事逃逸的林玫爸爸,欣兰坚持的都是一个真正的心理咨询师要做的——正如后来欣兰对林玫所说“能帮助你的不是别人,就是你自己!”欣兰完成的是自我救赎,而对所有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一样,帮助他们理解和分辨他们对生活的看法,通过为他们提供有意义的、成熟的选择或建议,或是通过帮助他们解决情感和人际关系问题,从而使他们学着实现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心理咨询的主要精神是协助咨询者自己解决问题。 ①

美国作家斯蒂芬·金的小说《肖申克的救赎》,改编成电影后被美国影评协会评为美国有史以来最优秀的电影,正是因为“自我救赎”的主题。里面有句著名的台词“It takes a strong man to save himself, and a great man to save another.”意为“坚强的人只能救赎自己,伟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丽心灵》中人物的自我救赎都是在“伟大的人物”欣兰帮助下完成的。而这种命题的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的一个传统,如列夫·托尔斯泰《复活》中的主人公聂赫留道夫最后的归宿是皈依宗教,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开篇就明示贾宝玉最后遁入空门。但是这些少年,无论面对着怎样的生死考验,最后还是坚定地选择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做自己的本分,完成自己,超越自己。由于救赎的主题意味,使得小说具有柔和包容的光芒。

文化学意义指南:欣兰热线

当代社会的紧张与分裂造成了青少年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于立极以作家的敏锐发现了这一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于是他在小说《美丽心灵》中巧妙地塑造“欣兰”这一当代女中学生形象并架设一条心理咨询热线——欣兰热线来对青少年读者进行心理辅导和抚慰,其文化意义不容忽视。

我国当前经过30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呈现复杂态势,处于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同时并存、齐头并进的特殊时期。各种思潮风起云涌,道德缺位,价值变异,尤其是以财富多寡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观念大行其道,人们对物欲的追求毫不掩饰;房地产业的青云直上击碎了历来辛勤劳动、踏实生活的理念,现实生活被一夜暴富、一夜成名填充,理想愈行愈远。当一切都被物欲打上烙印,理想变得虚无,思考的能力就被架空,而正处于身心发育、变化较大时期的青少年更是在这一切面前缺乏应有的保护系统。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2005年据一项在东北三省的心理调查报告显示:30%的小学生和35%的中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一触目惊心的数字显示少年心理疾患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据统计,2012年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已排名首位,约占20%,而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青少年约有3000万人。由于我国公众对心理、精神卫生问题的了解和认识程度偏低,许多隐患不能及早发现治疗,心理问题不能得到正确对待和解决,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困难以至悲剧发生。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学与教育学工作者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青少年心理问题中最常见,也是严重的要数青少年抑郁症,因为由其导致的自杀冲动可给家庭、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和损失。调查中发现约有35%的学生反映他们经常在一段时间内体验到心情不愉快、高兴不起来、烦闷;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变得乏味;思考能力下降、脑子变钝、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减退;对学习失去了动力、人变得懒、甚至厌学;对成绩下降变得无所谓或对什么都无所谓;以及失眠、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甚至感到活着没意义、产生轻生的念头。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典型的青少年抑郁症特征。《美丽心灵》正是产生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专注于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期的心理发展有既不同于儿童期,也不同于青年期的独具的特征。从生理方面的变化看,少年期是青春发育开始的时期,不论是生长发育,还是第二性征的出现,都经历着剧烈的变化。生长发育进入第二个快速期。从心理方面的变化看,个性发展上最突出的变化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信心高、自尊心强,个性特点鲜明、突出,但不够稳定。认识过程发展上最突出的变化是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有主导地位。情感发展上最突出的变化是热情奔放,但又容易冲动。这些生理、心理方面的变化,使少年更容易冲动,更容易受伤。

