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无痕的德育情境

2015-11-04王俊杰

江西教育A 2015年10期
关键词:无痕德育校园

王俊杰

在学校里,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面对淘气学生,老师心急如焚,而学生却无动于衷,甚至怒目相向。为何“好心”换不来“好报”?笔者以为,最大原因可能就在于德育情境的不科学。因为每一个人都本能地不喜欢接受他人的训斥教育,那种居高临下的德育情境,很容易让学生反感、排斥,教师的“好心”自然就成了“驴肝肺”。于是,对无痕德育情境的探寻,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教育命题。

无痕德育情境的生成原则

1.德育动机“真善”化

与“真善”相对的概念是“伪善”。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充斥着太多的伪善:对外素质教育,对内应试教育;对上均衡教育,对下精英教育;言必“面向全体学生”,行必“唯分数独尊”……在这种表里不一的教育语境中,许多德育行为的动机大可质疑。

因此,教师的真善之心,是无痕德育情境生成的重要前提。真善之师,必心怀真爱,以生为本。真爱,是一位教师最美好的德行,更是一位教师最纯粹的善意。德育应该追寻的理想境界,就是教师努力以爱生如子的真善之心,引领孩子们发现生活的真理,并用以美丽自己的人生。

2.德育目的隐蔽化

德育目的的隐蔽性,是无痕德育情境得以生成的关键。食物里加入适量的盐带给我们的是美味,但直接入口则苦涩咸腥。德育目的应当如融化在汤里的盐一样,无处不在又了然无痕。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脍炙人口的教育名言:“成功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却受到毕生难忘的教育,而这种潜移默化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故而,我们需要一种目的隐蔽的德育情境来开展德育活动——基于儿童立场又不被儿童轻易发现。因为真正的教育绝不是道德训斥与心灵折磨,而是“一种春风化雨的过程”,最终实现“让人获得幸福或者说获得拥有幸福的智慧与道德”。

3.德育情境生活化

或许是长期的职业习惯使然,许多教师一旦进入到具体的德育情境,立马板起严肃的面孔。这种脸谱化的德育情境,会给学生严重的心理压迫感。我们要知道,学生喜爱课间生态胜于课堂生态,德育情境生活化,是无痕德育应具的主体风貌。

学校的德育,好比是校园里的一棵树,树干虽然生长在校园内,但根须可能远远延伸到校园的围墙之外。学校德育必须把校园内外广阔天地的德育元素吸纳到德育情境的创设中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中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达于润物无声。

4.德育关系伙伴化

但凡对青少年心理作过一定观察的教师都会发现:不少处于心理断乳期、青春叛逆期的青少年,对教师、家长的谆谆告诫容易反感,但对于同龄人的劝告与评价反而重视。因为那是他的生活圈子,他得在他的圈子里赢得信任与尊重。而成人又常常固守“过来人”姿态,这就使成人更加难以被儿童从心理上接纳。

民主平等的伙伴关系,使德育活动开展起来顺风顺水;居高临下的对立关系,常常使德育活动举步维艰。因此,师生之间伙伴化的德育关系是无痕德育情境生成的重要心理基础。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我们要放下自己“心灵导师”的尊贵身份,以“小伙伴”的角色悄悄融入学生的心灵空间。

5.德育结果纯净化

学校应该追寻什么样的德育结果——它的终极指向到底是部门政绩,还是学生成长?答案可谓不言自明,可事实常常背道而驰。放眼当下,众多学校轰轰烈烈地开展着五花八门、名目繁多的德育活动,有的收效未彰却舆论先行,宣传报道铺天盖地。试问:那些言过其实的成果宣传所为哪般?恐怕是有关方面各取其利,心照不宣罢了。

在这样一个深受世俗功利之风侵袭的教育环境中,坚守教育的“育人”本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业使命。我们所守望的、去功利化的德育结果,诚如老子所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德育应当为了“人的发展”,而不是扛着“人的发展”的大旗,却干着追名逐利的勾当。德育的结果应当纯净,应当“以发展人为目的,注重人的主体觉醒与主体发展”。让学生成为德育结果的最大受益者。

无痕德育情境的生成策略

1.榜样示范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校德育工作品质的提升,需要全体教师在道德修养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比如课间主动与学生微笑问候、顺手捡起校园地面的纸屑杂物、校园集会时的专注有礼、在食堂就餐时的节俭文雅等等教师优良品行的言传身教,往往能收到“不教而教”的无痕之功。

