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全面观照与客观评述
——评曹卫军著《从象征到魔幻——西方现代派文学主流》

2015-11-14陈清芳

世界文学评论 2015年1期
关键词:现代派象征主义流派

陈清芳

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全面观照与客观评述

——评曹卫军著《从象征到魔幻——西方现代派文学主流》

陈清芳

西方现代派文学于19世纪后期产生,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在我国的接受也经历了一个由避而不谈到争议再到肯定的漫长过程。这期间,当代中国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龚翰熊的《20世纪西方文学思潮》(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刘象愚的《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袁可嘉的《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曾艳兵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等。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之下,再去讨论西方现代派文学,并且出版一部同类型的著述,显然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因此,面对曹卫军所著的《从象征到魔幻——西方现代派文学主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就不免心存疑虑:它会如何展开对现代派文学的研究呢?然而,当我打开这部著述而进入到阅读层面的时候,还真的发现该著有一些值得一提之处。

《从象征到魔幻——西方现代派文学主流》是一部从流派的角度研究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部专著,它介绍了这些流派的基本面貌、构成形态与发展特征,以及重要作家的作品。全书不以系统、全面见长,而是紧扣“主流”二字,选取了“象征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英美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相对而言较为重要的六个流派,不求面面俱到,而是以点面结合的方式展开叙述,既有对西方现代派文学历史发展过程的整体梳理,也有对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专门研究,尤其是对一些文学现象的揭示,颇有独到之处,可以引发读者对一些共同问题的思考。概括起来,这部著述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内容取舍上的合理性。西方的现代派文学,是指从19世纪末期萌芽、20世纪以后广泛流传、思想和艺术上强烈地“反传统”的一系列文学流派的总称。其内容相当庞杂,大大小小的文学思潮和流派有十几个,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变化中不断引起震荡和争议,其中有一些到底算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派文学,至今争论不休,存在着许多歧义,围绕它而出现的有关“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论争,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部著述没有对所有流派进行全方位的罗列,而是紧扣“主流”二字,兼顾诗歌、小说、戏剧三种体裁,以其直面现实的严肃态度、鲜明的思辨色彩、深刻的探索精神以及新颖独特的艺术手法等,准确地把握了由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而在人的心灵世界产生的各种骚动及困惑,也清晰地反映出由于人的精神裂变而导致的文学从内容、形式到审美的变化。不能说这样的范畴是完满或精确的,然而对现代派文学整体面貌的概括是基本到位的,这样的内容取舍,和同类著述相比较还是有其独特性的。现代派文学从19世纪末期动荡混乱的现实危机中产生,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和强度迅速成为20世纪西方精神文化的主流,是现代西方社会各种危机与弊端所导致的精神世界的紊乱和心灵困惑的文学表现。其强烈的批判意识和浓郁的精神病态,包含了特定时代深刻的社会意识,是最富时代特征、最能反映20世纪西方的社会文化心理和现实矛盾的文学思潮,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的作家和作品,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为它几欲发狂的知音,成了一部分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批判现实、突出自我、宣泄不满情绪的重要艺术途径。同类著述一般都会在“绪论”部分对现代派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哲学基础,以及现代派文学的总体特征等进行全面的介绍,而这部著述则是开门见山,直接以象征主义文学展开叙述,看起来在体例上似乎缺乏系统性,却在内容取舍上形成了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关于现代派文学产生的背景,在学界已成定论,若再过多涉及,也只能是老生常谈,不会有什么新意,同时现代派文学纷繁复杂,每一种流派都有自己在体式、风格、美学、技巧方面的特殊性,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认知视角,以及特定的哲学、心理学背景,要概括现代派文学的整体特征,或者过于笼统模糊,或者这些特征和每一种思潮流派的特征多有重合,意义不大。