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类型·现象——论当代中国电影文化的构建与提升

2015-11-16

电影新作 2015年5期
关键词:商业艺术文化

李 剑

电影既是一个产业,更是一种文化。近十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已经让从业者和观众深切感受到一个新兴产业的蓬勃力量。然而,在面对伴随着产业高速增长而来的种种电影文化症候时,也需要冷静地思考一下电影文化的问题。电影产业与电影文化,该如何共存共生?产业优先还是文化优先?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电影产业化发展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假如对这些问题没有清晰的认识,电影产业化必然会失之于盲目,而电影文化软实力也恐难培育。因此,在产业化背景下,如何构建并提升当代中国电影文化,是关系到当前乃至未来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命题,需要我们加以深入的研究。

文化产业,文化在前,产业在后。从根本上说,文化产业的生命力,在“文化”二字。如果没有先进的、具有吸引力和穿透力的文化积淀与文化引领,产业化只会沦为一般商业意义上的产业配套和流程的标准化,而缺少能够持续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与生命力。从前几年国家提出“增强文化软实力”,要求促进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举国上下影视文化产业园遍地开花,各类公司的影视项目纷纷上马,我们在推动电影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然而,令人忧虑的问题仍然很多,比如当代中国电影在“走出去”的路途上始终步履艰难;电影产业化十余年来,迟迟不见有社会影响力与票房号召力的电影文化品牌;中国是个电影大国,却不是电影文化强国。种种问题,有学者认为是“发展中的问题,决不能用倒退的方式来解决,而应该用改革的方式来解决”①。诚然,电影产业的持续良性发展,需要不断地改革与优化,但如果认为电影文化的建设与提升,也可以用改革的方式来实现,那未免有些简单化了。当前中国电影中普遍存在着的文化内涵不足、文化品位低下、文化价值观混乱等现象,不仅与电影产业化发展过快有关,更与电影行业整体上缺乏文化传承与建设意识有莫大的关系。

一、电影文化与民族文化

电影是文化的载体,是电影艺术对社会与历史的折射,也是考察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的窗口。借助于电影这个载体,可以传递出对社会的政治、道德、法律、文艺、宗教、历史、现实等问题的思考与判断,可以看到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意义和时代性的文化价值取向,同时也能够揭示出社会大众的思维习惯、情感方式与心理结构。

当代电影的竞争,固然与政治语境、经济实力、技术水平有关,但根本上是一种文化竞争。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电影艺术无法脱离文化和历史而独立存在,它不过是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的一个表征。好莱坞电影能持续数十年居于世界霸主地位,与其作品中所蕴含的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强大的科技文化、无与伦比的想象力等因素是分不开的;欧洲的文艺片传统至今都影响着世界各地的文艺青年,也与其浓郁的哲学思辨意味及对现代人的隐秘而复杂的情感与精神世界的不懈探索密切相关;再以90年代以来崛起的日韩电影为例,其电影中往往渗透着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的批判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让观众能够看到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聆听到一个民族的声音。可以说,在电影文化繁荣的背后,都有一种充满魅力与生命力的社会文化或民族文化在支撑着。

因此,在文化上,电影与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着普遍的联系,其自身并不是一个自足的体系。电影的文化资源,来源于其所处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政治、道德、法律、文艺、宗教、历史、现实等。电影文化的发展水平,也与其所处的社会、时代的文化发展的总体状况同步。假如一个社会或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缺少创新度与先进性,在文艺创作的视野、深度、手法等方面缺少先进性,那么即便有一两部作品能够引起广泛关注甚至获得国际大奖,但其总体的电影文化恐怕也很难领先于世。我们不妨设问,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是不是一种先进的、让人肃然起敬的文化?其是否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与吸引力?是否足以支撑起一个强大的中国电影文化?