此外,其他具有某一方面良好道德素养的学生、家长、社会楷模(尤其是勤奋成才的历届校友),都可以适时引入到学生德育情境的框架中来。但这种引入要适时、适度,因为树立榜样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造成道德压迫,而是让学生对身边的道德榜样从自觉追寻渐渐达到“自我养育”。

2.情境陶冶

德育总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这早已是不刊之论。问题是“情境”用时方恨少,尤其是常态的校园德育文化情境也同样显得少。所以,营造一个稳定、丰富、厚重的校园文化情境,是许多德育实践富有成效的学校的共同追求。比如我在南通市虹桥二小看到的充满书香气息与情趣之味的教室文化,应时布置的丰富多彩的知识走廊,充满教师创意之美的“情趣办公室”展示,寄托毕业班学子情意的美丽“英华路”风景(“樱花路”的谐音双关),印满优秀师生绿色手印的“成长林” 墙壁绿树……

3.学科渗透

每一门学科除了教授本学科的系统知识外,务必要充分挖掘并发挥该学科自身蕴含的德育功能。比如人文学科让我们对社会与人生有了更进一步的理性思考;自然学科让我们在科学探索的趣闻轶事中追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艺术学科让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懂得审美,提升品位……以语文教学为例:在余光中的诗歌《乡愁》中,我们读出了沉重的家国之思;在龙应台的散文《目送》中,我们读出了深厚的血缘亲情;在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我们读出了病态的国民劣根性;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中,我们读出了战胜邪恶的勇气与智慧……

因此,学校的道德教育绝不能仅仅依靠品德课和政治课,要广泛发挥每一门课程对道德教育的渗透作用。优秀的教师应该既是出色的“经师”,更是高尚的“人师”,应充分开发学科课程中的德育资源,使学生徜徉于斯,如沐春风。

4.活动浸润

学校德育的实施,固然需要依托具体活动的开展,但我们的德育活动多数时候总是背负着沉重的道德使命,或高扬着直露的德育意图。学生对于这样精心组织的“集体受训”,多半不怀好感,要么敷衍参与,要么心生排斥,使得德育收效大打折扣。我们要倡导自然无痕的德育活动氛围,让学生浸润其中,乐此忘返,久而乃化,反对那种痕迹鲜明的道德说教。

比如南通市通州区东社学校,积极践行陶行知先生的乡村教育理念,推进学校的“行知”文化建设。该校巧用节令,形成了生动活泼、富有特色的“校园主题月”活动,如元宵灯谜会、二月风筝节、三月感恩节、清明寄哀思、端午中华情、校园艺术节……这些应时令而生的常态课外实践活动,淡化德育之痕迹,又饱含德育之精神,学生在玩乐中感悟,在玩乐中成长。当然,德育活动除了因时而设,也可因事而生。日常生活事件(尤其是偶发事件)中蕴含了大量的德育元素,都可以被有心人充分开发成随机而生的无痕德育资源。

5.网络交互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德育情境的无痕生成提供了更多可能。德育活动的开展,要与时俱进——以学生喜欢的网络交互方式,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熏染,有时可以化解现实交往的生硬尴尬,收到现实交往难成的教育之功。

如今,QQ、微信等现代信息交互方式,日渐成为师生间交往的重要渠道。这种轻松自由的虚拟语境,有利于弱化教师的训导身份,淡化教师的教育痕迹,也有利于去除学生的心理戒备,教师能以一个普通网友的身份被学生所容纳。教师可以利用QQ、微信等“闲”的特性与“聊”的功能,在漫不经心的“东拉西扯”中,把教育的意图悄悄包裹,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你来我往中,完成精神的自我发现与自我成长。此外,教师也可充分发挥班级博客、私人微博等平台的信息传播功能,吸引学生的网络注意力,让他们在自主阅读中完成德行“自育”。

追寻无痕德育情境,并非一切无痕,而是以有痕之径,臻于无痕之境。可谓路径有痕——德育活动依然需要教师的设计与掌握;情境无痕——德育意图又不被学生发现或排斥。无痕德育情境贵在“吸引”与“悦纳”:德育情境对学生形成一种自然的吸引,学生对这种德育情境又产生一种主动的悦纳。

愿无痕德育情境成为每一个德育工作者的自觉追寻。(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联中学)

猜你喜欢

无痕德育校园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底妆无痕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走过青春
基于Moldflow 的高光无痕电视前壳注射模具设计
德育“无痕” 有“迹”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