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MOOC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

2015-11-16李素芳徐华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李素芳 徐华伟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网络时代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就一定要重视信息技术对于课程教学的影响,作为一种借助互联网兴起的教学模式,MOOC无疑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新的建设思路,值得探索研究。

关键词:MOOC;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模式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4.016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4-0067-04

一、MOOC的兴起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基于开放教育理念而兴起的网络在线课程。它源起于开放教育资源活动,早在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起“开放课程计划”,随后在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并发起“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后,欧洲、中国、非洲、韩国、日本相继成立了开放课程联盟,极大的促进了免费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据统计,目前全球有250多所大学和机构免费开放了14000门课程。[1]然而,开放教育资源活动仅仅是将传统的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进行了共享,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成本,但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上并没有体现出更多的新意。为这一运动带来革新的是连通主义和行为主义教学理念的渗入。2005年加拿大曼尼托罗大学的学者乔治·西蒙斯提出了连通主义教学理念,他认为传统的静态、分类与层级化的知识发展到网络时代已变成动态的、网络化的知识流。相应地,学习也主要是在动态连结的知识网络中形成知识节点的过程。[2]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西蒙斯在其与另一位学者斯蒂芬·道恩斯联合开设的“连通主义与连通性知识”课程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如Facebook Groups、Wiki Pages、Forums等)展开教学,吸引了多达2200人在线学习。在此基础上,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的戴夫·科米尔与国家通识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的布莱恩·亚历山大首创了MOOC这一术语,将MOOC定义为围绕某个主题,通过互联网将教师和学习者组织起来共同学习的开放性课程。但此时的MOOC因其高度强调课程自组织,对组织者、学习者的要求相当高,所以并没有获得广大师生的认可,也没有引起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

新生的MOOC踯躅不前的时候,得到了传统的行为主义教学理念的支持,当行为主义教学理念所具备的结构化的教学体系和系统化的教学流程融入MOOC之后,MOOC的发展便一发不可收,如今已形成以斯坦福大学为背景的由塞巴斯蒂安·特龙教授创办的Udacity、由达芙妮·科勒与吴恩达创办的 Coursera和以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为背景创办的EDX三大MOOC平台,而由三大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基本上都来自全球顶尖高校,据统计,截至2013年7月,全球共有83所高校和机构加盟Coursera平台,共有28所顶级大学加盟EDX平台,课程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艺术、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技术、数学等多个领域,名校效应以及在线教学平台的成熟使得MOOC教学模式迅速兴起。

二、MOOC教学模式的特征

从发展历程来看,MOOC的兴起并非只是简单的名校效应促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教学模式。通过观察当前三大MOOC平台的运行方式,可以发现,MOOC在表面形式上采用了类似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通过“注册—听课—课堂随测—作业—讨论—考试—结业—证书”的方式实施教学,但经过课程教学实践及研究之后,我们认识到MOOC教学模式有着如下典型特征:

1.以学习者为核心开展课程组织

MOOC的课程组织是围绕学习者展开的,当学习者通过平台注册成为课程学习的一员时,授课教师或者助教就会以邮件、学习平台通知公告的方式发布课程开始时间、学习进程和相应的学习准备提醒。MOOC一般以周为单位向前推进教学进程,每周学习的时长基本控制在3~4小时,由于互联网时代人们碎片化时间普遍增多以及移动设备普及的趋势,MOOC充分考虑了新时期学习者的学习特点,教学多以控制在15分钟以内的微课程形式呈现,相关的学习资源按照学习路径的纵向需求进行安排,使得学习者能够非常便捷的找到本单元学习所需要的学习材料、测试内容、讨论版等。此外,在学习过程中,授课教师或者助教会针对普遍性问题、课程动态做出及时的通告,从而使学习者能够清晰的把握学习进程。

2.以开放为特征进行在线微课视频教学

MOOC借助互联网展开,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开放,这不仅体现在MOOC教育理念和学习者无门槛限制进入“课堂”的开放性上,也体现在授课教师在线进行微课视频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上。由于MOOC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微课视频,因此,教学形式上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的场景,更加注重视频画面的布局、构图、色彩等因素,比如探究性为主的课程多以深色为背景,讲授性为主的课程多以亮色为背景,所以,在MOOC课程中,教师教学形式更为丰富多彩。而在教学内容上,由于授课教师面向的学习者不再局限于选修该课程的本校学生,而是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更加具有普遍性,表述上更加严谨,一定程度上,这种开放性使得课程曝光率和学习者注册数成为课程质量好坏的验金石。

