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立德树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

2015-11-12朱秀兰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

朱秀兰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的道德素养高低,影响着国家的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厚的资源。挖掘传统文化的育才因素,营造优秀传统文化育才的氛围,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立德樹人;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0-0231-03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的当下,如何立足“德”,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大学生,是高等教育面对的一个突出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1]。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新常态下,高校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融入立德树人的实践,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陶冶大学生,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

一、中华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

(一)中华传统文化。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华文化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道德理想、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也包含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基本内容,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崇尚正直、公义、诚实、善良、勤奋、进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优秀人才成长的沃土,更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教育资源。

(二)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就是树立起道德品质,培育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高素质人才。立德是途径,树人是方向。立德在先,树人在后,树人需要立德,立德才能树人。要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是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当下,我们所谓的立德,就是要立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德”,即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伦理道德、传统美德;树人,就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教育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包括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发明创造、制度法律、文学艺术,还包括道德伦理、行为规范、哲学宗教、风俗习惯等。伦理道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传统教育重视教人做人,强调人的道德主体性。2000年前,儒家经典《礼记·大学》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国古代“三不朽”之首是立德,《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蕴涵着丰富的正能量的因素:(1)爱国主义是其突出内容。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思想情怀,都透出深深的爱国忧民的责任感。(2)“仁爱”当头的“君子”文化是中华传统独特的精神标识。“仁”是各个历史时期最基本也是最高的德性,也是各阶层恪守的最为普遍的德性要求。《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义利观;《孟子》中“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论语》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孟子·告子上》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这些伦理规范重视个人德行修为,强调理想人格,是绝大多数中国人信奉的做人准则。(3)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着主导地位,被看作是立身处世基本的道德条件。《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既是天道的本然,也是道德的根本。”[2]《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其可也。”《论语·颜渊》:“民无信不立。”中国传统文化把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是中华儿女公认的基本价值标准。(4)自强不息也是传统文化倡导的一种精神。荀子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强调的是坚韧不拔、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子》的“道法自然”,《易传》的“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和合观念,也是中华优秀文化中的一种境界。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下立德树人的重要道德资源和精神财富。“国而忘家”、“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激励大学生立志报国,为国分忧,努力成才;“仁者爱人”、“孝悌忠恕”的民本思想、仁爱之道,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养成良好品德;“言而有信”、“忠于职守”的做人准则,对引领大学生追求诚实求真的价值取向有重要意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发精神,可引领大学生积极向上,形成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礼让和谐”、“崇中尚和”的精神追求,有助于大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见利思义”、“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念,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追求的最好养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谓灿烂辉煌,许多关于立志、修己、内省、慎独、勤俭等精神内核对大学生优良品德的养成、文化基础的夯实、人格素养的提升、高尚情操的陶冶、理想信念的培育、健康性格的完善,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三、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传统文化素养现状分析

当前,大学生主体为90后,独生子女占大多数。这个群体生活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频繁的时期。他们的思想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信仰多样性、较强功利性、心理脆弱性和自我中心意识。突出的是人文素质不容乐观,伦理道德存在缺失: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丢杂物,图书馆占位抢位,课堂上玩手机吃食物,宿舍区水长流、灯长明,论文抄袭,考试作弊,欠贷不还,简历虚假,盲目攀比,爱慕虚荣,过高消费,对学友不善团结,对老师不太尊重,对家长少提孝道。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不完善和人文素质的欠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到位有着很大关系。当代大学生普遍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不足,热衷追星刷屏,却很少阅读古代经典诗书。有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仅停留在几句唐诗宋词的层面。《华夏时报》曾经对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做过调查,结果发现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大学生占六成,能完整背出古诗词或正确回答出诗词作者大学生占45%;仅20%的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用,而有99%的大学生认为学英语绝对有用。不少大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比如中秋、端午、春节、清明等并不特别在乎,却热切追棒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日。认为传统文化是过时的、老套的,勤俭节约等美德是“老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渐行渐远。

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历史失误造成的断裂。我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四运动时期的完全批判,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全盘否定,致使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被人为割裂,整整一代人忽视了中华经典。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传统文化日渐得到重视,但又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中华优秀传统经典在国际上受到尊崇,日本、韩国、美国等都有专门学会,而我们的年轻人却在盲目追韩星。其次,外来文化的冲击。外来文化的入侵渗透弱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地位,一些腐朽的思想对中国传统主导思想造成侵。与此同时,传统文化教育遭到冷落,专业技能成为压倒一切的教育内容,传统文化课程被边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很少考虑传统文化素养,看重的是专业技术,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热情被无形中消解。

