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教育权威下学生主体性的遮蔽与彰显

2015-11-12罗超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权威发展教育

在知识传递和培育人才的过程中,教育凭借知识的外在力量,树立了教育威信,以启迪人的向善、向真;但无形中却压抑了教育的本质要求,遮蔽了学生发展的生成性、创造性、多元性,过着他人所设定的空间,成为成人学习的替代品。打破唯一性的标准,冲破权威式的劳役,还学生主体性的学习,让学生相信与认识自己在知识教学中的主体价值,也让学生在教与学对话平台中敢于对“权威”说“不”,展现自身的“话语权”与思考力,批判与继承人类社会文化,生成与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

学生主体性 教育成全 学校教育权威

学生主体性是教育活动开展的一个因素,也是自身价值彰显和发展的核心。新课程改革中倡导“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把人的个性成长看成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其实,这就是在教育范围内,澄明和彰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我掌控个人的生长力、创造力,成为教育发展的主导力之一。但是,基于各个因素的教育平台,却把学生隐匿在平台之后,充当了教育的被动者,知识的接受者,遮蔽了学生主体性的盛放。因此,凸显学生主体性,乃是当下新课程改革、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一、学生主体性与教育的成全

什么是学生主体性?其理解莫衷一是。但从众多学者研究的结论可概括为,包涵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一体的完整有机系统。[1]不可置否,激活学生主体性这三个方面的特性,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2]在这交往过程中,离不开人的存在,人的主体性赋予交往乐趣与生趣,积极地、能动地走向人与人交往深处,实现人与人对于知识的传承。

“教育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教育的出现不仅肯定人的价值,而且成全每个人的发展,帮助受教育者开阔视野,深挖潜能,以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高度的创造才华,实现健全人格的塑造,能动地点燃直视和改造社会的激情。

成全教育,教育成全,学生主体性的展示对接两者,衔接人与教育、教育与学生的本质联系,构成学生能动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基石。换言之,学生主体的凸显与发展,才是实现真正的教育。

二、学校教育权威下学生主体性的遮蔽

1.学校教育权威的意蕴

何谓权威?权威一词含有尊严、权力和力量的意思,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威望和支配作用的力量。[4]在我国传统的皇权思想压迫下,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存在局限,知识被皇权包装,诠释为社会地位的象征。谁掌握了知识,谁就在这个社会中拥有了权力。由此,知识成为了少数贵族的特权,他们掌握知识,便掌握了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动脉。当知识的丰富与传播,教育便顺应而生,知识理当成为了教育的内容。教育的诞生是社会发展的进步。从国家意识而言,比起知识,教育更能直接地体现国家的需求与愿望,也更能培养与掌控一批社会的栋梁之士。

知识与教育密不可分。从教育的出现,教育便成为了知识的“代言人”。在教育发展历程中,教育的价值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普通,因而,知识的权威逐渐转化为教育的权威。[5]教育被赋予了知识的力量,一方面维系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类文化传承;一方面驱动和规约学习者的教育行为。学校是教育发展的结晶,它的产生一直被推崇为知识的殿堂、塑造人的场所,拥有神圣的教育权威。然而,“学校的教育权威是由自身在知识传递和培育人才方面的特殊性决定的,是学校之外的任何社会群体及个人均无法与其抗衡而获得的权威”[6]。凭借知识的外在力量,学校在社会地位上树立了教育的威信,启迪人的向善、向真,但无形中却压抑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消弱了教育的主体价值。

2.学生主体性的遮蔽

(1)知识的单向传递淡化了学生的主体性

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在知识面前,每一个人都以仰视的态度尊重它,而我国“闻道有先后”传统知识教育思想,让成人成为了知识的代言人,拥有众多知识便掌握着知识赋予的权力。因此,在广袤的知识面前,学生只是一名学习者,如同乳臭未干的“小孩”,经受着知识的洗礼,听从教师对他们的灌输。

知识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具有主观性。知识的教育并非传统思想“闻道先后”的顺序传递,而是建立在“教与学”双方的共同建构。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外在的客观知识经历自我的建构与诠释,转变为教师主观内化的教育性知识,教授于学生,构建了学生主观性的知识结构。这个过程是师生知识建构与内化的过程,把教育教学看成是单方面的知识传递,简单化了,教学过程,遮蔽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性。

(2)指定的答案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作业或任务总在不同程度地受到“标准答案”制约。“知识就是权威”,学生在这种状态下,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们的个性、独特的想法在成人的教育下指向单一、权威的标准答案。因此,权威之下,“不是对,就是错”。假使学生对结果有疑惑,最终其思维也会被教师拉回到“正常”的标准答案轨道。当前教师引导学生发展,但在教育权威下,学生的自主性和自由性逃离不了规约的道路,其能动性和创造性也受到了当前教育权威的困扰,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散与发展。