于立极说:“根据儿童文学的教育特性,我萌生了用小说的形式来对儿童少年进行心理咨询治疗的想法,决心对少年心灵世界进行探索。少年心理咨询小说的理论是:现今成年人的心理障碍及疾病大多是童年少年时期种下的病根。因此,在青少年时期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不仅可以避免和降低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几率,而且可使成年心理疾病患者的数量大大减少。”立极创立的少年心理咨询小说填补了一项空白。立极的短篇小说《自杀电话》发表之后,曾被推为“最受孩子欢迎的作品”。究其原因,我想孩子是容易走极端的,尤其是意外受挫。但是小说设置的自救与救人的情节及完美的结局是顺应孩子心理的。孩子们喜欢这种巧合,这种比较理想的东西正是他们希望看到的,希望自己遇到难题尤其是心理难题时也能以一种美好的方式解决。立极把创作视角聚焦于青少年,具有特别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正以少年心理咨询小说彰显作家的写作个性,以品牌作品形成自己的特色。以剖析当代少年在各种社会压力下出现的病态心理显示了自己的特色,开辟了当代少年小说表现生活的新领域。小说不仅提出了当代少年心理健康这一重大问题,而且借小说人物的转变,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欣兰,小说中的女主人公,15岁的少女,青春曼妙的生命正如画卷般展开,眼前的路就像平展展的地毯,没有坎坷曲折。然而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这一切——跳天鹅舞的双腿被判决在轮椅上,她失去了真实意义上的腿脚,失去了生命前行的原动力,她为自己寻找结束生命的时机。在命悬一系的紧急关头一个求救电话改变了欣兰,“明媚灿烂的光彩洒满屋子,使欣兰有了一种车祸以来未有过的充实与惬意”,由此激发欣兰开办一条义务中学生心理热线。在热线中,欣兰与咨询者讨论友谊、爱情(同性恋、早恋)、父母离异、偷窃、自残、灵魂等等问题,甚至追问死亡。欣兰认为“如果同学们都能运用心理学知识,调节自身心理甚至帮助他人”,正是她所乐意看到的。咨询的人与被咨询的人同样面对着这些问题,他们的思考与答案,对同龄人就是春风化雨,就是一把可以打开心结的钥匙,就是可以雨过天晴,一切烦恼皆忘。成人世界与少年世界隔着多少看不见的鸿沟。我们又有多少时候根本不考虑他们的身心,一味要求按成人的意志去做,去完成各种各样的人生功课,然后又把他们推进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欣兰虽历经挫折和磨难,但是她始终坚定地帮助别人,敦厚地宽恕别人,善良地成全别人,她是作者悉心塑造的当代“完美”中学生的代表。与之对应的是,作者还塑造了一个阳刚、坚毅、勇敢、心胸博大的男子汉——团支书杨毅。这两个人物相映成辉,可以视作青少年成长中的标杆、榜样,其正面积极的形象时时提示人生正确的航向。在所有的心理咨询方式中,对高中生来说,电话热线是最容易接受的。电话咨询比传统的面对面更有利于高中生,他们内心本来就很微妙,一旦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需要登门拜访陌生的心理咨询师恐怕就会放弃咨询,而心理障碍会越积越多,越来越解不开。电话咨询欣兰,省去了面对面的环节,同龄人容易信任,来访者会诚实地诉说,咨询师会专注地倾听,而欣兰就像一位成熟的母亲,给出积极健康的建议和指导;又像一个庞大的容器,装下所有咨询者的秘密。同样探讨生命与死亡,于立极创造了自己的方式,把心理咨询所开在少年的心中——每个拜读他小说的人都会循着主人公的心灵轨迹触及到自己的敏感部位——很多是无法对人倾诉的,隐藏在内心最隐秘的角落。所以,于立极的心理诊所更适合目前中国的中学生。

心理学意义指南:读书疗法

《美丽心灵》不仅仅是一本小说,还具有相当的专业性。小说可以作为青少年的心理咨询指南,作为私密手册随身携带,就像一只随时可以为生活支招的百宝囊。沈从文认为学校是一本小书,社会是一本大书。他在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在读一本大书,因为他更热爱逃课。可是,现在的少年即使不逃课,不日日在街上闲逛,社会这本大书已经向他们展露了峥嵘,少年更识愁滋味。这部小说,可以为“高考所苦”、“现行教育所苦”的少年们提供“读书疗法”,小说作为现实生活的镜子,映照他们的人生。

“读书疗法”(bibliotherapy)这一概念指的是阅读书籍的治疗作用。通常有两类书籍应用在读书疗法中。第一类书籍是由那些明确的自助的指南手册组成,这些手册的编写是为了使读者能够理解并解决他们生活中的某些特定领域的困难。《美丽心灵》既可以作为指南手册,也可以使读者在培养自信、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性问题及压力等方面得到真正的帮助,同样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对于所有经历同一种特定问题的人来说都是有效的。从目前学校教育的实际出发,青少年在遇到心理障碍时很难第一时间找到合适的人进行咨询。有些属于青春期的秘密,羞于启齿。而《美丽心灵》毫不回避地面对现实,历数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种种,不惜让读者以为过于巧合、过于残酷,但是生活本身远比小说更复杂更残酷;而小说中涉及的所有案例都是青春期成长发育中常常会遇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美丽心灵》的种种心理障碍,包括性障碍人格,犯罪逃逸、仇杀心理、好友突然离世、幼童病逝、欣兰母亲病逝等等给小说中的人物造成创伤的事件,都是作者下了“狠劲”在给少年读者展示世界的残酷、生活的苦痛和向死而生的人生本质。但是小说中朦胧而美好的初恋,母女间的温情,师生间的敬爱,尤其是欣兰妈妈的几封来信,总能在最晦暗的底色上涂抹阳光的色彩。哭过笑过爱过恨过,抬眼望见的远方是无尽的未来,正向我们徐徐展开。关于阅读疗法的治疗机制,学者们较多的是从弗洛伊德学派认同、净化、领悟的角度加以阐述,认为患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意或无意地获得情感上的支持、认同,并通过体验作者设定情境中的恐惧悲伤,使内心的焦虑得以释放,使情感净化。同时,阅读过程还有助于读者通过心理活动和作品内容之间的整合产生领悟。