从前的一些著述,往往从思想与艺术特征两方面展开叙述,但现代派作家从来就反对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断然分开,因此,所谓现代派文学的整体特征,往往难有令人满意的结论。而该书只在“前言”中简洁而准确地强调了现代派文学“为20世纪文学提供了足资借鉴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的特征,而将重点放在每一章对各个流派产生的背景及其特征的介绍上,这样既避免了和同类著述在这一内容上的重复,也避免了和每一章中各流派特征的重复叙述,为各流派展开叙述留下了更多的空间,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第二,以多元论题代替全面评说。要真正准确地把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主要面貌呈现出来,重点还在于对经典作品的阐释,因为正是这些作品所体现出的不同于传统文学的特征,才形成了现代派文学之所以是现代派文学的本质所在。从前的同类著述一般都遵循时代(思潮)—特征—作家—作品—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分析这样一种叙述模式,其中,社会背景的介绍和作家生平的概述占很大的篇幅,真正落实到具体文本的评论时又往往是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征这种规范的叙述模式,很难体现作家的个性与作品的魅力。这部著述不求面面俱到,而是每一部作品都力求从某一点切入,以点带面,并以多元论题代替全面评说,多角度地展示该作品的思想与艺术内涵。比如,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在西方小说发展史上曾引起了强大而持续的影响,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著作”,是“两个民族(爱尔兰和以色列)的史诗”,其展现人的心灵的独特方式,以及在文体方面的天才创造,甚至可以说改变了20世纪的小说观念。但是,它从诞生之日起就众说纷纭,争议不断。该作在阐释这部作品时选择了五个角度:①都柏林的日常生活;②评论界的盛宴;③三个体现了“真实的人性”的典型形象;④神话的复活;⑤符合人物个性和心理特点的意识流。这五个角度有对作品内容的介绍,对作品所引起的广泛争议的评说,对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分析,也有作品在艺术上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等,不仅全方位地探讨了《尤利西斯》对当时爱尔兰社会、历史、政治等生活的各个侧面的反映,同时也客观评述了该作品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时序颠倒、异常心理等方面的独特手法,以及它在西方小说史上的划时代意义。而读者通过这五个角度,也真正理解了《尤利西斯》成为意识流小说扛鼎之作的价值之所在。其中,“评论界的盛宴”比较全面地评述了该作品在西方发生争议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使阅读者能够客观、公正、理性地进行理解。在介绍加缪的文学创作时,该作选择了《局外人》和《鼠疫》,因为它们描写的都是世界和人的生存环境的荒谬,但在思想特征上,《鼠疫》是《局外人》的发展。如果说《局外人》通过莫尔索的冷漠展现的是个人对荒诞的发现并思考如何面对荒诞的话,那么在《鼠疫》中,通过里厄等人的斗争,加缪已从个人孤独的反抗中走出,不仅反抗荒诞的意识更加主动,而且主张人类能够团结起来共同作战,从而完成了从“荒诞—觉醒—个人反抗—集体反抗”的哲理思想演变。作者就紧紧围绕“反抗荒诞”这一主题,用四个小标题:“‘局外人’的含义”、“‘现代的西绪福斯’——莫尔索的形象”、“‘鼠疫’的象征意义”、“反抗的主题——从个人到集体”清晰而完整地展示了加缪思想转变的全过程。在介绍卡夫卡的“孤独三部曲”时,作者以“无家可归的《美国》”、“无处不在的《审判》”、“无法进入的《城堡》”为题,探讨了卡夫卡关于荒诞世界中自我存在的孤独与痛苦、自我寻求的迷茫与困惑,现代人无家可归的生存情状等主题,认为“三部小说都没有完成,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结局……这似乎意味着人类对自我存在的追问是不确定和永无止境的,同时也给人一种说不尽、道不完的意味,引发读者对作品给予多种猜测”,“从而很好地揭示出卡夫卡是一个永恒的谜……要‘解开’这个谜就意味着‘解开’人生的真谛”这样一个奇特的文学现象。在介绍《恶之花》时,作者以一部“有头有尾的书”、“‘美’的独特形态”为题,客观评述了《恶之花》是在一个伟大的传统业已消失、而新的传统尚未形成的过渡时代里开放出来的一丛奇异之花。在介绍《百年孤独》时,以“马孔多的多重寓义”、“拉丁美洲的孤独”、“‘魔幻’的现实”为题,全景式地探讨了这部作品对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上半叶近百年历史的发展演变,准确地概括出《百年孤独》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这些多元化论题的设置,表面看起来观点零散不集中,实则既有理论思维上的严密性,也有针对作品抽丝剥茧式的分析与阐发,从中体现出作者对经典作品的深入思考。