答案也许并不乐观。社会文化的改良与发展,无法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过程,电影文化也是如此。当前的中国电影文化,总体上说并不令人满意。文化内涵稀薄、文化品格不高、文化价值观混乱,观众对此也颇有微词。一方面,国产电影的年产量近七百部,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另一方面,在这数百部的国产片中,真正具有一定的艺术质量与文化分量的作品屈指可数,能在国际影坛上产生良好的反响、获得较高海外票房的作品更是寥寥无几。我们是一个电影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电影文化小国,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当前的社会文化状况。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形象与实力的直接反应,是向世界展示民族特色与魅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中国电影应当且必须通过影像语言实现文化输出,传播民族精神与文化价值观,塑造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当前的中国电影在文化格局上,已经基本形成了艺术电影、商业电影与主旋律电影三足鼎立的态势,这三种电影的运行与发展方式,在创作方式、题材选择、发行渠道、观众接受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我们应当面对现实,分而治之,采取有针对性、有差别的措施,推动电影文化的建设与产业的良性发展。

二、艺术电影与渠道建设

当前我国艺术电影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假如能有一个全国性的艺术电影放映网络,为艺术电影的生存与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真正的高水平的电影艺术与电影文化就很有可能在这片土壤中生长出来。艺术电影的发展,代表着一个国家电影艺术与电影文化的真实水平。我国电影艺术与电影文化建设与提升,也必须仰赖艺术电影的创作与发展。

近几年来,艺术电影在市场上的角色比较尴尬。一些原本艺术质量并不差的严肃影片,却往往得不到市场的认同,以“影院一日游”告终,票房极低。如《三峡好人》《青红》《左右》《星空》《转山》《钢的琴》《黄金时代》等,国内票房少得可怜,令制片方很是沮丧。贾樟柯甚至有意将《三峡好人》的上映日期与《满城尽带黄金甲》排在同一天,以表达无声的抗议。通常情况下,艺术电影如果不去国外参加各类影展以期出售版权的话,仅仅靠国内市场很难收回投资。可见,艺术电影目前的生存状况很不乐观。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并不复杂,就是目前我国的电影院线完全是纯商业的,其运营方式完全以票房论英雄,故不适合艺术电影的放映。艺术片在商业系统内放映,所面对的是商业电影的观众群,这种错位的观影方式必然导致低票房。由于无法保证基本的成本回收,艺术电影的再生产也越来越难以为继。

反观欧、美、日、韩等电影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其艺术电影往往拥有较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以美国为例,美国有比较成熟的艺术电影院线,其总银幕数量逾千块,以放映独立电影、艺术电影、外国经典电影为主。这些影院大多坐落在大学城等艺术电影的忠实观众比较聚集的地区,这些艺术电影观众的受教育程度更高,也更富裕,相对于商业电影院线的观众来说,平均年龄也比较大。美国的艺术影院环境非常舒适,通常规模不大,但有很好的餐饮和配套设施,如咖啡馆、小酒馆、屋顶酒吧、衍生品商店等,能够为艺术电影的爱好者们提供一个非常舒适的观影与休闲环境。这种完善的艺术电影院线,与放映商业电影为主的商业院线是完全并行不悖,互不干扰的,从而形成了一个比较独立的艺术电影产业链,

韩国电影近几年的迅速崛起,也给我们以不少启示。韩国在推动艺术电影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尤其是成立了电影振兴委员会,它是韩国电影的最高主管机构,属于非官方性质。该机构主要负责政策制定、振兴电影产业、人才培养、教育研究与国内外电影行销推广等事物,通过政府授权的电影票房税收及政府预算等资金,以辅导金制度资助电影学院学生与独立电影导演,以电影基金制度帮助制作和发行电影。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还积极推进韩国本土电影激励计划,为解决低成本电影和独立电影生存困境赞助了一批中小规模影院的建设与运营,并借助釜山电影节出台多种计划帮扶韩国新电影,推进韩国电影的海外输出与国际合作,从而为本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较多的发行渠道与较大的发展空间。