四、挖掘传统文化正能量,拓宽立德树人途径

(一)挖掘传统文化的育才因素。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和价值观的渗透,这种渗透要经久不息、日积月累。首先从环境入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4]。要营造传统文化氛围,通过校园文化环境这个特殊的载体,增强学生传统文化涵养。其次,从浩如烟海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养份,借助大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知识竞赛、文化沙龙、专题研讨、文艺演出、艺术展览、征文演讲等,展示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物无声地滋养学生心灵,一点一滴地溶化在他们的血液中,内化为大学生日常规范,成为大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二)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各项工作中。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责任,而应该是所有高校教职员工的责任。德育是一个以德育德,以心育心的过程[5]。不管是高校领导者、管理者,还是教师,高校所有教职员工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要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各类成员的工作中,通过教育、管理、服务来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教师不但要教学生知识,更要培育学生的品德,以师者的人格魅力诠释文化经典,激发大学生崇尚传统道德的热情,完善大学生人格。高校的各类服务人员,将传统美德细化到对大学生的学习、饮食、住宿、心理等日常的一个个服务细节中,以自己尽心尽责、细致入微的模范作为,引导学生,感染学生,以达到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

(三)立体化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利用高校媒体等宣传舆论阵地,立体化覆盖,全方位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立德树人实效性的重要途径。高校校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多为大学生自主创办、采编,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最好平台。在这些有很强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平台上,以专题报道、深度探访等形式,挖掘傳统文化精华部分,古今结合,古为今用,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编发各类优秀文化的“活教材”,以大学生的视角,用大学生熟悉的语言、风格,普及中华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科技发明,让传统文化在报纸上有文字,网络上有图像,全方位介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空间,引导学生自发关注传统、关注文化、关注中华五千年的精神瑰宝,增强其道德自觉,民族自信。新媒体是传播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网络时代,微博、微信、QQ、飞信、MSN等新媒体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了解世界、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在立德树人实践中,要运用新兴媒介,牢牢把握传播主动权,用传统优秀文化占领新媒体空间。道德模范郭明义微博粉丝从2011年3月到2014年3月止超过2000万。道德模范的微博成为弘扬核心价值观,传播真善美渠道。要掌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利用微博等裂变传播属性和开放性,将优秀传统经、史、子、集、圣人先哲、哲理名言、寓言故事等化为生动活泼、通俗形象的微传播,让古代圣贤接上现代地气,实现“精英文化”的“平民化阅读”。要培植更多的正能量的网络意见领袖,让古代屈原、陆游、苏武、岳飞等先贤英雄走进新媒体,也让师生身边的道德典型走进新媒体,促传统文化以崭新的面貌与大学生见面,使大学生自觉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

(四)夯实优秀传统文化育才根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已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里,渗透到人们的内心深处。置身这个文化环境下的大学生,其理想信念的树立,道德情操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意志品性的塑造,离不开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合力锻造。家庭是伴随人一生的教育场所,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伦理关系,时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家庭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源头,是立德树人的起点,同时,教育的渗透力也更大。因此,家庭成员要注重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重视家庭成员的道德修养,以优秀丰厚的传统文化滋养家庭成员,为孩子扎好思想根基,踏好人生发展的第一步。大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相互相成的,社会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持续的长期的。社会教育主要是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社会舆论、社会实践和社会环境[6]。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关心大学生的成才成长,为社会这个大课堂增添正能量,让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基因在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身上永续,并汇成前进的巨大力量。而学校要发挥文化高地的灯塔作用,协调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使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在家庭、社会和学校方面得到很好的衔接。要建立校外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与相关部门单位合作,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将无形的伦理规范、行为方式、价值理念等通过大学生的亲身体验融化到他们思想深处。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DB/OL].2014-02-28.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4.

〔3〕周易·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4.

〔4〕贾克水,朱建平.隐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质特征[J].教育研究,2000,(83):40.

〔5〕李小鲁.论道德教育向道德教化的转进[J].中国德育,2007,(5):20.

〔6〕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75.

(责任编辑 孙国军)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