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假牛肉

2015-11-17高上婷

瞭望东方周刊 2015年43期
关键词:每斤香精肉牛

高上婷

正午刚过,北京新发地市场综合交易大楼地下一层的牛羊肉批发市场归于平静。6个小时前,这里还是一片熙攘,来自北京各地的酒店大厨、餐馆老板乃至路边小贩都聚集在此挑选新鲜的牛肉。

尽管这里不是京城最大的牛肉交易市场,但却是业内口碑最好、人气最高的。

“因为这里卖的基本上都是真牛肉。”贺林(化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贺林在这个市场经营着一家熟食店,主要给饭店供应加工好的熟牛肉。

几年前,这里还是另外一番景象。贺林说,当时市场里有很多私下出售假牛肉的小店,一些真牛肉也会被大量注水,近几年的严厉打击已让这一现象几乎绝迹。

但是,假牛肉并没有消失。

据本刊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10月,公开报道的假牛肉事件就有3起。

“假牛肉的盛行几乎是行业内一个公开的秘密。”贺林说,尤其是随着近几年牛肉销量的增加,牛肉造假情况更多。

猪肉变牛肉

假牛肉是如何制成的?

在诸多媒体的报道中,只需在猪肉加入一种食品添加剂即可混合成消费者难辨真假的牛肉。这一点也得到了贺林的证实,“假牛肉的制作并不难,最核心的原料就是添加剂。”

这种添加剂就是此前被频繁曝光的牛肉香精,亦称牛肉膏。这是采用新鲜牛肉加入一定量添加剂后,经过剔除脂肪、消化、过滤、浓缩而得到的一种棕黄色至棕褐色的膏状物,有牛肉自然香味,易溶于水。

“这种添加剂很容易买到,价格也不贵。”贺林说,在新发地市场内就有多家调料店售卖。

在他的介绍下,本刊记者联系上了一家同在牛羊肉批发市场、可售卖牛肉香精的调料商店。

店主张丽(化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她店里的牛肉香精有袋装和罐装两种形式,前者价格30元左右,后者价格70元左右,“但这种产品并不在店面销售,都存放在仓库里。”

为了说服记者购买该产品,张丽还详细介绍了假牛肉的制作方法。按照她的说法,假牛肉的制作只需三步就可完成:先将猪肉与牛肉香精混合在一起揉捏,然后将混合后的肉放到冰箱冷冻几个小时,最后再加上各种调料煮熟。

其中,加多少牛肉香精也是一门学问。

“香精加得越多,牛肉味道就越重。”张丽说。

她告诉本刊记者,如果卖给餐馆,只需添加少量牛肉香精即可,因为流动的食客极少能辨别出真假牛肉,也不会深究,但要是卖给长期吃牛肉的个人,就需添加大量的牛肉香精,因为他们的辨别能力较强。

“牛肉香精基本是按照1:50的比例添加,也就是说10克香精能够制作1斤牛肉。”张丽说,按照这个比例勾兑,消费者基本吃不出真假。

不过,她也特别提醒说,这种方法只适合做熟牛肉,不能做生牛肉,“因为生牛肉太容易看出来,煮熟后就难辨别了。”

也正因此,贺林连自家售卖的熟牛肉都不吃,还禁止家人吃,“不光是肉的质量不能保证,关键是添加剂太多。”

一位要求匿名的业内专家告诉本刊记者,牛肉中添加适量的食品添加剂是合法的,但如果超量就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严重者可致癌。

这种用猪肉加牛肉香精做成的假牛肉之所以屡禁不绝,根本原因在于其高额的利润。

贺林说,一斤假的熟牛肉价格最低也要22元,而一斤猪肉的价格才10元左右,即使算上牛肉香精的价格,每斤的成本也不会超过12元,利润率高达45%。

“卖的价格越高,利润就越高。”贺林说,一些生产商为了压低成本会用价格更低的母猪肉做原料制作假牛肉,一些更贪心的商家甚至会把好肉和坏肉掺在一起做假牛肉。

多数流向餐馆

这些做好的假熟牛肉再辅以简单的包装就可以在市场上售卖。不过,即便是在新发地这样的大型批发市场内,外人也很难找到这种假牛肉。

本刊记者以酒店采购员的身份询问了市场内的多家熟食店,均被告知不售卖这样的产品。但其中一位店主隐晦地告诉本刊记者,他可以帮助联系做假牛肉的厂家,但前提是必须保证一定的定购量。