(3)假定的僵化判断阻碍了学生生成性的发展

教师传授学生知识,以及培养学生能力,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水平,并提出相关假定的预设。假设是必要的,一方面假设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等,另一方面还要假设某种知识适合学生的学习,并且能传递给学生。若两方假设成立,这种学习才有效,但是假设的形成,是基于当时学生的临场性的境况。由于学生的情况万变千化,在知识的传授中,很难假设这两种情况,也无法保障每次假设都能使两者的假设“配合密切”,促使学生高效地接受知识。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假设很容易产生僵持的判断,带着原有的观念去判断学生今日之学习。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外在的压力或者刺激,能够给学生带来动力,但是这种刺激须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或者适宜学生的具体处境,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当面对具体的学生环境,僵化的假设无法跟上学生发展的步伐,两者便产生矛盾,打乱了学生发展的次序。

(4)“教学等于教科书的传授”窄化了学生多元的成长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般将教科书指定为权威性学习的知识,考试、检查等都很大程度上以教科书为蓝本。“教学就等于教科书的知识传授”便成为了当下中小学教育的权威。正因为如此,教科书也成为了学生认定的唯一性学习材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到的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种理念已在众多国家中达成共识。单薄的教科书内容是不可能、也无法涵盖这些方面。教科书只是作为教材的一种主要形式。“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7]更何况教材还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如果把教科书看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唯一资源,那就孤立了课程的内涵,学生的知识面也必定狭窄化,极不利于学生今后的生存。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并使其能进行自我教育,成为自主发展的社会主体。”[8]然而,在学生学习的周围,充斥着各种权威性的力量,压抑着学生思维的激情,挤压着学生学习的空间。因此,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乃是教育教学必定的要求。

三、学生主体性澄明:当代教育的走向

1.“什么知识最有用”的教育反思

知识的大爆炸、经济的大繁荣给当下的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知识的获取走向了多元的道路,而且知识的变革也悄然消弱了学校正规的陈旧知识的学习。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社会的变革带来教育的全新思考,情感、意志、创新等非智力因素构成了学校学习的一部分,也同时纳入到“大知识”体系中,成为让学生掌握“学会生存”的基础知识。唤醒学生对自我价值和知识学习的认识与建构,是当下教育发展的走向。

2.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时代呼唤

教育要为人的生存做好准备,尤其是学校教育,为人的谋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变革与发展的时代,“准备”已不是陈旧知识的习得,而是一种主动创建性的思维与能力,创造性地“顺流”发展。然而被压抑的学生主体性,极不利于未来生活的自我构建。未来的生活,未来的自我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呼唤着当下学校教育学生主体性的回归,彰显学生自我的价值。

3.有意义教学的现实要求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他们以往的知识经验是学习的基础,以此生成和构建新的知识。当遇到外界的知识,学生不是像杂乱无章的存储室一样,不加区别和加工地接受,而是要在以往的知识基础上,内在地审视与批判,生成外在知识个人化的新知识结构。换言之,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主动对新知识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才是一种有意义的教学。[9]教学的现实表明,倘若避开学生主体性谈教学,知识的学习与接受仅仅是灌输性的教学,又退回填鸭式的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和有意义的主动建构,这是当下教学的现实要求。

四、学生主体性彰显的策略

1.让学生相信与认识自己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要把自己融入到教育中,作为教育的主体主动参与教育教学,为自己负责,为自己喝彩。然而在教育权威下,学生失去了对自我的认识,自我降低在教育中的价值,视为教育的接受者,反而放大了学校教育的“权威”。一种没有思考的学习,是谈不上学习的。教育过程中,没有学生思考的教育,也是谈不上教育。学生自我贬低为学习的对象、教育的容器,是对自己的错误判断,缺乏对知识的信心,认为自己就是知识的尘埃,理当去接受广袤似海的知识,却忽视了自己作为知识的学习者,是个人知识的主人。知识不等于个人知识。学生接受的是知识教化下的个人知识,也就是外在知识内化的自身知识。相信自己和认识自己,冲破知识对个人的奴役,让自己成为教育不可缺少的因素,以学生的主体性盛放教育的生命。

2.给予学生主体展示的空间

学生的发展是基于个人生命成长的生成性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学生广阔地、深刻地体验与尝试未知的世界和知识,失败、痛苦、挫折等都构成他们成长的基础,为他们的健康人生铺好康庄之道。倘若学生的学习只求在教科书寻求答案;倘若他们的生活只有两点一线;倘若成绩和艺体才是学生的最终衡量指标,学生的创造性、能动性、生成性便只是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生存。从现实而言,学生的发展与前途已在预设的道路,规定着做或者不做的举动,让他们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做他人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这样,学生的思维、创造、情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施展开来,阻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个人潜能的显现。换言之,他们的学习只是在前人的道路上重复,没有了创新,更没有了发展,教育给他们的意义仅仅是呈现知识,而不是帮助他们启迪人生,生成知识。解放学生,拓宽他们的眼界,敞开他们的思维,多方位、多元化地接受各种教育的元素,充分地给予学生主体展示的空间,放飞学生的梦想,而教育应为他们的梦想插上翅膀,遨游天空。