《美丽心灵》作为心理咨询小说,具有青少年较为喜欢的悬疑色彩,情节引人入胜。因为作者的大胆和勇气,直接进入当代高中生的现实生活,捕捉到的意象令人难忘。如小说一开头就讲林玫的网名“舞蝶”,显示少女美好浪漫的情怀,因为“她觉得世界是这样美好,自己就如花丛中那只翩翩飞舞的彩蝶”。而她要面对的则是父母感情不合下的破碎家庭,父亲竟然是肇事凶手,她“惊异地看到,家门上趴着一只很大的白蛾。”从美丽的蝴蝶变成丑陋的蛾子,显示了父母对青少年心理的重要影响。直到小说最后,林父忏悔、赎罪,林玫也成功跨越心理障碍,重新变成一只蝴蝶。小说中每个人都有痛,生活中都有不如意,小至朋友失和、同学误会、爱物失窃、失恋,大至母亲病逝、爱女早夭、同龄突亡,都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但是小说中的“他们”都能一一化解,并且能够独立思考,追问根源。欣兰问爸爸,“是不是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解决了,好多心理问题都会不治而愈,甚至不会发生?” 爸爸回答:“理论上是对的,很多社会问题确是心理问题的诱因。可是你想,要想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不复存在,这可能吗?”父女共同相信并展望未来会更美好。围绕欣兰和杨毅的一众少男少女,他们的形象真实可爱、鲜明立体,势必成为广大青少年读者的朋友和喜爱的艺术形象。

《美丽心灵》的面世,应该是广大少年的福音。因为小说充满艺术性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情节,大量的心理治疗专业的知识和理念,会让他们深入了解心理咨询和心理疾病发生、发展与治疗的奥秘,从而使刚刚发生或未及发生的心理障碍和疾病的孩子得到预防和治疗,达到心理免疫的作用,让广大少年儿童身心得以健康成长。传统童话讲智慧、幽默、亲情、友情、爱情,最后常常是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结局都很圆满;现下儿童文学更多的是科幻、想象,怪兽充斥,功夫了得,令人眼花缭乱。那是一个虚幻的世界。我读立极的少年心理咨询小说不禁一震,如此地直面现实,如此真诚地为少年人着想,深入他们的世界,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尤其是他们的焦虑和不安,苦恼和郁闷,迷惑和彷徨,这在儿童文学中难得一见。大而言之,是一种深广的人文关怀。这让我想起鲁迅的呐喊“救救孩子”。这本“青春期指南”,或许是现时代拯救孩子最好的药方之一。

以文学的方式来分析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是经典童话中缺失的部分。评论家谭旭东认为“于立极少儿小说作品里的‘苦难’不是儿童文学作品通常的寻找母亲、寻找财宝、寻找智慧过程中的打败妖魔鬼怪的象征性苦难,也不是善恶模式中恶魔实力的阴谋诡计,而是现实生活中(包括作家自己亲身经历)的切实存在的贫穷落后、愚昧偏见、疾病灾祸、命运遭遇、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少儿生存的困境与苦难的心灵体验。”这是在关注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未来。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少年小说,已经写得和成人小说相差无几。只不过它写的是关于孩子的事情,除了孩子的角色身份,别的毫无特质。这使得真正标准的合乎美学要求的少年文学越来越少。

我期待立极有新的心理咨询小说问世,把不同的案例即青少年遇到的各种人生困惑以艺术的方式展现出来,以期给他们温柔的呵护、温暖的关怀和温情的体贴,帮助他们,指引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

①《心理咨询导论》第3版,【英】约翰·麦克里奥德著,潘洁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7页、413页。

其他引文均出自于立极小说《美丽心灵》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心灵美丽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唤醒心灵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