3.以教学团队形式推动教学进程

作为面向大规模学习者开放的课程,MOOC对教学质量有着天然的高标准要求,一门精心制作的MOOC不仅需要授课教师的课前充分准备,同时需要回应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各式各样的问题,还需要能够准确并有效传递教师思想的信息媒介设计。根据一项调查显示,授课教师在开课之前平均需要花费100个小时进行课前准备,在开课过程中每周需要花费8个小时为学生解答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而每门MOOC至少有1位助教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反馈。[3]显然,传统教学中由一名教师独自完成课程讲授的方式是无法在MOOC中实现的,必须围绕授课教师建立一支教学团队,才能有效推动MOOC的教学进程,教学团队应当按照课程教学目标有计划的设计制作MOOC,对学习者的普遍性问题给予及时回馈,并适时的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数据,在后续的课程设计中进行针对性的动态调整,从而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4.以自主、协作为主要学习方式

MOOC利用WEB2.0的理念,将社会化媒体技术如电子邮件、博客、维基等作为学生讨论和建构学习内容的技术工具,使学生不仅成为了教学内容的消费者,而且成为了教学内容的开发者和创建者,并根据兴趣自发组织学习圈,构建了一个由具有共同志趣的学习者自组织起来的学习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奥苏贝尔所认为有意义学习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学习者具备对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和心理倾向,客观上,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有着实质性联系。因此,在这种学习生态系统中,更加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精神,加之志趣相同的缘由,学习者除去与教师的互动外,相互间的协作学习成为主要的方式,形成了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所说的从游景象,“学校就像是水,师生就像是鱼,他们的行动就像是游泳,大鱼前导,小鱼尾随,就是‘从游,从游时间长了,日日观摩,即使不刻意追求,自然而然就会收到耳濡目染之效。”

5.以强调过程考核为主的评价

传统的评价机制往往以授课教师在课程结束后用一个僵化的分数来衡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况,即所谓的“一考定终身”,而MOOC则通过强调过程考核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使得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障。考核出现在教学过程、课后测试、平时作业和期末测试等各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在教学视频中加入内嵌式测试,即教学视频每播放一段时间会跳出相关的测试题目,只有在回答正确的基础上才能继续下面的学习,这种测试类似于传统的课堂提问,目的在于集中学习者注意力并掌握重要的知识点;课后测试和平时作业则是针对学习者关于某一单元的学习评测,由于学习者规模庞大,对于此间的评阅不可能由授课教师和助教全部完成,评阅人员一般由学习者同伴、教师和校友三方构成,多元化的评价对学习者的评价将更为合理公正;期末考试一般通过在指定考试中心或者其它任意地点进行,监督措施则通过技术手段和道德约束来完成,比如考试过程中,锁定考生用来参加考试的电脑,开启网络摄像头进行远程监督。考生在参加考试时需了解“诚信规章”,并保证遵守学术诚信。完成课程的学习并通过考试的学习者,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结课证书。

总的来说,MOOC是一种基于互联网传播知识的开放教育形式,它进一步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促进了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改善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契机,无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有着启迪意义。

三、MOOC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创造的机遇

1.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创新教学模式增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成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紧迫任务。MOOC的出现无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基于MOOC之上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翻转课堂”是一种颠倒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它将知识传授的环节放在了课外,而将知识理解内化的环节放在了课堂上,由此增强了信息反馈的功能,从而使得传统教学模式被颠覆。教师身份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和协作者,这就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了更多的互动,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学生的角色则从传统课堂中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自主学习并能控制进度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多方协助,直至掌握知识。因此,借助MOOC平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将从重复的知识讲解中得到解放,学生将在自主构建理论框架的同时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社会实践,课堂教学则从侧重讲授理论知识转变为侧重回答解决学生碰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2.构建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环境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斯·乔伊斯认为,“所谓教学,就是创造由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作用、社会关系、活动类型、设施等组成的环境。”[4]因此,教学在其本质上就是创设一种环境。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推进,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多元化通过互联网这一渠道产生的影响日渐重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建设受到极大的挑战,有必要也必须在互联网上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环境。MOOC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本身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开放理念,建立了系统的教学流程,为构建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环境提供了极大的潜能:

MOOC强调在线教学,这将使得教育部通过国家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等形式建设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应用,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

MOOC强调自主协作式的学习,它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强调培养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场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能够很好的与MOOC结合,其提供的教学环境将“把学生由传统教学中的教育客体转变为教育主体;把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创设的学习过程;把统一化的教育模式变为个性化的教育模式。”[5]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无形中发挥作用。