3.让学生敢于说“不”

(1)打破唯一的答案

在某种情况下,知识是唯一的,但知识的理解绝对是因人而异。教育给予学生的知识不是外在自我的知识,而是内化自我的个体知识。学生对于知识的寻求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教育中的唯一或标准答案,仅仅是对学生理解的参考。教育教学中,尤其是标准化的学习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学生理解的多样性,打破唯一性的答案,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

(2)肯定学生的回答

不仅要打破唯一的答案,更要求相信他们,肯定学生的回答。“1+1=2”是小学教科书呈现的知识,倘若“1+1=3”,教育者便立马纠正他们的思考,甚至以严厉的态度制止他们的想法。而在此,学生的“错误的想法”真正成为了错误,不敢再想,不敢回答,学生沉默寡言之下,成为课堂教学、教育活动的旁观者。肯定学生的回答,不是批评的态度制止他们的“错误”,而是基于教育平等的对话,理解学生的回答,肯定他们差异性的答案,引导他们对原则和真理的追求。

(3)鼓励学生的批判和怀疑精神

真理是相对的,也是发展的,然而真理的相对和发展是建立在批判和怀疑的基础上。教育给予学生的知识,不仅仅是知识的代代传递,而是构建批判和怀疑的传承,并不断地新陈代谢、推陈出新,而这一切离不开学生主体性的彰显。教科书知识和教育者言论不是金科玉律,知识和真理的探究永无止境,学生的批判和怀疑为教育注入了清新的活力,激活教育的传承功能,以促动人类的进步和知识的繁荣。

4.让学生有话“说”

传统的教育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基于教育者、知识、学生的教育平台,却隐匿了学生的存在。凸显学生主体性,便要“退客为主”,从学生的经验思考教育,从学生的兴趣组建教学,让学生在教育平台中有话“说”。能说,有话说也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关键,把教育的舞台还给学生。

(1)构建融洽的学习互动环境

陶行知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融洽的学习互动环境是分不开的。教育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平等、民主、宽容的话语平台保证了学习者与教育者的对话,突出学习者的话语权,肯定了自身的价值,让他们真正成为教育的一份子。同时,营造和谐、民主的外部环境,让学习者有思、有说的冲动,展示能说、能跳、能思考、能创新的心境。

(2)让课堂教学成为知识生成的乐土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他们的知识背景与经验前提,设计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课堂教学。关涉自身的教学,能在掌握自我的情况下,说出自我的教育思考。并且“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10]。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自我知识的生成与把握,能给予及时的反馈与评价,达到自我体验,自我生成,以此呈现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价值。

(3)提升学生的“思考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仅仅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而学生却没有这种思考能力,教育中的学生主体性也无法充分发挥。因此,提高学生的思考力至关重要。提高思考力,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教师引导下的思考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也是认知世界的基本活动。“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师宁可让时光淹没在无穷的讲解和训练中,也不情愿拿出充足的时间带领学生一起思考,使师生缺乏思维互动。这样的教学,可以达成基本的目标,却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提出见解的能力,以至于使人觉得学生是‘没思想的人。”[11]没有思考,就没有学生主体性的学习。引导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见解的思考力,彰显出学生主体性的思维品质,这也是教育的一个价值追求。

学校教育的权威压抑着学生思维“变异”、跳跃,知识被固化了,仿佛学生在进行“填字”游戏,教师的任务便是完成对教科书向学生的传授,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才能无法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有所拓展。打破唯一性正确的东西,冲破权威式的劳役,还学生主体性的学习。在教学之中,开放性地吸收学生的想法与智慧,并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潜能,多留空间和时间给学生反思与创新,这乃是教育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周波.三十年来我国学生主体性研究的反思[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 顾明远.也谈教育是什么[J].教育情报参考,2005(3).

[4]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彩图本)[M].上海:上海辞海出版社,2009.

[5] 罗超.从知识到知识教学:论教师教学观的演变[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1).

[6] 郑先俐.学校教育权威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3).

[7] 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 张涛,王振存.论我国学生主体性缺失的文化背景及教育的应对策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9] 罗超.试论有效教学的教师个人知识[J].当代教育科学,2014(5).

[10] 钟启泉,崔允淳,张华,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 徐士强,王秀军.引导学生成为会思考的人[N].中国教育报,2009-5-15-(5).

【责任编辑 孙晓雯】

猜你喜欢

权威发展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师发展
教育教学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