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专利战略管理问题研究

2015-11-07李伟毅

科技视界 2015年32期
关键词:专利权专利申请专利

李伟毅

(中汽联合汽车零部件连锁有限公司,江苏 昆山215300)

在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新技术层出不穷,企业发展没有专利管理战略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不了竞争的需要。

1 企业专利战略概述

1.1 企业专利战略的概念

广义的企业的专利战略,概括为企业在科研创新中利用现有的专利文献提供的专利信息,运用知识产权提供的法律保护制度,促进专利技术推广和实施,在发展竞争中,有效地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权益不受侵犯,创造企业经济效益,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而制定的知识产权方面一种远景规划和整体谋略。

1.2 专利管理战略的内容

企业专利管理战略涉及运营的各个方面,因知识产权政策性很强,从开发、授权、实施等需要做大量建章建制的工作,并贯穿于日常的专利管理事务中。专利管理战略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既要保持独立性和稳定性,又要不断调整和改变,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主要包括:企业专利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人员的配备、专利制度建章建制、专利预警、专利许可与转让管理、专利纠纷诉讼及处置等。

1.3 企业专利战略的类型

企业专利战略董事会授权、经理层制定,在以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权限内,以专利技术立项开发、专利技术授权实施、专利保护预警、专利许可证贸易、专利信息共享、专利日常管理为主要对象,通过技术市场或自行生产,以获得经济效益,专利战略制定中涉及政治、法律、经济、生产、经营、技术、国际贸易、国内贸易、专利合同、信息检索、知识产权管理等各个方面,专利战略有不同分类如下。

a)按专利法律状态划分。专利法律状态从申请、审查、到授权处于三种,相对应可分为专利申请战略、专利排除战略、专利保护战略;

b)按专利工作一般过程划分,可分为专利技术引进战略、专利技术研究开发战略;

c)按对专利的实施推广方式不同划分,可分为专利实施战略、专利许可战略、专利转让战略;

d)按应对市场竞争的战略实施方式划分,可分为防范型专利战略、激进型专利战略。这里常用的防御型专利战略有:绕开原有专利技术战略、取消对方不利专利战略、技术公开保护战略、交叉许可战略、专利转让战略、专利许可战略等。而常用的进攻型专利战略有:突围专利战略、出售出让专利战略、专利回输战略、专利收买战略等。

2 企业专利管理离不开内控制度建设

无论是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准则的要求,都有建立相适应的内控制度,建立企业专利管理内控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设立专利管理科室及配备相关人员

在企业中完善机构设置,企业内部设立专利管理部,由总经理分管,配备工作人员,统筹专利方面内外协调工作,负责企业内部的专利管理事务。

2.2 强化专利产权管理

企业内部的专利产权管理内容多样化,贯穿于各个阶段,包括:专利技术开发;专利申请;专利评价与评估;专利权转让和许可贸易;专利实施;职务与非职务发明的审查;专利作价投资;专利权质押等;企业科研活动中形成的与专利申请相关技术资料归档管理;技术人员人事管理及奖惩;专利权保护规范;参与专利侵权监视及专利诉讼等;其它企业专利产权管理事项。

2.3 规范专利信息利用

企业所处的技术领域不同应当建立适合本企业的专利信息利用机制,采取规范措施建立企业内部共享的专利信息数据库。企业专利工作人员应当及时收集、整理与企业相关的专利信息,相关信息放到共享库中,方便其他人员检索,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出对策。

专利信息利用应分阶段管理,企业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立项之前,应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在研究开发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跟踪检索;开发完成后要检索跟踪归档;对其研究开发项目鉴定验收时应提供相应的专利检索报告。

企业开展对外技术贸易:技术输入、成套设备和关键设备的进出口贸易;从未在国内销售过的原材料和产品的进口;从未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销售过的原材料和产品的出口等等。涉及上述事项企业应进行项目专利检索工作,以防范风险。

2.4 专利考核及维护

评价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与专利工作的主要考核指标是企业专利状况指标,包括以下指标:企业专利权、专利申请权拥有量指标,包括三项(自主开发、专利申请权、引进的专利权);专利开发率指标,包括二项(年度专利申请权数与同期研究开发投资额比,年度专利申请权数与企业技术人员数比等);专利收益率指标,包括二项(自主开发利用收益、引进专利收益);企业专利管理状况,包括五项(专制定与实施专利战略状况、专利管理综合、利信息利用状况、专利产权管理、专利收益分配与奖励状况等)。

3 企业并购、重组、上市等过程中涉及的专利问题

3.1 做好专利知识产权尽职调查

随着科技发展,企业并购、重组、上市等过程中知识产权逐步成为公司一项并购案件的核心目标。对目标公司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不详尽,有可能导致知识产权转移风险发生,出现收购的资产价值不实或知识产权无使用价值,后期出现各种各样的知识产权风险,可能导致今后纠纷和法律诉讼,对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可能出现反垄断问题,致使整个并购失败。

做好专利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必要性可想而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掌握目标公司所享有的专利权状况及所享有专利权的价值、咨询目标公司相关人员可能涉入的专利诉讼、了解目标公司是否已经将其专利权实施他人许可情况,分析改制或并购后是否会影响目标公司经授权实施的专利权的继续实施。

在尽职调查中,完善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步骤,从并购目的出发,确定交易结构分布,与投资方的讨论,充分了解此次并购在知识产权领域要达到的商业目标,掌握投资方希望获资产期望值和资产的使用方式,这样才能与目标公司更好的谈判,促进购并的达成。

3.2 形成专利技术的价值评估

根据国家《专利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以下情况必须委托从事专利资产评估业务的评估机构进行专利资产评估,文件规定情形:

I.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转让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

ii.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注销或变更时需要对专利资产作价的;

Iii.以国有专利资产与个人合资、合作实施的,或与外国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许可外国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合资、合作实施的;

iv.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以专利资产入股公司或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的;v.其他需要进行专利资产评估的情形。

非国有专利资产因出资、转让时可以双方协议价格,如需进行价值评估的,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资产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对有关专利资产进行评估作价。

4 区分职务发明和奖励制度

4.1 确立企业有关职务发明的管理制度

职务发明根据国家规定是指员工主要利用其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或在执行其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有约定的按照约定,一般情况下的发明创造在公司与员工没有特别约定时,对于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权的归属,专利法规定单位为专利申请权人,专利申请授权后,专利权人为申请单位。因此,单位对于职务发明的范围应以明确,制定企业专利管理制度中参照专利法相关规定实施。

4.2 激励发明人或设计人,给与的奖励和报酬

《专利法实施细则》中有关条款,为了激励发明人,规定了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设计人的给与一定的奖励和报酬,而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对于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可以参照《专利法实施细则》中有关条款,激励技术人员创新,企业应当建立奖励制度,奖勤罚懒,来明确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奖励比例或奖励额度。

[1]黄静.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探讨[J].才智,2014,3.

[2]杨军.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的模式分析与选择[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8,3.

猜你喜欢

专利权专利申请专利
专利
发明与专利
论实用新型专利权终止对同日申请的发明专利授权的影响
——兼评专利法第九条
论FRAND原则对标准必要专利权行使的限制
论专利权无效判定的基础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专利申请三步曲
专利权与生命权如何平衡?——白血病患者陆勇案引发思考
专利
国外专利申请如何尽快被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