MOOC强调过程考核,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过程考核更能体现对学生的公正评价,对一个人的品格、意识的评价通过一场考试来作衡量,无论如何都是太武断了。MOOC的考核方式从评判者而言,更加多元;从评判方式而言,更加便捷;从被评判者而言,更加自觉。

3.整合优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的的各种要素的总和。[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依赖于各种要素的系统联系和良性运转。目前,我们已然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依托网络平台,这些教学资源通过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资源课等形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开放共享,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些开放共享的教学资源在多数情况下处在一种“数据孤岛”的状态,即:首先,多数资源处于一种“宣传”性质的开放共享,很少应用于实际教学,因此,它只是一类数据;其次,资源得不到有效维护和持续更新,实际功用逐渐降低,使得它的知识性得不到延伸;再次,师生很少围绕这些教学资源展开网络交互活动,资源因而“孤独存在”。

MOOC的出现,为开放共享的教学资源提供了进一步整合的平台,正如由“单兵作战”形式进入“团队协作”形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将在这个平台通过教师推荐、学习者筛选、师生协作创造、多元评价体系等机制完成新的联合,借助MOOC完善的教学功能,传统的“数据孤岛”会被紧紧“链接”起来,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主体、客体、内容及方法等教学要素的整体性功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四、MOOC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造成的挑战

MOOC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挑战,一方面在教学组织上对团队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再向学生认知体系的转化增加了难度。

1.教学组织团队化要求更高

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的建设,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国家系统建立了教育部、地方、高校三级既分工负责又相互衔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提供了主体保障。

MOOC是一种大规模在线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在MOOC平台上的自主、协作学习,教师的角色将从理论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协助、引导、答疑解惑为主,因此,MOOC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建设,并不会使得教师队伍必然缩减,但在教学组织上对团队化的要求明显提高:

首先,教学团队结构需要完善。相比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MOOC将课堂扩展到了互联网,这就要求必须在现有围绕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的教学团队的基础上,扩充理解互联网教学特点的教师或者培养现有团队教师的网络教学能力;其次,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有机统一对团队协作水平提出更高要求。MOOC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用,势必会将最优秀的理论教学内容通过微课视频在线呈现在广大学习者面前,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MOOC课堂不再是某一位教师的课堂,而是全体思政课教师共同组织的一个课堂;再次,多元化评价机制的引入考验教学团队的综合能力。大多数MOOC采取了由授课教师、学习者及校友共同评价的机制对学习效果进行衡量。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MOOC而言,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至少会在原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的基础上,增加学习者的参与,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引入校外单位的参与,教学团队的范围将得到扩充,在对学习者个体评价更趋客观的同时,也是对各方理论认识能力、协调运作能力、网络技术操作能力、承担责任能力的综合考验。

2.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的转化难度增大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再向学生认知体系的转化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工作,MOOC的出现使得这一转化工作的难度显著增加。

首先,三个体系的转换需要更为融合、系统。相比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在线教学的MOOC使每个学习者的学习更为自主,一定意义上消解了传统课堂的存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MOOC建设将更为系统的融合三个体系的转换过程,需要从宏观层面上把握各种教学元素的组合,这无疑是个极大的挑战。

其次,教学设计更加注重教学的表现性和原创性。MOOC通过互联网创造了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教学环境,学习者在新的教学环境中的自主、协作学习主要是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在线完成相应的作业和讨论来完成的,也就是说学习者主要是通过人机界面交互完成课程学习,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MOOC教学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互联网媒介的特点,围绕教材制作富有表现力的微课视频,这种表现力体现在教学主题名称的艺术化、教学导入的吸引力和教学过程的感染力上,也因此需要教师做出更具原创性的教学设计,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意识形态性、知识性的基础上更富艺术感染性。

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MOOC的结合是必然的,如何抓住机遇克服挑战势必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的时代课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的对此作出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 国际开放课件联盟词条[EB/OL].http://zh.wikipedia.org/wiki/.

[2] 陈肖庚,王顶明.MOOC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5.

[3] Steve.k.Additional Results from the Chronicle's Survey[DE/OL].[2013-05-27].http://chronicle.com/article/the-professors-behind-the-mooc/137905/#id=results.

[4] 钟启泉.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现代教学模式论研究札记之一[J].外国教育研究,1984(3):16.

[5] 汪馨兰,戴钢书.新媒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6):46.

[6] 边和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4:133.

[责任编辑:张学玲]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