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2015-11-07

医疗装备 2015年18期
关键词:整体化血压有效率

董 丽

(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医院十疗区,辽宁鞍山114048)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董丽

(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医院十疗区,辽宁鞍山114048)

目的:分析并研究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有效护理干预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58例进行护理干预,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配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常规对症治疗,配合整体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3.67%,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51.90%,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更少,患者的满意度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BP和DBP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降低更显著,运动量更多,用药依从性以及对疾病的认识等更深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整体化护理干预对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效果更好,值得推广使用。

老年高血压;整体化护理;自我管理行为

临床上高血压疾病最常见于中老年群体,但是近些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疾病的发病群体逐渐趋于年轻化[1]。这种疾病一方面和人们的遗传因素相关,但也和不恰当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所以在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对生活方式的监督[2],做好自身行为的管理能够更好的促进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本研究主要分析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的有效护理干预策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4例,女74例,最高年龄为83岁,最低年龄为58岁,平均年龄为(67.5±8.7)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按照自身的实际病情行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观察组患者配合整体化护理干预,具体分为6步。(1)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制定护理干预计划;(2)为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使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叮嘱患者在血压水平达到稳定标准的时候应该继续服药,以便于维持血压;(3)运动干预,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以及病情状况为患者安排合理的运动方式,并且根据患者的血压状况、

BMI等情况制定科学的运动量表,使患者按照此量表进行锻炼;(4)对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指导,护理人员在治疗基础上需要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帮助患者在汲取营养的基础上,保证饮食正确。一般需要在生活中控制自身的体重,食物以清淡为主,限制钠盐的吸入,同时应该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钾元素和钙元素;(5)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老年高血压患者因为自身疾病的特点和患者年龄的特点,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抑郁和焦虑情绪,这种情绪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病情,所以需要为患者提供心理干预,对患者的性格、文化程度等基础信息进行详细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解决心理矛盾,告知患者同种疾病治愈的病例,树立患者战胜病魔的决心;(6)为患者提供健康知识,为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最重要的是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健康指导,使患者对疾病具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从主观出发,主动学习一些干预和预后措施,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1.3效果判定:如果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和自我预后能力≥80%,护理过程中无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自我管理能力≥80分,护理满意度≥80分,则说明护理显效;如果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和自我预后能力<80%,且≥60%,护理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自我管理能力<80分,且≥60分,护理满意度<80%,且≥60%,则说明护理有效;否则护理无效。护理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效果:观察组有效护理74例,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3.67%,对照组有效护理41例,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51. 90%,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更少,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2.2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BP和DBP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降低更多,运动量更高,用药依从性以及对疾病的认识等更深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疾病一方面和遗传因素有关,但另一方面却和生活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关系。高血压疾病的治疗需要终身的治疗,这也决定了患者在生活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自我管理。本研究主要分析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有效护理策略,从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化护理效果更为显著。经过分析可以得出,整体化护理是一种优质护理方法,主要以患者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护理过程中从患者的自身习惯、身体干预和心理干预等三方面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更为周密,提高了患者的恢复率。同时,整体化护理干预还对患者的饮食、运动、用药等进行规划,有助于患者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提高用药的依从性。为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不必要的心理困扰,减少因为焦虑所导致的肾上腺素增加,减少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刺激[3]。健康指导能够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整体性的认识,并教会患者一些自我干预的能力,使患者大大增强了自我约束能力。

综上所述,采用整体化护理干预对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效果更好,值得推广使用。

[1]万灵菊.护理干预对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甘肃医药,2014,23(1):524-526.

[2]刘熔雪.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2,29(1):3645-3646.

[3]张桂娟,马民.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9(1):637-639.

R544.1

B

1002-2376(2015)12-0172-02

2015-09-18

猜你喜欢

整体化血压有效率
表演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整体化教学理念探索——以台词课为例
整体化护理配合在手术室直肠癌根治术护理中的临床研究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很有效率
最怕啥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数学学习的碎片化与整体化
藏药当佐治疗胃病的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