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外行人对孟氏观点的看法

2015-11-14王志耕

文学与文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阳城断句文献

王志耕

一个外行人对孟氏观点的看法

王志耕

我是纯粹的外行,本来没有资格来讨论这种专门的问题。只是从昭连先生自有他这个想法起,就跟我多次谈起,甚至这两三年来他跟我没谈过别的,三句话不离“之乎者也”,所以我也“被产生”了兴趣。最初他提及这个观点的时候,我没有认真去听,甚至觉得他不过是一个感觉而已。没想到他专心致志用了几年的时间来做这个事,而且我读了他的论文以后,心里好生感佩。

看了大家的议论,我觉得首先应当肯定昭连先生的学术眼光,因为正像曾晓渝老师说的,他对一个大家习以为常的现象提出了质疑,甚至有可能颠覆这个习见的定论。至于最后能否颠覆掉,当然现在还不能说,因为大家也提出了各自的不同意见。但正因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而且彼此的想法、论据都不能统一,本身说明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如果引来更多的同好者也来进行这一论题的研究,我想它起码可以成为一个新的中国语言史的论域;而这个论域却是来自一个语言学专业之外的学者。其实我倒觉得这是正常的,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有很多专业的突破性进展,都是因为遇到了来自该专业领域之外的激励因素。比如文艺学的出现,大家都知道,是因为遇到了来自语言学的刺激。尽管一百年来,对于什么是“文学性”的问题还存在争论。但这无疑推动了文学的研究,甚至语义学已经渗透到文艺学的每一个问题之中去了。

任何一种新的发现对旧有的知识谱系都是“异类”,雅各布森和什克洛夫斯基的形式主义在上世纪初曾遭到毁灭性抨击,雅各布森在十月革命后就跑到捷克去了,在那儿建立了布拉格学派,后来又到了美国。但今天,大家都承认,他是文学批评话语理论的首创者之一。所以,我想昭连先生自然不会有被迫远走他乡的顾虑,但作为坚持传统观点的研究者,理应对昭连先生的发现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期望有学者也来像他一样做系统的研究工作,来完善对这一命题的论证。所以说,我们不能用“内行”看“外行”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实际上,昭连先生不是不懂汉语史的“常识”,只是不同意那些“常识”,他要颠覆那些“常识”,而有些常识是在被颠覆之后才成为新的常识的。

大家主要是根据孟文的一些论断来提出反驳意见的,有些意见也很中肯,做了相当深入的思考。不过,如果仅仅针对孟文的结论来加以简单的否定,这很容易造成否定方按自己的知识体系来先入为主地推翻这个论断,或者说,一开始就把这个发现看作一个本专业知识谱系的“另类”,就会遮蔽它本来的合理性。当然,只要是提出反驳意见,在某种意义上就会对这一观点的推进起到正面的作用,但首先是这个反驳意见要严密,没有漏洞。昭连先生对这些意见做了反驳,说明这些意见也是可以商榷的。有几个问题我也根据我的知识背景谈一点想法,目的是增加不同的思考角度吧。

比如施向东先生谈到,如果说“文献中的语气词是后人主观上给加上去的”,就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些语气词的出现是那么有规则的,“不可能呈现给我们有规则地分布的语气词系统”。首先,是不是先秦语气词已经形成“有规则地分布”?因为根据昭连先生的说法,还有很多学者认为没有什么“规律”,而且很难解释其中的缘由。昭连先生《论“辞”》中提到《春秋》完全没有语气词,而同时的《左传》却各种语气词都具备。为什么同为史书文体,相差却是那么大?这就很难解释。大家公认商代甲骨文没有语气词,而据杨琳先生说西周就出现了多种语气词,商周时代相连,全民口语的变化有这么快吗?若看作人为制造的东西,则更容易理解,而且人为制造的东西一开始虽有混乱不规则的现象,也会逐渐形成规律,这恰好与先秦语气词现象相符合。我研究俄国文学,俄国在9世纪之前是没有书面俄语的,此后才由两个外来的传教士创制了最早的书面俄语,就是教会斯拉夫语。他们把基督教文献翻译成俄语,可基督教文献里很多词汇和表述方式在俄语口语里没有,所以早期斯拉夫语里杂糅了许多外来词和语法,规律不严整,一般老百姓学不来。可到17世纪的时候,它就规范了,显然,这并不说明,这个教会斯拉夫语一开始就是规范的。早期的教会斯拉夫语的语法和词汇规则不完善,并不妨碍它后来逐渐规范起来。因此,反过来说,不能因为后来的文献中规则是固定的,就断定这个规则一开始就存在,当然也就不能证明在口语中就存在。

