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支气管镜操作技术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2015-11-11侯春丽刘斌侯学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4期
关键词:考试成绩支气管镜多元化

侯春丽,刘斌,侯学红

(宁夏医科大学,宁夏银川 750004)

临床支气管镜操作技术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侯春丽,刘斌,侯学红

(宁夏医科大学,宁夏银川 750004)

目的探讨临床支气管镜操作技术教学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部分支气管镜操作技术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评价学习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在学习热情提高、提升支气管镜操作能力和培养临床思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在临床支气管镜操作技术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好,值得推广。

支气管镜;临床操作技术;临床教学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支气管镜学习班学习的共计136位年轻医生、研究生、进修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调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实验组男性31例,女性37例;年龄范围23~41岁,平均年龄(30.42±4.85)岁;本科学历36名,硕士及以上学历32名。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39例;年龄范围23~40岁,平均年龄(30.04±4.25)岁;本科学历33名,硕士及以上学历35名。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学历分布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的学习时间均为10周,学习后统一进行培训考核测试。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并示范相关操作技术。实验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法,包括案例教学和医学仿真模型教学。其中案例教学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导入的形式使学员了解患者案例,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资料等。教学中的重点操作内容由教师播放小段操作视频,并配合讲解。在医学仿真模型教学中,利用模型让学生反复训练,以提高操作的熟练度,并实现由慢到快、由简到繁的练习操作过程,最终熟练掌握各个步骤。操作过程中给予学员充分的独立操作机会。

1.3 效果评价方法

于10周培训结束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理论与临床技能的操作考核以及相关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共发放136份,收回有效问卷134份(实验组67份,对照组6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53%。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热情是否提高、是否提升了支气管镜操作能力、是否培养了临床思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问卷调查的结果采用(±s)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2)

表1 两组支气管镜理论与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支气管镜理论与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临床操作考试成绩组别实验组(n=68)对照组(n=68)tP理论考试成绩84.72±10.32 70.42±11.32 17.212<0.01 79.32±8.43 65.32±9.12 14.982<0.01

结果发现,实验组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实验组认为学习热情提高、提升了支气管镜操作能力和培养了临床思维的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或P<0.05)。

3 讨论

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是学习支气管镜技术的重要目标。对尚未接触支气管镜的学员,在开始学习时就应牢固掌握以下技术,包括[4-7]:(1)熟悉纤维支气管镜的结构与性能,了解其工作原理与特点以及各部件的功能,这对灵活、精准地操作以及解除操作中遇到的机械以及信号传导等方面的故障等都十分重要。(2)提高胸部影像学资料的阅读水平,只有在胸片上能熟练而准确地定位,才能在操作时目标明确。(3)熟悉呼吸道的解剖结构,对于初学者,能操作支气管镜沿着支气管到达胸片上的定位是非常困难的,只有非常熟悉解剖结构才能实现。必须让初学者熟悉正常的解剖结构,在操作前完全了解各叶、各段支气管的解剖结构,操作起来才能游刃有余。(4)熟悉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患者呼吸道的特点决定了支气管镜检查的禁忌证,只有掌握禁忌证才能大大提高操作的安全性。(5)了解支气管镜操作的并发症。并发症贯穿于操作的全过程,包括麻醉药物过敏、出血、感染、心律紊乱、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气胸、肺不张等,应教育学员加以防范。针对以上临床支气管镜操作技术的基本知识,本研究创新性地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其中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形象生动,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记忆效率;问题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员的临床思维。

临床支气管镜操作技术教学需要学员勤学知识、苦练操作方能达到学习目标。首先应使学员熟练掌握支气管镜的调试,只有把支气管镜的各部件调试到最理想的状态,才能达到较好的操作效果。其次需要掌握支气管镜操作的要领。最后让学员学会支气管镜的清洁与保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保养维护条款。教师也应通过言传身教来培养学员良好的保养习惯。本研究中实验组学员采用了仿真模型教学,进一步加深了学员对各级支气管解剖结构的理解,并通过反复模拟练习提高了学员的动手能力。通过仿真模型边学边做的教学方法,能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有利于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本研究通过对比学习效果发现,实验组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在学习热情提高、提升支气管镜操作能力和培养临床思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由此可见,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明显提升了教学效果。

本研究中多元化的支气管镜教学方法得到了学员的高度认可,教师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员的学习能力与实践工作能力,可提高支气管镜教学的质量,值得推广。

[1]Madsen K R,Guldager H,Rewers M,et al.Danish Guidelines 2015 for percutaneous[J].Dan Med J,2015,61(3):5042.

[2]Khare R,Bascom R,Higgins W.Hands-Free System for Bronchoscopy Planning and Guidance[J].IEEE Trans Biomed Eng,2015(6):331-332.

[3]Badiger S,Fearnley A,Ahmad I.Fibreoptic tracheal intubation training using bronchoscopy simulation[J].Eur J Anaesthesiol,2015,32(3):209-210.

[4]Ernst A,Wahidi M M,Read C A,et al.Adult Bronchoscopy Training:Current State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CHEST Expert Panel Report[J].Chest,2015(12):10-14.

[5]McSparron J I,Michaud G C,Gordon P L,et al.Simulation for Skillsbased Education in 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J].Ann Am Thorac Soc,2015(20):271-279.

[6]Dabscheck E J,Hew M,Irving L,et al.Bronchoscopic training and practice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is inconsistent with published society guidelines[J].J Bronchology Interv Pulmonol,2014,21(2):117-122.

[7]Facciolongo N,Piro R,Menzella F,et al.Training and practice in bronchoscopy a national survey in Italy[J].Monaldi Arch Chest Dis,2013,79(34):128-133.

G420

B

1671-1246(2015)24-0071-02纤维支气管镜是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的一项重大发明,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呼吸内科医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然而,操作者需要通过一定的培训学习掌握这项技术[1-2]。本院作为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医院,承担着本院年轻医生与医学生的培养与教学任务。支气管镜检查的实践操作虽不是最复杂,但操作不慎仍存在一定的风险[3]。为了进一步提高学员支气管镜的操作技能,本文对多元化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了比较,以期为提高临床支气管镜操作技术教学效果提供帮助,现介绍如下。

猜你喜欢

考试成绩支气管镜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考试成绩转换成偏态分布量化成绩的算法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斯诗私塾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
支气管镜下冷冻联合球囊扩张治疗支气管结核性气道狭窄的观察
痰热壅肺证肺炎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象表现初探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