就国内的情况而言,2012年曾有业内人士做过一些艺术电影的渠道建设方面的努力,试图加大艺术电影的放映比例。如“长三角艺术放映联盟”,是由上海联和院线牵头形成的一个松散的艺术电影放映组织,共有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宁波、合肥等九座城市的十家影院加入了这个“放映联盟”。“放映联盟”并不改变各家影院现有的经营模式,只是兼顾放映已获《公映许可证》的艺术电影、纪录片等。其放映方式被称为“周周映”,即每周的周三晚或周四晚放映一场艺术电影。另一个致力于推广艺术电影的努力,则是北京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它号称中国大陆第一家艺术影院,于2009年12月底在北京正式营业,由香港安乐电影有限公司运营和管理,拥有3个放映厅,共400个座位。该影院以放映世界各国的艺术电影为主,并不定期举办影展等活动。这些尝试与努力,客观上对于艺术电影的传播与推广有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其只是在商业电影院线中的局部尝试,更多的具有一种公益性质,而不是以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的方式运作,故其成效与影响还是比较微弱。有学者预言,“如果说,2003年由于开启产业化改革而成为中国电影行业崛起的一个重要年份,那么,2015年很可能会是中国艺术院线建设、艺术电影市场开始发育的另一个意义重大的年份。”②但愿此预言能够早日变成现实。

三、商业电影与文化品格

中国电影近30年的商业化与产业化发展,尽管未必能说今天的电影产业很成熟很完善,但是发展速度极快,发展态势良好,这与数量庞大的商业电影分不开。商业电影是大众电影文化的主要传播者,由于其在营销推广中的巨大投入,社会影响与传播范围广泛。商业电影的文化传播力及在社会大众中的文化影响力,不容小视。正因其文化覆盖面广,文化穿透力深,因此,当代电影文化的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解决大众电影文化的水平提升问题,也就是商业电影的文化品格问题。为此,必须设法逐步增强商业电影的文化意识与文化属性,要在商业电影中传达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表现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特有的思维模式、情感方式与心理结构,提升商业电影的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品格,推动大众电影文化的建设与提升。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一直在模仿与摸索中发展自己的商业电影。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势头强劲,票房收入、银幕数量、观影人次等指标都取得新突破。与此同时,电影市场的稳定性和成熟度有所提升,进口影片配额增加对国产影片造成的冲击明显缓解,国产影片在本土电影市场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已经成为主导电影市场脉搏的决定性因素。凭借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电影产业也日益受到世界关注。2014年中国全年生产的故事影片约600多部,全国的电影票房收入近300亿元,观影人次近8亿,其中国产影片的票房超过50%。同时,影院建设如火如荼,平均每天新增银幕约15块,全国银幕总数超过20000块,对进一步扩大电影市场容量、满足群众的观影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当说,目前电影产业总体的发展态势不错,发展前景也为投资商所看好。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商业电影的票房贡献是分不开的。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商业电影的发展中又出现了所谓“现象电影”,如《小时代》《富春山居图》《爸爸去哪儿》《后会无期》等影片,虽然票房很好,但口碑并不佳,很多观众都是一边看,一边骂,形成了所谓的“现象电影”。其主要特征是,影片上映后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与轰动效应,票房也很高,但其文化内涵与文化品质却令人大跌眼镜,其文化价值观甚至是混乱不清的。这样的电影,更像一次传播事件,一个传播现象,而作为电影的艺术属性与文化属性,却模糊不清。“现象电影”的出现,是当代中国电影文化走向低俗化、庸俗化的一个标志,应当引起我们的文化警觉。

当然,商业电影有其自身的逐利逻辑,高票房也意味着商业的成功与某种合理性,在市场上代表着一部分更年轻的电影观众的文化选择。然而,从文化层面来说,现象电影具有文化示范效应,它会对大量中低成本的商业电影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现象电影也具有极强的文化传播功能,它对于大众电影文化的传播与塑造,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因此,从大众电影文化的建设角度来说,必须重视商业电影的文化品格与价值导向问题,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比如,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电影类型的多元化,推动大众电影文化的良性发展。目前国产商业电影主要集中在喜剧片、武侠片、爱情片等少数几个类型,导致竞争过于集中。应当积极推动悬疑片(如《催眠大师》)、灾难片(如《一九四二》)等其他电影类型的发展,使电影类型的总体格局更加合理,电影文化的发展更加多元。

四、主旋律电影与创作理念

1987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提出“倡导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明确了“主旋律电影”这个概念,其定义是“为弘扬民族精神的、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实题材和表现党和军队光荣业绩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③。

