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不可忽视“国民精神”的培养

2015-11-04叶存洪

江西教育A 2015年10期
关键词:社会转型国民公民

叶存洪

南昌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教育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江西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政协江西省委员会委员。

重视国民精神培养并由此而受益的国家很典型的有德国。1806年,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希特发表《告德意志国民书》,他认为,国家的崩溃实际上是国民精神的崩溃,国家的兴盛实际上是国民精神的兴盛,拯救国家、民族的方法,就是塑造全新的德意志人。虽然德国法西斯主义对世界人民造成了深重的伤害,但德国以勇于反思和敢于悔过的精神得到了全世界的原谅,善于反思和勇于悔过也是德国国民素质的一部分。

应该说,我们长期以来是不够重视国民教育和国民精神培养的。中小学品德与社会、思想政治等课程,有“热爱祖国的教育”,但更多是介绍祖国的历史人文、地理风俗等内容,“精神”的东西少之又少。在社会层面,缺乏“国民”“公民”意识,这从“老百姓”“群众”等称呼上就可见一斑,连身份证上都只是“居民身份证”,回避“公民”“国民”的称谓;学校也不见原来的“国民小学”“国民中学”的称谓。

因为缺乏国民意识,所以,一些人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甚至在当前“强敌环伺”、挑衅到南海和东海咱家门口的时候,不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尽一个公民的责任去建设国家、保卫国家。做人做事没有底线,什么都敢干,“老子有权,我怕谁?”“老子有钱,我怕谁?”“我是流氓,我怕谁?”所以,有企业弄虚作假,有学者指鹿为马,有裁判大吹黑哨,有官员贪赃枉法,有警察刑讯逼供,有法官草菅人命。实际上,官员贪腐的深层次原因也在这里。如周国平先生所言,“如果说中国国民的普遍人文素质是好的,对于人生的精神价值是尊重的,是追求的,作为国民一部分的官员也不至于腐败到这种程度,重视精神意义的民族不会出现这样严重的腐败。”公民赴国外旅游,置国家形象而不顾,大声喧哗,随手乱丢垃圾,甚至在飞机上大打出手,“出丑出到国外去了”,以至于外国有专门针对中国人的“温馨提示”。表面上看,这只是个人行为习惯的问题,其实没这么简单。

解决这些问题,既要靠政治改革、经济改革,也要靠精神的“救赎”。100年前,中国曾经历了一次重要的社会转型,当时的思想精英们,探究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开始的时候是从经济上、军事上去寻找,因而有洋务运动兴办实业,打造北洋舰队。但是,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派苦心经营了30多年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继之而起的是维新运动,维新派侧重从政治制度上找原因,并发起了“百日维新”改良运动,结果亦告失败。辛亥革命以后认为更深的原因乃在于国民素质,最有代表性的是严复,于是他提出了“三民”——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今天的中国社会又一次站在了社会转型的关口,经济要转型,政治要改革,但在这一转型和改革的过程中,千万别疏忽了“国民精神”,因为,精神层面的东西乃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基石。如果精神疲软,一个民族是很难真正立起来的,即便是一时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土豪、大款多了,也很难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学生“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甚至是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基础打好了,以后只要顺着“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就可以了;反之,这一时期没有打好“坯子”,就会时过境迁、勤苦难成,以后上了大学,再去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效果也只会事倍功半。所以,重塑国民精神,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是基础教育工作者的“铁肩担道义”。

猜你喜欢

社会转型国民公民
论公民美育
中国民藏北宋宫廷用瓷鉴赏(4)
一直难忘
高地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现象级“老炮儿”折射社会转型之惑
十二公民
公民选举权的平等保护