“如果从厂里直接购买假牛肉,价格也不会低,反而不如购买包装好的成品。”贺林向本刊记者推荐了一款售价为每斤22.5元的酱牛肉,该产品的生产地为北京顺义。产品配料标注说,牛肉是其主要成分,淀粉是主要的配料成分,含量在10%左右。

“先不说这到底是不是真牛肉,淀粉的成分肯定不是真的。”贺林说,这种酱牛肉中淀粉含量至少在20%以上,“因为加淀粉能减少成品中牛肉的添加量,还能让牛肉口感更好。”

相比店内其他售价在每斤35~40元不等的酱牛肉,这款单价只有20多元的酱牛肉销量极好。“很多人图便宜都会买这种成品。”贺林说,这种价位的牛肉多半有问题,“即使是真牛肉,也不是什么好牛肉。”

贺林说,每斤售价在35元以上的熟牛肉基本都是真牛肉,而低于25元的可以肯定是假牛肉,“市场上的生牛肉价格都已经上涨到每斤30元左右了,熟牛肉还经过加工程序,价格不可能低于生牛肉。”

上述业内专家说,这些生产假牛肉的工厂一部分集中在房山、大兴等北京偏远城区,一部分集中在燕郊、廊坊等北京周边地区。前者主要是一些规模厂家,后者多是隐蔽的小作坊,“很多工厂都是既生产真牛肉,又生产假牛肉。”

北京尚且如此,其他地方情况更糟。

贺林告诉本刊记者,在一些监管松懈的二三线城市乃至三四线城市,这类黑作坊更多,假牛肉的制作更加粗糙。“小城市农贸市场里的牛肉商贩基本上是店面里摆真牛肉,仓库里放假牛肉。”

这些假牛肉绝大多数流入了餐馆,尤其是充斥街边的小餐馆。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陕西延安执法部门查获了一起假牛肉制作窝点,涉案假牛肉高达80多吨,该批假牛肉最后被证实流向了600多家餐馆。

“基本上都是餐馆主动来买的。”贺林说,这些进价不到每斤20元的假牛肉通常被餐馆当作凉菜售卖,每盘价格28~35元不等, 利润很大,一些餐馆老板甚至自己做假牛肉。

巨大的供求矛盾

在中国肉类协会副秘书长高观看来,牛肉造假的层出不穷与中国牛肉市场近年来的高涨势头有直接关系。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国内牛肉的售卖价格自2000年以来一直呈现持续攀升状态,十多年间上涨了346%,目前已高达每斤30元。

2015年10月23日,在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六盘山草畜牧业养殖公司,工人在牛棚喂养从澳大利亚引进的安格斯牛

“牛肉价格的高涨让不法商家看到了利益,自然会制假售假。”高观说。

他认为,这背后反映的更深层次问题是,中国长期面临的牛肉供给不平衡窘境,“一旦市场供不应求,制假售假问题自然不能避免。”

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2000~2014年,中国牛肉年产量由513.1万吨增加到689.3万吨,只增长了34.4%,年均增长率只有2.5%。相比之下,中国牛肉消费量则从500万吨左右增加到900多万吨,14年间几乎翻了一倍。

“2014年中国牛肉消费量有900万吨,但产量只有不到700万吨,缺口达到200万吨。”高观说,最近几年中国居民的牛肉消费量仍在高速上涨,但国内产量却迟迟跟不上,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尽管如此,中国仍然严格限制牛肉进口。高观说,中国目前的牛肉进口来源国只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阿根廷、乌拉圭、哥斯达黎加6个,2014年全年的进口量也只有31.6万吨,不到总消费量的4%,“这就导致牛肉走私的猖獗。”

本刊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存在的走私牛肉主要来自两个区域:一个是美国、日本、欧盟、巴西等传统的牛肉生产区,一个是缅甸、印度等中国南部新兴牛肉产区,其中后者在走私牛肉中的占比较重。

此前《南方周末》曾报道称,在海关总署的一次内部研讨中,商务部中国土畜进出口商会和中粮集团肉食公司披露:2013年,巴西向中国输入了43万吨牛肉,印度和美国分别向中国输入了47万吨和9万吨。

但上述三国都非中国的牛肉进口国。这就意味着,上述三国在2013年向中国输入的近百万吨牛肉并非通过正规途径入关。

神户牛肉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实际上,中国禁止从日本进口牛肉,因此,国内售卖的神户牛肉要么是走私,要么就是国内生产的假货。