杨琳先生谈到,因为春秋以前的文献只有《尚书》、《诗经》中的部分篇章及一些出土文献,所以,从母本数量上来看,不足以为证;而汉以后文献资料多起来了,看到的语气词自然就多了,这其实是一个错觉。可是,接下来,杨琳先生又用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道经》中在虚词后面出现了断句点号,来说明虚词绝非标点符号。——这两个说法存在一个矛盾,即到底是以母本数量来证明,还是以哪怕是占少数的反证来证明?我没有研究过出土文献,如果按前一条意见的道理,那么,如果在这些出土文献中只有《老子甲本·道经》有这种符号,而其他的没有,那么它的意义就不大。反而恰好说明,当时的文人并不认为它是断句符号,如果是,大家为什么都不用,而且只有《老子》的这一个版本中才有?再说,有了断句“辞”,再加一个断句标点,也并不说明前面那个“辞”所起的就不是断句的作用。因为“辞”仍是假借“字”充当的,容易与其他非“辞”的“字”混淆;也正因为此,所以古代注释中总是为某些“字”明确注出“辞也”。当然,用母本数量其实也说明不了问题,因为不是母本多少的问题,而是所占比例的问题。我想这一点,昭连先生已经在他的论文里做了考证,这个比例微乎其微。

王红旗先生找了很多例子来推断语气词的早期存在,有的地方我也有疑问。他用了几个看上去非常有力的反论方式,比如比较删掉语气词前后句子意义的变化。他举的几个例子没有说服我,也许是我不够“专业”。“陈涉者,阳城人也”与“陈涉者,阳城人”,传达的意义有变化吗?即使再变成“陈涉,阳城人也”或“陈涉,阳城人”,仍然是相同的意思,翻译成现代汉语都是“陈涉是阳城人”。既然只加“者”或只加“也”或同时加“者……也”,与完全不加“者……也”意思完全相同,那么“者”、“也”的语气作用表现在哪里?一句话七个字,竟有两个字无法翻译成现代汉语,而且根本说不出是什么意思。凭感觉,我觉得古人不会这么说话。反而是昭连先生说的把“者”、“也”理解为断句符号——一个逗号一个句号更容易理解。其实就算是表意有变化,也有个个人理解的问题,并不说明真有变化。像这种语气词使用上的差异,如果把它看成人为因素倒可以理解,当成口语反而不好理解。口语中除了有各地土语的虚词外,语调也是决定意义表达的关键因素。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记述六个酒鬼的一段谈话,在他们的交谈中,六个人都用了一个词,就是类似于“国骂”类的,可是一个人是表示轻蔑,一个人是对其表示怀疑,第三人是对第一人表示否定,第四人是对第三人表示制止,第五人是表示新的发现,第六人则是表示对第五人的嘲笑。“就这样,没说别的话,他们都重复着的仅仅是一个词,但却是他们最喜爱的词,重复了六次,一次接一次,互相都很清楚。这是事实,我是这件事的见证者!”我想这样的例子就说明,口语在书面的记述中发生歧义其实并不少见。汉语同样如此,口语中的一句话,因为语调的不同,可以表达多种甚至相反的意思,但写在书面语中,因为丢掉了语调,这句话就会出现歧义。如何区分呢?古人就是在句子后面缀上不同的“辞”,来表示不同语调,从而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并兼起断句的作用。我觉得昭连先生的这种解释更合情理,是可信的。

所以,我觉得对于昭连先生的文章,应当是先不去考虑他的论断,而是看他的文献是否正确,分析论证方法是否合理,推理是否符合逻辑,这样才能确定他的结论是否正确。如果论证中有不合理的地方,分析理解有不正确的地方,就应该指出来,并给出正确的答案。比如,许慎说“词”是“言外”,昭连先生的理解是王充说“出口为言”,既是“言外”,当然就是口语之外的东西,也就是单纯的书面语成分。汉代以后的文献他也举了不少,而且都能得到相同的结论,这显然不是偶然的。应该说,他在推理上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认为有问题,不妨把自己理解的“言外”公之于众;如果能找到“词”是口语的古人论述,那当然就更有说服力了,可惜这样的论据大家还没有找出来。当然,大家各有自己的研究领域,没有专门做这个问题的研究,也就更多地是针对结论来说话,感觉他的观点颠覆了传统,太过突然,反而忽视了看孟文的论证过程是否严密。所以,我说这个论题还有待将来有专门研究它的学者提出更有力的挑战。

(王志耕,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阳城断句文献
山西晋城阳城次营镇:蚕桑宴打造绿色生态品牌
禹都阳城地望再论*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天下为家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妙用标点巧断句
阳城的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