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影响高中生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2015-11-17陈二亮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举一反三知识迁移创新思维

陈二亮

摘要:《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并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关键词:抽象语言 创新思维 举一反三 知识迁移

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使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的基础学科,是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的思维工具。所以,我们必须要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从小学到高中,每名学生为了提高数学成绩,都不惜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数学成绩出类拔萃者简直是少之又少,特别是进入高中阶段,出现函数、简单微积分等内容后,数学就更难学好了。有些学生很坦诚的谈到,自在上了高中,虽然很想学好数学,可就是数学成绩提不高,怎样学也学不好。这种现象目前在高中是比较普遍的,应当引起重视。为什么高中阶段数学成绩很难提高呢,而对此又有怎样的解决办法呢?下面,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究。

一、高中数学与小学、初中数学的不同

我们大家众所周知,小学及初中的数学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学生进入高中后,数学的学习就脱离了这些形象的东西,而是触及到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甚至要学习到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因此,很多学生会觉得这些抽象的概念很陌生,觉得离生活很远,难以理解。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思维的差异性加大

学生在初中阶段,老师经常为学生建立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即典型例题,运算公式,等等。例如,平面几何问题,教师会引导学生做典型的辅助线、线段相等、角相等一些固定的思维套路。而高中的数学则是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当习惯了这些机械的、典型固定的思维方式的初中生在接触高中数学后,在思维形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又得不到相应的提高,进而导致成绩下降。

2.知识的关联性增大

进入高中后,所学的知识不是单一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例如,几何学科由初中的平面几何转变为空间几何,函数也不仅仅是初中学的简单的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而是增加为指数函数、三角函数、函数化简等等内容,不仅如此,还多了一些向量和数列问题,这些知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如果有某一个知识点出现问题,就难以和后面的知识联系起来。

3.学习内容数量的增多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增多了,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对初中的数学知识进行了推广和引申,学习的内容也相应的增加。这样看来,一堂课45分钟,在接受新知识的时间比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而教师做辅助练习、学生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

二、造成初升高,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大家众所周知,学习是一个主动地过程,只有爱学习、会学习才能学好习。很多学生在小学、初中时的学习状态是老师讲、学生记,而没有养成自己思考、探究学习方法、缺少独立思考与主动学习的能力。在预习与复习的要求过程中,也只是按照课本的要求,复习有限的内容,而没有真正的做到理解和延伸。

1.学习方法不得当。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是这样听课的,当老师在讲知识,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维方法时,而同学们却在埋头机械的记笔记,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而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2.缺少主动学习的能力。初中数学的学习,多是教师将考试中所用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思路,教授给学生,学生听课只需要熟记结论及典型题型,就可以在考试时取得好成绩。但高中的知识面广,教师要全部讲解完高考中的习题类型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较少的、较典型的一两道例题讲解,去引导学生融会贯通这一类型习题。所以,如果学生不主动自学、不主动开发思维能力,就难通过一两道例题而去理解这一类型的问题。

3.缺少知识迁移的能力。高中数学不是单一的知识学科,而是和很多知识都相关联,如果学生没有创新能力,不会将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是学不好高中数学的。并且,随着考试的不断改革和深入,数学题型的开发呈现不断的多样化,近年来提出了应用型题、探索型题和开放型题,只有学生主动学习,举一反三,才会取得好成绩。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中数学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仅仅有学好的信心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会学”的方法,要创新思维、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1.学“会”之后加强反思。我们学生一定要明确一个道理,课堂上学习的目的是要学会运用题目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把自己做过的每道题加以反思,把知识穿成线、连成网,日久天长,构建起一个内容与方法的科学网络系统。

2.系统小结及时归纳。学习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时,是教师替学生做总结,做得细致,深刻,完整。高中是自己给自己做总结,在关系交错复杂的众多知识点中我们要自己学会归纳总结。

3.积累资料随时整理。积累复习资料这也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把课堂笔记,练习,单元测试,各种试卷,都分门别类按时间顺序整理好。这样,复习资料才能越读越精,一目了然。

4.精挑慎选课外读物。高中数学考的是学生解决新题的发散思维的能力。如果我们只是跟着老师,而没有课外知识的摄入,不论老师的水平有多高,必然都会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要想学好数学,必须打开一扇门,看看外面的世界,将老师教授的知识与课外新知识相结合。

5.合理规划步步为营。高中的学习是非常紧张的。因为不止数学一项学科,还有很多学科需要学生投入自己的几乎全部的精力。所以,想要学的好,就要给自己制定一个较长远的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详细的安排好自己的零星时间,并及时作出合理的微量调整。

简而言之,数学是一门充满挑战的学科,在高中阶段,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关乎学生整体成绩的高低。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教师不仅起到知识传播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具有引导和指导的意义,所以,只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促进学生数学科目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黄建新.浅谈影响高中数学成绩提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学园,2013,(08).

[2]周宁.浅谈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新课程,2010,(08).

猜你喜欢

举一反三知识迁移创新思维
在素质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由一道物理题引发的对绳子张力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