相较于商业电影而言,主旋律电影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似乎要远得多。一提到主旋律电影,很多人的印象就是以政治宣传为目的,主题简单直白,艺术手法陈旧落后,观赏性差,让人难以接受。今天的中国电影观众,他们最熟悉和最喜爱的是90年代以来的好莱坞大片与国产商业电影,这些电影也决定了他们的电影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要想在文化上走进观众的心里,在市场上取得票房佳绩,就必须参考、借鉴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的成功经验,了解电影观众的观影心理与审美趣味。换句话说,主旋律电影的发展,要从创作理念上做出根本性的转变。

作为意识形态宣传与文化建设的一种手段,主旋律影片每年都在大量的生产,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少有让观众满意的精品佳品,非常可惜。然而,如果认为主旋律电影原本就缺少观众缘,那显然是一种误会。当年的《开国大典》《离开雷锋的日子》《我的1919》就曾受到过观众热捧前几年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也因“群星策略”的成功运用而掀起了观影热潮,可见,主旋律电影并不缺乏观众基础,只要艺术质量高策略对路,其市场效益与社会效益绝对不亚于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有学者曾指出,“我们现在面对的现实是:中国电影正处在产业化的历史境遇中,这意味着关于国家形象的建构理念,必须在一个商业化的平台上来兑现。”④的确,在产业化背景下,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必须调整心态与理念,重视市场导向与市场需求,从商业电影的票房奇迹中学习与借鉴一些成功经验。

从创作层面来说,由于承担了更多的意识形态宣教功能以及功能先行、主题先行的约束与影响,主旋律电影在创作上的难度更大。“一直以来,主旋律电影自诞生伊始,走的就是一条与当时的娱乐片完全不同的非市场化的道路,其投资制作、发型宣传都带有强烈的以政府为主导的计划经济色彩,很多时候主旋律电影的拍摄甚至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治任务。”因此,如何在意识形态表达与在观众接受心理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巧妙地传达意识形态内容,自然地流露倾向,并为更多的观众接受,是决定一部主旋律电影成败的关键。以近两年的主旋律电影《青春雷锋》《雷锋在1959》《吴仁宝》等片为例,其电影语言、主题设置、影像风格等,与年轻一代的观影趣味严重脱节,其票房也甚为惨淡。今天的电影观众的主体,是以90后为主的年轻人,他们对于政治、经济、社会与历史等等问题的看法,完全不同于他们的父辈,甚至其内部的文化生态也颇为复杂。在他们看来,这些影片所传递的主题与信息,与他们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东西。这种文化错位的状况若无改观,主旋律电影不仅无法实现传播意识形态的功能,更容易起到反效果。故此,必须向好莱坞电影学习,向优秀的商业电影学习,将意识形态内容不露痕迹地、巧妙地融入合情合理的故事中,让年轻一代的观众更容易接受。这方面的一个成功案例是2013年的电影《中国合伙人》,该片无论在演员阵容、叙事方式还是影片风格上,都极为贴近当代年轻人的趣味,而其所传达的意识形态如爱国、个人奋斗、人生理想等信息,也很容易得到年轻人的心理认同。

主旋律电影在文化上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声音,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肩负着引领全局的重大责任。因此,主旋律电影必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与时俱进,转变创作理念与制作方式,提升艺术质量,巧妙地传达国家意识形态,为当代电影文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当代电影的文化建设与品格提升,离不开社会文化土壤的培育,更离不开电影自身的文化意识与文化品位。艺术电影的发展,关键是渠道建设,必须加快推进全国性艺术电影放映网络的构建,为其提供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对代表着大众电影文化的商业电影而言,关键是提升文化品格,利用其广泛的影响力与传播力,传播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主旋律电影承担着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文化引领功能,必须贴近观众心理,转变创作理念,更新创作手法,提高艺术质量,才能在电影文化建设中作出更大贡献。

【注释】

①尹鸿.中国电影产业:改革的“红利”还能持续多久?[J].传媒,2014(17):11-13.

②孙向辉.中国艺术院线的出现及其对中国电影行业的意义[N].中国电影报.2014.12.17

③章柏青、贾磊磊.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45.

④贾磊磊.正义国家的影像建构[J].当代电影,2014(10):53-58.

⑤路春艳、王占利.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与商业电影的主旋律化[J].当代电影,2013(8):106-109.

猜你喜欢

商业艺术文化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商业经济》征稿通知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记录二十年商业社会的风云变幻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苏南地区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