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乳糖奶粉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分析

2015-11-07刘春香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0期
关键词:活菌片四联乳糖

刘春香

无乳糖奶粉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分析

刘春香

目的 分析无乳糖奶粉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方法分组,均接受补液、抗病毒等常规治疗,同时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重建肠道菌群,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母乳或一般配方奶粉喂养,实验组患儿给予无乳糖奶粉喂养。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性。结果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无乳糖奶粉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有助于促进症状消退,对患儿预后有益。

无乳糖奶粉;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轮状病毒肠炎;治疗效果

轮状病毒肠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小儿秋季腹泻的常见病因,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不利,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目前临床对于轮状病毒肠炎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一般以补液、抗病毒、重建肠道菌群等对症治疗为主。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常合并乳糖不耐受症,对患儿的饮食调整日益受到重视[1]。本文分析了无乳糖奶粉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均有腹泻、发热、呕吐等临床表现,大便呈水样便、蛋花汤样便,并伴有不同程度脱水。粪便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查结果提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

根据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儿40例,其中男孩24例,女孩16例;年龄6个月~32个月,平均年龄(13.25±2.83)个月;体重6.5kg~18kg,平均体重(10.65±2.26)kg;病程 1d~3d,平均病程(1.81±0.54)d;腹泻次数4次~10次/d,平均腹泻次数(7.15±2.12)次 /d;入院时出现轻度脱水25例、中度脱水15例。

实验组患儿40例,其中男孩22例,女孩18例;年龄5个月~36个月,平均年龄(13.32±2.85)个月;体重6kg~20kg,平均体重(10.84±2.35)kg;病程 1d~3d,平均病程(1.84±0.56)d;腹泻次数 5次~10次/d,平均腹泻次数(7.24±2.18)次/d;入院时出现轻度脱水24例、中度脱水16例。

对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病程、腹泻次数、脱水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抗病毒等常规治疗,同时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保护肠黏膜、重建肠道菌群[2]。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仍给予母乳或一般配方奶粉喂养,实验组患儿给予无乳糖奶粉喂养,暂时禁食含乳糖类食品,腹泻症状停止后继续喂养1周,之后逐渐过渡到原来饮食[3]。

1.3 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代表P<0.05

组别 退热时间(d)止泻时间(d)脱水纠正时间(d住院时间(d对照组(n=40) 3.24±0.84 3.65±1.12 5.33±1.57 6.26±1.87)实验组(n=40) 2.03±0.45* 2.12±0.56* 3.65±1.20* 4.72±1.35*

3 讨论

轮状病毒肠炎好发于婴幼儿,秋冬季节高发,局部地区可能发生爆发流行。目前对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的肠炎尚无特效的防治方法,以抗病毒、补液、保护肠黏膜、重建肠道菌群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4]。

轮状病毒入侵肠道后通过其外壳吸附蛋白与肠黏膜绒毛上皮细胞上的乳糖酶结合,在小肠绒毛柱状上皮细胞复制,导致小肠微绒毛肿胀、排列紊乱、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损害肠黏膜对水和电解质的重吸收,使大量肠液积聚于肠腔内而引起腹泻。上皮细胞受到破坏后刷状缘表面的双糖酶活性下降,导致乳糖转化受阻,使乳糖积聚于肠腔内而引起肠腔内高渗透压,使腹泻症状加重。由于轮状病毒肠炎易合并继发性、暂时性乳糖不耐受,在饮食调理时避免摄入乳糖有利于病情的控制[5]。

由于轮状病毒肠炎多发生于婴幼儿,而婴幼儿的饮食主要以乳类为主,母乳或一般配方奶粉中均含有乳糖。在发生轮状病毒肠炎时仍继续给予大量含有乳糖的食物喂养易造成消化、吸收不良,从而加重腹泻症状,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并发症,甚至可产生暂时性营养障碍,进一步加重病情[6]。

根据轮状病毒肠炎发病的病理特点,在抗病毒、补液、保护肠黏膜、调节肠道微生态等常规综合治疗之外,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治疗也可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无乳糖奶粉喂养可减轻患儿乳糖不耐受,减轻肠腔高渗状态,改善大便性状,从而减轻脱水、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同时可保证患儿热量和营养物质的供给。轮状病毒肠炎具有一定的自限性,病情控制后小肠上皮细胞可自行修复,肠道吸收、分泌等生理功能也随之恢复正常。因此无乳糖奶粉喂养可持续至大便性状恢复正常后1周,之后可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

作者单位:410300湖南省浏阳市妇幼保健院

本研究中采用无乳糖奶粉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者退热时间、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母乳或一般配方奶粉喂养者,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无乳糖奶粉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有助于促进症状消退,对患儿预后有益。

[1]王红霞.免乳糖配方奶粉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7):520~522.

[2]周晶,王评.去乳糖奶粉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所致腹泻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452~453.

[3]张丽霞.去乳糖奶粉喂养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96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1):141~142.

[4]花良枝,范玉荣.无乳糖奶粉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作用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7):2579~2581.

[5]任玉蓉,徐渲.无乳糖奶粉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3):162~165.

[6]魏健,黄波,赵琳,等.无乳糖奶粉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轮状病毒肠炎32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6):1293~1294.

R725.7

B

猜你喜欢

活菌片四联乳糖
小儿乳糖不耐受咋回事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适怡)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思连康)在小儿胃肠型感冒的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号称能告别“乳糖不耐受”的牛奶靠谱吗?
绿色四联新能源 缔造智能新家园
“四联工作法”走活老促会这盘棋
儿泻停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分析
四联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疗效分析
舒化奶“终结”不了乳糖不耐症
口服补液盐Ⅲ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