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5-11-11尹晓峰钱国强潘胜军陈坤张卉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4期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效果案例

尹晓峰,钱国强,潘胜军,陈坤,张卉

(黄淮学院,河南驻马店 463000)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尹晓峰,钱国强,潘胜军,陈坤,张卉

(黄淮学院,河南驻马店 463000)

目的针对目前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我校2014级护理专业药理学理论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方法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及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药理学考试成绩及及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大部分实验组学生对案例教学法持肯定态度。结论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将案例教学法引入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是可行的。

案例教学法;药理学;护理专业

药理学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必修的专业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护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对药理学课程的学习,不仅为临床课程的学习,更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如执行医嘱、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用药护理、用药指导、用药咨询等奠定了基础。因此,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一直以来,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缺乏对药理学的学习兴趣,对理论内容理解不深刻,学过的知识和临床实际相脱节,无法做到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临床实际。总体而言,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药理学教学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药理学理论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克里斯托弗·朗得尔明确提出了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通过提前设定学习情境,让学生做到主动学习,对知识的获取也更快速有效[1],现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也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在药理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旨在改革传统的药理学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真正意义上使学生具有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满足临床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2]。基于此,我们在2014级护理专业学生药理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初步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校2014级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5班(50人)为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以6班(51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均为我校统一招生,学生素质、学习能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材

采用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护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药理学》,杨红芹主编。

1.3 研究方法

实验组授课时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系统讲述,并结合案例分析讨论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主要以教师理论讲述为主。

1.3.1 集体备课,精选案例,合理设疑所有授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根据章节内容和教学目的选取典型案例,所选案例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积极性,选取一些与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间相互影响等相关的案例,必要时可对案例进行合理修改。根据所选案例,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问题,做到既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又紧紧围绕课堂主题,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

1.3.2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理论教学每次课2学时,教师可利用1学时对药理学理论知识重点内容进行系统讲述,如药物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时机将筛选的案例导入教学中。案例导入后,应抽出部分时间对案例中涉及的相关疾病进行简要介绍,其余时间留给学生,以思考分析、小组讨论、自由辩论等形式完成对案例的综合评判。整个过程应根据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以及观点的合理性进行计分,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期末总评成绩。最后由教师进行概括性总结并答疑。

1.4 效果评价

课程教学完成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以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填写;组织期末考试,两组学生采用同一试卷。试题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设计,各章节均有涉及;试题中适当增加主观试题的比例,客观题和主观题各占50分;合理分配题型,难易程度适中;能够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反馈情况,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效果。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及格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平均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试成绩

结果显示,实验组药理学考试成绩、及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实验组药理学考试成绩及及格率比较(±s,分)

表1 对照组和实验组药理学考试成绩及及格率比较(±s,分)

P组别实验组对照组P<0.05<0.05成绩82.1±7.8 76.7±11.0及格率(%)84.0 72.6

2.2 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大部分能够接受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认为案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并提高多方面能力,见表2。

表2 实验组对案例教学法的评价

3 讨论

药理学课程相对其他课程知识繁多、涉及面广、难以记忆,加之新药物不断涌现,更是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且该课程开课时,学生尚未学习临床课程,对疾病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学难度。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法一直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获取知识,在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培养上十分欠缺,很可能会造成学生今后在临床工作上难以将学过的知识和临床实际结合起来,这也是目前部分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却无法胜任工作的原因所在[3]。而护理人员在临床药物治疗中承担着特殊使命,护士既是用药实施者,又承担着用药监护责任,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面有重要的作用[4]。因此,如何增强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次药理学教学改革我们引入了案例教学法,从研究结果来看,学生对本次教学改革基本是认可的,教学效果基本满意。通过此次案例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同样的知识内容,如果引入恰当的案例,学生对药物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重要内容的理解就会更深刻、记忆时间更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建立了学习小组,使学生有了更多和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通过交流大大提高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组内及组间的讨论分析也让学生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好地融入医院、科室工作团队。

尽管上述研究结果显示案例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更易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收集、精选案例,并设计相关问题,这一看似简单的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年轻教师往往临床经验不足,针对课堂上案例讨论时学生提出的多样化问题难以预料,更是大大增加了备课难度,而且课堂上教师如何把握好学生讨论问题的方向及深度同样需要通过课堂实践积累经验。在短短的两个学时里,教师如何既针对案例引导学生开展充分的讨论,又保证讨论能够紧紧围绕课堂主题而不是随意发挥亦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学生方面同样需要付出较传统教学更多的精力。本课程开课时,学生尚未学习临床医学课程,对于疾病的认识不足,在分析、讨论时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而护理专业的学生往往面临着学业繁重、时间不足等问题,因此,部分学生反映案例教学使得学习负担加重,可能会引起厌学情绪。

综上所述,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我校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是可行的,但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如师资队伍建设、案例教学形式、学生考核方式等如何改进完善,仍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1]刘铮然,崔成立,杨玉梅,等.案例教学法在药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0):93-94.

[2]陈燕.案例教学法对提高临床药理学教学质量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4,11(6):173-174.

[3]王金红,毛淑梅,康白,等.临床药理学教学中病例分析模式的应用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3):83-84.

[4]董世芬,张硕峰,吴金英,等.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6):151-152.

G424.1

B

1671-1246(2015)24-0080-03

猜你喜欢

药理学教学效果案例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艺术药理学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