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序《王充闾的庄子世界》

2015-11-18丁宗皓

海燕 2015年1期
关键词:王充价值体系庄子

□丁宗皓

序《王充闾的庄子世界》

□丁宗皓

过去还没有死去,它甚至还没有过去。这是一位哲学家说过的话,描述了历史传统中文化意识的潜在性和连续性。此话意涵丰富,意味深长。对于每一个个体生命来说,价值体认的迫切性始终存在,即人要得到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终极答案。有了这个答案,个体的精神才获得了归属感,获得了存在的依据。而这个答案存在于现在,更存在于过去之中。文化意识是一条历史的长河,它在时间中滔滔而过,以当下的面目向人们呈现,其中虽然有时间的段落,但实际上是一个整体。

了解历史文化传统,才能使自我体认成为可能。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既活在当下,又活在历史之中,我们所描述的民族的精神血脉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就是这样一个情态。这种精神切割不断,任何割断的想法都很可笑,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

但是,历史文化传统,容易被漠视,也往往容易被视为不存在。历史文化传统的记忆性,在激荡的时代潮流里,面目容易模糊而残破。但是,即便如此,它在每个人的生命基因里都完整地保留着,并时刻产生着影响,掌握人的思想和行为,当然也是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的纽带和肌理,掌握着现实社会。如果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在精神上失去了依据和参照系统,自然会陷入比痛苦还可悲的茫然。这就是和历史文化传统之间失去联络的真切感受,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失去故乡。

历史文化传统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生命个体是时光中的瞬间,相对文化传统,在这种巨大的时间差异里,个体生命恐怕瞬间都算不上。但历史传统却是由个体生命的思想和精神堆积而成的,构成一个立体、丰富细致的价值体系,而这个价值体系,就是中国文化中“天下”这个概念的全部含义。

有文化自觉的生命,都是这个文化价值体系的维护者和创新者,先贤如此,后来者亦复如是,才推动了文化的进步。近代以来,在迈向现代社会的艰难步履中,文化自信的匮乏,几度将历史文化传统送上审判台。历史文化传统是我们的过去,是我们的精神身世,审判导致这一传统的整体性被破坏。虽然形象模糊,但仍然作为一种潜在的力量,统摄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文化重建是中国一个重要而沉重的命题,它全部意涵之中,包括让我们再次和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相遇,这是一次人和故乡的相认,也是一次文化思想的还乡。

就文化重建的话题,作为一个记者,我曾经专门采访过王充闾先生。对王充闾先生的创作,我总体上理解为,他是以散文的方式做历史文化传统的梳理工作,他对历史的残章断简,擦拭清洗,连缀阐发。在这项工作中,个人经验和情愫,化成对历史文化深刻理解,深深投射到文字中间。我认为他所从事的,就是以一个作家的独特方式进行着文化重建的工作。《逍遥游——庄子传》一书,是他散文作品中,以一个人为叙事对象的创作。《逍遥游——庄子传》所叙述的,其实是中国人的自由精神,也是历史文化传统具有无限生命里的“游”的精神。而在现代语境中,自由精神似乎与这个历史文化传统毫无关系。他要说的话,在中国文明的深处,在这个世界上最早具有理性精神的民族深邃的心灵里,自由已经不是概念,而是民族的心灵实践。说出这一点,不是要证明“人有我有”这种简单类比的成立,而是指出始终连接我们精神的丝丝缕缕,它的源头所在。开卷诵读,我们终究会回忆起自己的文化身世。

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身世,是一项寂寞的工作。当下,如果找不到一个能够皓首穷经的人,历史文化传统的河流就会中断。王充闾的创作活动,始终被关注,这不是一件偶然事件,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产生寻找精神故乡的冲动,并最终重新爱上她和这项工作。

现在,关于《逍遥游——庄子传》这本书,因为上述的原因,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于是就有辽宁、北京、西安和黑龙江的一些学人,就此写了多篇评论文章,发表在许多报刊上。是一直关注充闾先生创作发展的向峰老师,搜求编纂,蔚然成书,成为这样一部足为庄学增厚,更助《逍遥游——庄子传》传播的《王充闾的庄子世界》。按照向峰老师的要求,我说了上面的话,算作序言。

2014年11月

(本文为应王向峰先生之邀,为《王充闾的庄子世界》一书所作的序言)

猜你喜欢

王充价值体系庄子
酷爱学习的王充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弟子规·出则悌(七)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王充路
浅论王充人性论非“性三品”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1995—2010年间俄罗斯规范价值体系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