高观说,相比日本、巴西等国,来自印度、缅甸等地的走私牛肉问题更加严重,不仅走私数量庞大,而且方式灵活、更难打击。

印度民众奉牛为神物,不吃牛肉,牛肉因此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中国便是一个重要市场。这些牛肉多经由缅甸进入云南,然后再输往全国各地。一些缅甸商人甚至直接将活牛从缅甸赶到中国境内再屠宰,然后在网上交易结算。

“印度、缅甸的走私牛肉价格只有每斤十几元,与国内每斤30元的价格相差很大,利润很高。”高观说,中国每年的走私牛肉量在200万吨左右,相当于国内产量的三分之一。

被限制的进口

“解决由于供求矛盾而引发的假牛肉、走私牛肉的一个可行办法,就是放开牛肉进口限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孙宝忠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

这已成为诸多业内专家的共同呼吁,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9月也曾提出要合理增加牛羊肉进口。

但就目前的政策来看,放开牛肉进口仍然只停留在口头上,并未付诸实践。高观说,这其中的最大顾虑是放开进口可能会对国内牛肉产业带来负面影响。

进口牛肉售价普遍在每斤18~19元,而国产牛肉售价约为每斤30元。

“中国人本来就比较信任进口产品,再加上其价格比国内低很多,自然会选择进口牛肉。”内蒙古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尔沁)总经理王征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他说,在牛肉进口量大增的2013年,国产牛肉曾遭遇很大冲击,销量下跌严重。不过,一年之后这一现状就有所转变。这些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进口牛肉虽然便宜,但多出自当地的淘汰奶牛,肉质口感不佳,连本国人都很少吃。“很多消费者发现,这些进口牛肉的质量还比不上国产牛肉,转过来又买国产牛肉。”

萎缩的肉牛养殖

在王征涛看来,国内牛肉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并非进口牛肉的竞争压力,而是行业本身发展无法摆脱的困境,其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牛源不足。

孙宝忠对此持相同看法。“牛源短缺已经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瓶颈。”

中国的肉牛养殖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黄牛存栏量一度从1998年的9332.2万头增加到2005年的10016.6万头。但从2006年开始,国内肉牛存栏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到2008年黄牛存栏量跌至5253.3万头,下降了48%。2014年,全国的牛出栏量只有4929.15万头,不及2005年存栏量的一半。

在王征涛看来,肉牛存栏量锐减的根本原因是养牛不赚钱。他给本刊记者算了一笔账,农户购买一头幼牛(12~18个月的小牛)需要1万元左右,售卖之前需要喂养3~6个月的成本大约2700元,共计约1.3万元。

而按照目前生牛收购价每公斤25元计算,一头重达500公斤的肉牛只能卖1.25万元,还不够成本。“如果算上人力成本,养殖户亏得更多。”王征涛说,少数的养殖户一头牛只能赚700元钱,更多的养牛户不仅不赚钱还赔钱。

“而且,国家对商品牛不给任何补贴,这让养殖户更没动力。”王征涛说,一些原本为其公司供应生牛的农户都因不赚钱而放弃了养牛,有的去了外地打工,有的改养其他肉禽。

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全国肉牛养殖户(场)约1586.8万个,比2003年减少了10.8万户 (此处插入信息链接1)。

牛源的短缺让众多牛肉加工企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据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对全国肉牛屠宰加工企业的调查,全国规模屠宰加工企业的平均设计年产能为4.29万头,但实际屠宰加工能力普遍较低,其中东北59家规模化企业平均开工率约为33%,中原地区为42%,西南地区仅为19%。

像科尔沁这样产能利用率能够达到50%的企业并不在多数。但对王征涛来说,这个数字仍未令他满意,“如果牛源充足,我们甚至还可以扩大产能。”

他希望国家能够尽快制定补贴政策,鼓励农户养殖肉牛。

这也是孙宝忠所想的,“如果能解决牛源短缺的问题,那中国市场牛肉供不应求的问题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否则这种局面仍会持续。”

按照国家肉牛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的预测,未来中国的牛肉需求量将达到1200万吨以上,这就要求牛肉供给要相应增加一倍才能弥补供需缺口。“现阶段这仍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孙宝忠说。

猜你喜欢

每斤香精肉牛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措施分析与解读
冬储菜价格创5年最低 居民更爱新鲜菜随买随吃
让大米身价翻番的七种卖法
简介肉牛快速育肥技术
春季舍饲肉牛快速育肥要点
天然香精比人造香精更健康?
纯味“香精”
白鸽探长
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