第三,阐述角度的多样化与独特性。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内容异常复杂,知识点繁多,信息量大,每一个流派除了经典作家外,还有众多重要作家的创作必须面对,因为这些重要作家的创作往往能反映出这一流派产生、发展的脉络及其整体创作特征。《从象征到魔幻——西方现代派文学主流》在每一章节之下,也是按照这一流派产生及发展过程介绍这些重要作家及其作品,但没有对这些作家给予全面的疏理与罗列,而是以最能体现某一个作家创作特征的作品或事件为主要阐述对象,体现出多样而独特的阐述角度。比如,前期象征主义文学的三个重要作家魏尔伦、兰波、马拉美,正是他们的创作实践及理论,确立并发展了象征主义文学,形成了象征主义文学的第一次高峰。作者没有全面地去介绍他们的生平与全部作品,而是选取了他们对象征主义文学贡献最大的某一方面进行重点阐述,重点介绍了魏尔伦《诗的艺术》,因为这首九节四行诗是象征主义者的“宣言书”;对兰波,重点介绍他作为“通灵者”在象征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对马拉美则从“纯诗”的角度介绍了他作为杰出大师对象征主义文学所发挥的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些特征结合起来就清晰地反映了象征主义诗学特征形成的过程。在介绍表现主义戏剧时,作者通过“斯特林堡:‘观念剧’的先驱”、“凯泽:‘新人’的塑造”、“托勒:‘观念剧’的深入”等不同的阐述角度,将一种有别于传统戏剧,强调表现观念、直觉、幻想、具有象征主义色彩的新剧种展现在读者面前,在揭示出表现主义戏剧特征的同时,也体现出它对传统戏剧的突破。这样,表面看起来对某一流派的介绍似乎缺乏系统性,但实际上通过每一个作家某一突出特征的介绍,使读者对这一流派的历史演进、文体特征、艺术内涵等,都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阐述角度的多样而独特,还体现在对经典作家生平的介绍上,这是此类著述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由于这些经典作家在人们的认识中还在不断变化,其生平中的许多事例或其经历也在不断地修订,因此,该著有选择地重点介绍了与作家的文学活动密切相关的一些事例,特别突出了对该作家的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个别事例,既避免了流水账似的平淡叙述,也凸显了该作家的创作个性。对于卡夫卡而言,他的作品与他的一生是交织在一起的,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被社会障碍所摧毁的个人的孤立无援的心理以及无处不在的孤独感和恐惧感等,都和他独特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该著以寥寥数语点明卡夫卡“平淡”而短暂的一生后,用大量的篇幅,通过父子紧张关系、创作与职业、爱情的矛盾、身份的焦虑等,形象地勾勒出卡夫卡独特的精神肖像和伦理身份,为读者理解卡夫卡那谜一般的作品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介绍伍尔夫时,重点突出了她在当时最具敏锐审美观的“布卢姆斯伯里团体”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她作为“莎士比亚的妹妹”在现代小说发展史上所取得的成就。而在介绍马尔克斯时,则重点渲染了他童年的经历与《百年孤独》之间的关系,让我们了解到他能写出《百年孤独》并非偶然……这些极富特性的事件,既能帮助读者了解作家的创作个性,也能引领我们深入理解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从而加强对异彩纷呈的现代派文学的整体观照。当然,对于现代派文学来说,由于一些作家过分强调了自我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他们把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到的压抑情绪、内心矛盾和思想上的困惑等普遍化为人类固有的危机,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消极认识。对一部分现代派作家来说,现实是使人绝望、令人恐惧的,是一种压制人的异己力量。在这种力量面前,人失去了灵魂,没有精神追求,病态、变异而无理性。对于这种片面性,作者在“前言”中也有客观而理性的评说,从中可以看出该著作者对西方现代派文学整体特性的清晰把握。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代派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20世纪西方文学及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几个流派,如超现实主义文学、新小说、黑色幽默文学、“垮掉的一代”等,这部著作并没有涉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现代派文学的全面观照。但是,就整体而言,这部著述还是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既可以作为高校中文系的选修课教材,也为文学爱好者了解西方现代派文学打开了一个窗口。

陈清芳,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现代派象征主义流派
探出城市日常生活的“恶之花”:《英美现代派诗歌中的城市书写》评介
主持人语
“秦腔流派”传承班汇报演出举行
百川何以争流
——关于戏曲流派传承的再讨论
《阿甘正传》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
比较文学视域下莫言小说独创性探索分析
荻原朔太郎象征主义诗学略论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与英国象征主义诗人的比较研究
浅析现代动漫艺术及其主要流派
ABriefHistoryofLinguisticsbefore18th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